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人的“精卫填海”

文/

上个世纪,上虞动用至少73万人,干了一件大事。这件事甚至还被拍成了纪录片。

上虞人的“精卫填海”

上世纪七十年代大围涂

对,就是“大围涂”。其实早在350多年前,上虞先民就已经开始围垦滩涂,并逐年围成大片沙地,繁衍生息。

真正拉开这场世纪围涂的序幕,是在解放后。1969年底,崧厦、沥海区沿海8个公社围垦“六九丘”的战斗打响。时值隆冬,北风呼啸,,一望无际的滩涂上,数万上虞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用肩挑手提的原始方法完成了第一次3500亩的围涂任务。

上虞人的“精卫填海”

69年大围涂场景

到了1991年,各类工程器械的加入,让围涂速度突飞猛进。直到近年来的截留南股槽、进军中沙岛。上虞人民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万众一心、战天斗地,终于向大海夺得了30多万亩土地。

但是,上虞人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人力,发起围涂工程呢?

其实,围涂的这片区域,在曹娥江和钱塘江交汇处。古往今来,因为泥沙淤积,沿海滩涂资源得天独厚。但也因为洪水与涌潮的冲击,曹娥江江道摆动频繁,导致滩涂涨坍不定。

上虞人的“精卫填海”

现在的嘉绍大桥旁边

沿海百姓在得享滩涂之利的同时,也饱受倒江坍涂、抛家别园之苦。所以,大围涂不仅是为了夺取宝贵的土地资源,更是为解除沿海百姓的疾苦。

到现在,大围涂已经越来越少被人提及。毕竟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上虞人,已经都是爷爷辈的人了。但是这一场跨越世纪的大工程里,上虞人不折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铭记。

上虞人的“精卫填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上虞   滩涂   钱塘江   上个世纪   战天斗地   精卫填海   坚忍不拔   先民   沙地   疾苦   解放后   海区   沿海   百姓   世纪   工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