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滕杨方案》思考企业如何调动个人积极性

从《滕杨方案》思考企业如何调动个人积极性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主题展览抗战史陈列馆里,里珍藏着一幅图片—八路军总部首长制定的《滕杨方案》。这是1944年4月,八路军总部出台的一个文件,全名为《滕参谋长杨副参谋长手订总部伙食单位生产节约方案》,简称《腾杨方案》。目睹照片,人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对太行山根据地的扫荡日益疯狂,国民党顽固派也不断进行封锁和破坏,在加上连年的旱灾和蝗灾,根据地经济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邓小平与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滕代远、副参谋长杨立三经过认真研究,决定最大限度调动个人积极性,鼓励个人生产,奖勤罚懒。

根据“奖勤罚懒”的精神,杨立三最先拟定了一个《总部伙食单位生产节约方案》。之后又与滕代远一起切磋,决定在不对公布执行,这就是《滕杨方案》。

《滕杨方案》有5个部分,即“写在前面”“积极生产”“奖励节约”“提倡私人储蓄”和“帮助群众生产问题”。

“积极生产”部门明确规定了每个人参加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副业生产的任务、办法及收益分配标准。如:凡能参加生产劳动者,每人须开垦荒地两亩生产出3个月口粮(每天0.75公斤)和全年的蔬菜(每天0.5公斤),超额完成任务者,按20%提奖;鼓励个人利用业余时间捻毛线、打毛衣,公家代办原料、代销成品,所得盈利自得70%,余下30%归伙食单位,等等。

《滕杨方案》极大的调动了根据地党政军民努力生产的积极性。八路军总部机关当年就开垦荒地500多亩,并种上了谷子、豆子、玉米、土豆、萝卜等。大家干劲大,肯吃苦,庄稼都获得了丰收。地方党政机关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44年太行区党政机关新垦荒地7629亩,共种地10332亩,生产细粮10.5万公斤,蔬菜75万公斤,平均每人自给两个月粮食和全年的蔬菜。

另外,在晋冀鲁豫边区和第129师召开的生产运动大会上,邓小平提出建立“奖勤罚懒”制度的建议,他说:“个人生产模范、劳动英雄,给予100元到200元的奖金。有的同志说,这是否给高了?我说不高。这是由劳动所得的,又不是贪污所得,这是应该的。对于懒惰不积极的,要给予处分。懒惰、生产不好的单位必须自己吃苦,否则,赏罚不明,就不能将这一项工作做好”。后来,邓小平又把奖金数额提高到200-300元,这在当时部队战士每月津贴只有1.5元的情况下,可谓是重奖。

正是这种奖勤罚懒政策的贯彻落实,极大地提高了部队和机关的生产积极性,为度过灾荒、保证人民的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时刻面临着最大限度调动个人积极性的管理难题,通常我们会通过技能培训、面谈、团队建设、绩效管理等方面出发。通过老一辈领导人的经验我们会发现制定简单明确的奖罚方案是易于贯彻执行的,在制定奖惩方案的时候要抓重点指标,而不是面面俱到,要以点带线破面。不搞平均主义,在完成整体目标的前提下给予员工超额奖励,同时鼓励做多做强,为个人设置挑战目标,给予挑战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太行山   积极性   太行   奖勤罚懒   方案   荒地   参谋长   党政机关   根据地   伙食   所得   节约   蔬菜   总部   单位   旅游   企业   滕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