七、八十年代浙江上虞崧厦吕家埠“棉花”记忆

文/

上虞的母亲河——曹娥江发源于磐安山区的尖公岭,那涓涓小溪从大山深处蜿蜒回转,经新昌,过嵊州,纳百川,聚千水,千转百回,浩浩荡荡奔向上虞,朝拜了百官龙山以后,流向西北。但江道到了五甲渡又突然南去,经塘角,过贺盘,与马旺溇擦肩而过,划了一个大圆弧以后,直奔吕家埠。那圆弧之内的土地,称为捏鳎涂、西海滩,由于曹娥江吕家埠段山水海水你来我往,互相顶推永不消停,所以沙滩地盐碱性很强,最适宜种的作物就是桑树和棉花了。

七、八十年代浙江上虞崧厦吕家埠“棉花”记忆

七十年代吕家埠是崧厦地区挂了号的蚕桑基地和产棉区,当初西海滩、捏鳎涂以种棉为主,再加上崧厦地区充足的日光,充沛的水分,偏碱的沙壤地仿佛就为棉花的生长量身定做,自打记事起,周边各家各户,普遍种植棉花,那时在稀少的经济来源中棉花的收成在家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一些有关棉花的记忆始终伴随着我的童年。

棉花四月播种,七月开花,花朵通常为乳白色,在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迅速凋谢,留下一颗颗绿色的小果子,称之为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棉花成熟的季节往往在八月中下旬或九月上旬,等棉铃开裂吐丝后的五到七天就是它最佳的采摘日,这时学校通常会安排一周的农忙假。

七、八十年代浙江上虞崧厦吕家埠“棉花”记忆

宝才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善良,纯朴,忠厚,老实这些优点他一一具备,同时睿智中还不乏幽默,只不过他整日与田间为伍,一身黝黑,除了吃饭一般难寻他的踪迹,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他早摸的滚瓜烂熟,所以他打理的那些庄稼总是长的那么喜人,那么可爱,由于农村承包制的开放,宝才伯便在海涂承包了一大片沙田,用于棉花种植,每当棉花采摘时,宝才伯叫他女儿卫东骑上自行车去捎信给她妈的几个姐妹,一起赶去帮忙。

有一个小姨由于路远,每次总是提前一天带着表弟住到她家,天刚蒙蒙亮,启明星还有气无力的挂在东边,而睡眼惺忪的卫东与表弟正一摇一晃坐在手拉车上,一起向棉田进军,当四周到处弥漫着泥土的芬芳,表哥表姐早就背着小竹篓,钻进棉花地里开始一天痛并快乐的劳作。卫东和表弟总是不听他们善意的劝告,在棉花地里四处流窜,这边摘几朵,那个采几朵,永远缺乏耐心和恒心,一天下来始终装不满那几个小箩筐,等回家时,皮肤上东一横,西一划,遍体鳞伤,但脸上一直洋溢着快乐的微笑。

七、八十年代浙江上虞崧厦吕家埠“棉花”记忆

采摘回家只有完成一半,吃过晚饭大伙团团圆圆围在大竹框前,一边听大人们吹着牛,侃着山,一边给棉花分个类,通过分类可以区分棉花的品级,还能避免带病的棉絮传染给健康的棉花,因为棉花出售是按棉絮的成色,纤维的多少,棉籽的饱满来确认棉花的品级,每个品级,每个档次都是不同的价位,所以尽早分类也是提高品质的一部分,等归类完毕,接下来还要进行几天的晾晒,最后才能装入袋,那几年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为,棉站早就规定了收购日期和收购数量,不过在出售前几天,聪明能干的卫东她妈会悄悄拎上一些蛋,带上一只老母鸡,偷偷拜访同村在棉站工作的验收员,希望到时能给出一个好品级,等拜访完毕,她又会想方设法向村民借到几本售棉证,以确保棉花的正常销售。

收购这一天,也是村里最热闹的一天,大家早早起了床,一包包扎着严严实实的棉花被整整齐齐垒在几辆手拉车上,几个体格魁梧的表哥,分别站在车的二侧,而我和表弟就屁颠屁颠坐在棉花堆上,这支好似电视剧里经常播放的押镖队伍,在宝才伯一声"出发"下,几辆手拉车浩浩荡荡开赴崧厦收棉站。

七、八十年代浙江上虞崧厦吕家埠“棉花”记忆

平时宽广的棉站人满为患,人声鼎沸,二侧走廊黑压压的一片,还时不时传来一阵阵吵杂的叫骂声,吵闹声,为避免他人插队,一双双乌黑漆亮的大眼睛前后左右来回扫动,卫东她妈则跑前跑后,不时向出来的熟人打听棉花的价格。其实售棉整个过程非常简单,先抽量决定品级,然后过磅决定数量,最后在售棉证写上品级,数量以及金额,边上再敲几个章便完事,气血方刚的几位表哥闲暇之余总喜欢和邻村的几个后生吵吵闹闹,但在宝才伯的威严下绝不会有人带头滋事,而唯恐天下不乱的我们则躲在棉花袋后故意起哄喝彩,大家花了半个上午,总于走完整个过程,而棉花的品级也在别人羡慕的眼神中闪闪发光。

七、八十年代浙江上虞崧厦吕家埠“棉花”记忆

其实我们这里台风经常光顾,八九月份又是高发期,棉农收成的好坏主要还得取决于老天爷的心情,如果丰收在望,它冷不丁送你一场台风,再下上几天雨,那必定是悲催的一年,心痛的一年,所以在棉花采摘前,村里几个裹脚的老太太自发组织掂着脚吃着斋去蔡林庙里念几堂经,烧几柱香,祈求龙王爷大发慈悲,保佑上天风调雨顺。

棉花在那段岁月中承载父辈们的艰辛和我们的记忆,曾几何它渐渐淡出我们的眼线,消失在改革开放的滚滚浪潮中。万亩棉田已不复存在,早被大小不一的蟹塘,虾塘,鱼塘瓜分一空,其空隙掺杂毛豆,高粱,榨菜等各种作物,形成眼前别样的风景线。

七、八十年代浙江上虞崧厦吕家埠“棉花”记忆


七、八十年代浙江上虞崧厦吕家埠“棉花”记忆


七、八十年代浙江上虞崧厦吕家埠“棉花”记忆


七、八十年代浙江上虞崧厦吕家埠“棉花”记忆


七、八十年代浙江上虞崧厦吕家埠“棉花”记忆


七、八十年代浙江上虞崧厦吕家埠“棉花”记忆


七、八十年代浙江上虞崧厦吕家埠“棉花”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上虞   棉铃   西海   棉花   棉田   棉籽   品级   棉絮   圆弧   收成   浩浩荡荡   表弟   浙江   表哥   作物   数量   记忆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