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浙江上虞崧厦地区农村蒸蛋记忆

文/

文化大革命结束前后,我六七岁的样子,我就开始了家庭伙头军的生涯,七十年代未,母亲大概是为了改善家庭生活,养了三只母鸭,只所以养母鸭,就是为了下鸭蛋,鸭蛋的个头普遍比鸡蛋大一些,七十年代农村只要能吃饱肚子,那知鸡蛋营养比鸭蛋营养好,现在菜市场的鸭蛋只用来做皮蛋和咸蛋了,平常日子,一般是晚上,我拿一只海碗,磕一个鸭蛋,用筷子彻底打散,大概打30下的样子,加水浅满海碗,继续打散,大概打50 下的样子,再用一只盘子覆盖,大灶饭一蒸,一碗打蛋就成了。

七、八十年代浙江上虞崧厦地区农村蒸蛋记忆

调羹一挖打蛋,如膏似玉,就像现在的果冻,味道鲜美水润。打蛋在咸菜、腌菜、苋菜梗、蒲子、茄子面前,那是好菜。

七、八十年代浙江上虞崧厦地区农村蒸蛋记忆

每到有蒸蛋的时候,我妹妹打饭都开始跑步前进,因为这三只鸭子的每晚归队由我妹妹负责,她吃蒸蛋的时候,大概有感情在里面。

七、八十年代浙江上虞崧厦地区农村蒸蛋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文化大革命   上虞   大灶   海碗   苋菜   养母   调羹   腌菜   咸蛋   皮蛋   咸菜   鸭蛋   浙江   鸡蛋   样子   营养   妹妹   记忆   农村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