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浙江上虞农村的月饼记忆

文/

每年的中秋节前二、三周,农村的毛脚女婿又要忙开了,满满一担五生里,绝对不能缺了十筒苏式月饼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浙江上虞农村的月饼记忆

苏式月饼

其实作为传统的江浙鱼米之乡,从前的上虞人好的是那一口苏式月饼,有椒盐月饼、鲜肉月饼。鲜肉月饼馅是鲜肉,皮是酥皮;现烤现卖,买了就吃,冷了就不好吃了。就像中秋团圆,就在那一天,过了就没那个感觉了。

鲜肉月饼是苏式糕点,据说源于唐代,真正被认可和传承,大概是乾隆下江南。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浙江上虞农村的月饼记忆

广式月饼

拨开包裹的油沁纸,小心翼翼地咬一口,满嘴油酥夹着肉香,感谢勤劳勇敢的先人赐予我美味。相比广式月饼的精致,苏式的鲜肉月饼粗犷得不止一点点。卖相不好,加之电视广告的推波助澜,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样貌精致的广式月饼。

到了现在,鲜肉月饼更像是“好吃”的上虞人的私藏。回家的时候,顺手带上几个,和最亲近的人分享。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浙江上虞农村的月饼记忆

椒盐月饼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浙江上虞农村的月饼记忆

鲜肉月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上虞   月饼   乾隆   鲜肉   鱼米之乡   椒盐   卖相   私藏   江南   推波助澜   样貌   先人   浙江   中秋   精致   不好   记忆   农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