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爆满!带娃看病时做好这些准备,看病效率高,孩子少遭罪

大家好,我是C爸,今天的文章是我写的。

南方的朋友们可能还没有那么大的感触,自从北方进入全体秋凉状态后,生病的小娃们明显变多。

C爸所在的医院儿科诊室前排起的长队就是最直观的体现。

儿科爆满!带娃看病时做好这些准备,看病效率高,孩子少遭罪

之前曾经听一个朋友说:可害怕带孩子上医院了。

一是人太多,排队至少2个小时打底;

二是一进诊室就紧张,不知道怎么跟医生沟通,常常是说不了两句话,就被“支配”去拿药。

作为俩娃的爸爸,我十分理解大家这种心情。

孩子生病本来就着急,排队排得也是心烦意乱;好不容易到了医生跟前,却发现沟通也成了问题。

事后还得反复琢磨,医生是不是乱开药了?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没跟医生说清楚...

而身为医生我也必须要说,除了依靠观察和检查,医生对于孩子病情的判断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与家长的沟通,比如询问吃过什么药,状态持续几天等等。

而在问诊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家长准备齐全、沟通顺畅,那么对于医生做出准确判断会有很大帮助。

儿科爆满!带娃看病时做好这些准备,看病效率高,孩子少遭罪

今天这篇,我就跟大家一起来聊一下,怎样带孩子看病最高效。

看病前的准备工作

01 做好病情记录,事半功倍

老朋友都知道,C爸一直以来的观点都是,不要一生病就往医院跑。像秋冬季节频发的普通感冒,大多情况下,只要我们在家做好护理,孩子都是能很快恢复的。

但是,不管孩子病情发展如何,我都建议大家,做好病情记录。

我常跟身边的朋友说,会做病情记录的家长,抵得上半个医生的作用。

即便没到需要去医院看病的情况,自己日常护理也用得到。而一旦孩子情况加重,病情记录将起到重要作用。

那么,这份病情记录该怎么做呢?

个人建议要包含以下要点:以时间为顺序,记录主要症状、伴随症状、孩子的状态(饮食、睡眠、精神、排便次数有无异常等)、用药/护理情况及效果。

比如,某次DD生病我的记录:

儿科爆满!带娃看病时做好这些准备,看病效率高,孩子少遭罪

儿科爆满!带娃看病时做好这些准备,看病效率高,孩子少遭罪

PS:

在做病情记录时,可能会遇到有些症状描述起来比较困难的情况,比如孩子咳嗽的声音、宝宝大便的性状等,这个时候可以用影音记录下来哦。

需要我们向医生描述病情的时候,这些都是最直观的“资料”。

02 这些必备物品要带全

证件类▼

孩子的病历本、社保卡、疫苗接种本、父母身份证等。

如果是复查或者在其他医院有过诊疗、住院记录等,要带上历次检验单、诊断证明等。

日常用品类▼

如果你带过小宝宝看病,就知道期间的不可控因素很多,饿了、困了、尿了等等都有可能。

所以奶瓶、水杯、纸巾、尿不湿等等最好都带上。

其次,宝宝生病本就不舒适,嘈杂环境中更有可能哭闹,所以最好也要带上些哄逗用的零食、玩具

另外,不小心弄脏衣服也是有可能发生的事,可以的话再带上件衣物方便更换。

以上这些物品,可以用密封袋分门别类的装好,随用随拿。

密封袋C妈之前是不是给大家示范过用法?

就下面这种方式就好。

儿科爆满!带娃看病时做好这些准备,看病效率高,孩子少遭罪

其他类▼

这里就是咱们前边病情记录里提到过的了——如果不知道怎么用文字记录,就拍/录下来。

比如咳嗽时候的音频、身上皮疹的照片、便便/呕吐物的图片、用过药物的图片等,都可能会用到。

其实这些一部手机就能解决哈,那就提醒大家别忘带手机!

医生问诊时该如何沟通

01 回答医生问题

医生问诊时无外乎也都是这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多久?有无接受治疗(包括在家用药)、治疗效果如何?有无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

你会发现,如果有做病情记录的习惯,这些问题绝对对答如流。

但如果之前没做病情记录,遇到这些问题时也不要慌,简单回忆一下,依次回答即可。

国外有一个和医生沟通时的通用法则,大家也可以参考。

OLDCART法则 Onset 病情什么时候出现? Location 症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咳嗽、发热、还是皮疹?) Duration 间歇出现还是一直持续? 已经持续了多久? Characteristics 不舒服的特点?(咳嗽有没有痰、皮疹呈什么样...) Aggravating factors 有没有诱发/加重因素(家人有过同样症状、去过游乐园等人流大易感染的场所) Relieving factors 用药等缓解因素 Treatment 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在沟通时,我们要使用明确的数据,比如持续了3天、腹泻过3次;尽量避免使用“好几天了”“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等虚词。

还是那句话,你提供的信息越准确,医生判断的自然也会越准确。

02、主动提问

经过一系列的问诊、检查之后,终于对病情有结论和治疗方案了。

这个时候,也别急着拿药走人。记得可以问医生一些问题:

用药方式不明白的,问清楚具体是怎样的;在家护理时有何注意事项,比如饮食、洗澡等;什么情况下需要复诊,复诊时有无特殊注意事项;药吃完了需要再来医院吗?药店能不能买到...

总之,把你有疑问的问题一次性问清。就这么想,咱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花了这么多钱,得把问题都解决才行。别怕医生烦,别把疑问带回家!

以上这两大类是大家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除此之外,C爸还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些:

▷ 看病科室首选儿科;

▷ 可事先网络/公众号挂号,减少排队的时间;

▷ 医院上午9点到11点,下午2-3点钟、周六日人最多,尽量避开这些时间段。

C爸说

当父母的,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别看我是医生,家里这俩娃有点头疼脑热不舒服的时候,我也很难做到十足十的淡定,相信大家更是如此。但只要一慌,就很容易出错。今天这篇其实就是来帮大家稳住心理滴。没有人希望娃一生病就去医院,但如果需要的话,也不要拖延,做好万全的准备,父母带娃看病效率高,孩子也能少遭罪!

CD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三甲医院医生;C妈-报社育儿主编,《家长好脾气 才有好教育》作者。

养育CC&DD两姐弟,公益普及婴幼儿喂养、睡眠、疾病、心理知识,让更多父母加入科学养育的大队伍,一起少走弯路,一起做“中国好父母”!原创公众号“CD爸妈”( ID:cdbama)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孩子   皮疹   可能会   病史   诊室   儿科   病情   有无   症状   准确   家长   父母   因素   医生   情况   医院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