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养老好不好,关键就在一个字

#养老##四合院##电视剧##乡村振兴#

前一段时间,偶然看到一个电视剧——《情满四合院》,一看起来竟然停不下来了。正好赶上一个周末,于是居然一口气把它“刷”完了。

在我眼里,这是一部少有的贴近真实年代生活的电视剧。它讲述了一所北京四合院里老老小小、男男女女的故事,在时间上跨越了上个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这个电视剧里,没有宏大叙事,只有生活日常;没有偶像光鲜,只有人间烟火。打动我的,正是这热气腾腾的“烟火气”。

抱团养老好不好,关键就在一个字

《情满四合院》主创与部分演员,图片来自于今日头条

我想说的,不是电视剧本身,而是由此引出来的问题:当我们变老的时候,谁来给我们养老?在哪里养老呢?


我们给谁养老?谁又来给我们养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说的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从这个角度讲,给自己的父母长辈养老是理所当然的责任。同理,当我们变老的时候,由子女晚辈给我们自己养老。

可是,在都市生活的人们,真的能给远在农村的父母养老吗?在农村留守的空巢老人,又有谁给他们养老呢?当他们还精神矍铄时,谁能陪他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当他们行动不便时,谁能推着他们的轮椅去看村边的夕阳?当他们生病卧床时,谁在身边端水煎药?当他们独坐家中面对孤灯时,又有谁和他们说话解闷儿呢?

有人说,不是还有养老院、敬老院吗?是的,我相信养老院、敬老院能照顾好老人们的身体和日常起居。我关心的是:谁去关照他们的内心呢?我想到了一句谚语。


远亲不如近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远在他乡的亲人,哪怕是骨肉至亲,也变成了距离意义上的“远亲”。对于居住在农村的老人来说,经常照面的就是同一个村子的街坊四邻。

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谚语一定是源自传统农耕文化的熟人社会。在现在的农村和一些乡镇,仍然适用。

从早晨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就知道谁家起来生火做饭了。晚上,听见谁家的狗叫了,就知道是主人回家了,又或者是有人来串门了。看看谁家的菜园,就知道主人是不是一个勤快的人了。最熟悉彼此的,还是近邻。

在这样的“小世界”,几乎一切都是笃定的。最神奇的是,在乡村谁家要办喜事或者丧事的时候,是不需要“请客”的,人们总会很快得到消息从各自家中聚集过来,事情总是办得热热闹闹。

当然,乡村也不是完美的乌托邦。就像《情满四合院》里的故事那样,乡村也有家长里短,也会有磕磕绊绊。

乡村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年的淘宝,广告刷到了乡村的院墙上。现在的短视频,也已经在乡村大爷大妈的手机上播放。

乡村的路变宽了,夜晚变亮了,环境更干净了。还有,年轻人变少了,人们变老了。

乡村与都市的距离,是守护人与人质朴关系的最后屏障。


都市里的原子

与乡村生活街坊四邻的热络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都市生活的那一扇扇厚重的防盗门。防盗门将少数不法之徒隔绝在外,在给里面的人带来安全感的同时,也封闭了一颗颗孤独跳动的心。

记得曾经看到过一则新闻,好像是在日本,一位城市的老人在过世后许多天以后才被同一栋楼房里的陌生人发现。在“原子化社会”,这样的悲剧可能还会发生。

我们能做什么呢?很少,单个的原子,在大社会里几乎就像一粒微尘。又很多,在特定的催化作用下,原子也可以释放巨大的能量。


都市与乡村的共生

都市与乡村,从来不是割裂的二元世界。在她们之间,有一条强大的纽带,那就是从乡村走出来的人。对于他们来说,乡村就是根之所在。

关于养老这个话题,对个人、对企业来说,也许可以开启一条新的第二曲线: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基础设施“硬件”越来越完善,后续“软性”服务有了广阔的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回家乡、建设家乡;还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到乡村去旅游、去养老。都市与乡村,会以一种更加和谐的方式共生。

还是回到开头的问题。抱团养老美不美,适合不适合自己,关键就在一个“情”字:有情感基础、知根知底、三观相合的,可以重点考虑;没有这些的,还是想想算了吧。

当我们变老的时候,和我们一起看夕阳的,可能是自己的孩子,也可能是在都市里相交多年的老友。

当我们变老的时候,给我们养老的,可能是自己的孩子,也可能是返乡创业做养老产业的年轻人。

还有,当我们变老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在乡村养老。对于很多人来说,乡村是一个“烟火气”延续了几千年的地方。那里,才是最好的归宿。


感谢您的阅读。

关于养老这个话题,您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关于「第二曲线·创+读书俱乐部」

「第二曲线·创+读书俱乐部」,由爱学习、爱交流的创新创业者发起。一群人结合各自的实践带着各自的问题学习,互相激发、交流、分享,借人之假,修己之真——这是第二曲线·创+读书俱乐部的终极目的。我们不同于兴趣阅读,读书是手段,目的是求学、求知、求发展

学习是“知”,成长是“行”。「第二曲线·创+读书俱乐部」邀请您躬身入局,共同成长,做“知行合一”的同路人。

「第二曲线·创+读书俱乐部」每周一、三晚8:00更新,给您一周工作加点料,欢迎关注互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远亲不如近邻   抱团   养老院   谚语   俱乐部   原子   烟火   曲线   乡村   四合院   好不好   年轻人   老人   年代   电视剧   关键   社会   都市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