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芦苇

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曹娥江还未裁弯取直的时候,吕家埠村去桑场劳动,都要走海塘,这海塘里外两边长满了芦苇,我小时候问过父亲,为什么要在海塘两边种上芦苇呢?父亲说是为了防洪水。

家乡的芦苇

吕家埠的芦苇荡

这吕家埠段海塘是由沙滩泥现场筑坝而成,沙泥的特性就是毫无黏性,暴雨冲刷或江水冲击,这海塘泥就马上像浓汤一样流走。在海塘两边都种上芦苇,我估计是上虞水利局的专家群策群议的结果,种上芦苇,以防控雨水、江水对泥坝的冲击。那时龙盛集团还没成立,生态环境非常好,经常在沙滩与芦苇的间隔处看到成群的野鸭及其它叫不出名的鸟类。

七十年代中期的时候,芦苇已经蔓延到整个沙滩,这沙滩泥地上最多的是毛大蟹,小时候我经常去抓,玩的成份为多。

家乡的芦苇

七十年,浙东农村家家都是用柴火烧饭,父母总是把好的硬柴卖到豆腐作坊,自己去海塘边收集芦苇叶来烧,每到秋未,大概十一月中下旬,我每年都要帮父母去收集芦苇叶,这芦苇叶当作引火很好,却不耐烧,这苦了我这个伙头军,每次烧饭一身灰不说,每次烧饭跟打仗一样,一刻不停地送芦苇叶进炉膛,量要少,节奏要连续。

家乡的芦苇

七、八十年代吕家埠农民每到秋季芦苇落叶时,有需要的人家就向吕家埠水利指挥部买芦苇,大概以五米一段起步,交好钱,水利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就指定那个具体区域,这芦苇当初用作生产用具的多,纯粹当柴火烧的少,大部分用来编篱笆墙,还有一部分用来搭茅草房,用来养蚕宝宝。

这芦苇穗是个好东西,当初许多农民伯伯会把它做成扫把,扫细小的灰尘特别的细腻。

家乡的芦苇

芦苇穗

这芦苇虽然保护了泥塘的水土流失,但也有许多行车的安全隐患,芦苇长高了遮挡了道路的视线,八十年代未,我摸黑从桑场骑自行车回来,芦苇遮天蔽日,风一吹,发出“沙沙”的声响,骑在路上担惊受怕,有一次碰到一个同样骑自行车的大人,相向而行,但他却靠左骑行,结果两车摸黑相碰,这农村劳动的苦,只有农村的孩子才知道。

家乡的芦苇


家乡的芦苇


家乡的芦苇


家乡的芦苇


家乡的芦苇


家乡的芦苇


家乡的芦苇


家乡的芦苇


家乡的芦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芦苇   浙东   水利局   上虞   指挥部   海塘   泥塘   柴火   江水   沙滩   水利   当初   小时候   家乡   父亲   农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