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小米都在造车了,你什么时候换智能汽车呢

#华为##小米##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

先引用两则消息:

9月13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现在新能源汽车具有企业数量太大,处于小而散的状况。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尽可能市场化集中,避免分散。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国家发改委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总产能已经达到2669万辆,2020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则为136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5%。

新能源汽车从1.0时代到2.0时代

如果说,新能源汽车的第一曲线是造车——尽早量产,并且完成产能爬坡。到目前为止,新能源汽车第一阵营的厂家们都已经实现了。在早些年PPT造车的时代,谁的PPT做得好,谁融资多,谁就能为后来的竞赛储备更多的弹药。如果能把实车造出来、卖出去,更是能抢占先机。

经过几年来市场的洗礼,新能源汽车从1.0时代比拼概念和融资,进入到实力比拼的2.0时代。在2.0时代,行业的平均能力水平大幅提高。规模化量产,已经是新能源汽车的“及格线”。至于还没有实现的,除非是走“几年磨一车”的高端精品路线,比如贾跃亭投资的Faraday FF91,否则只能考虑退场了。

继续留在牌桌的,则要考虑第二曲线了。新能源汽车的第二曲线,是什么呢?


从需求侧看新能源汽车面临的问题

我们从需求侧来看这个问题。

消费者买车,主要是为了满足出行的需求。从直接成本来看,新能源汽车(以电动汽车为主)的使用成本远低于燃油汽车。近年来,虽然电动汽车销量大幅增长。按照最新的统计,电动汽车销量已经占汽车总销量的10%。这个数据的另一面是:还有将近90%的消费者仍然选择购买燃油车。根据“创新扩散理论”,这10%的购买者属于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对于新产品接受度比较高。剩下的90%才是大众(是普罗大众的意思,不是大众汽车)用户和落后的用户(最晚接受新技术、新产品的用户)。

所以,新能源汽车面临的问题,不再是造车,也不仅仅是造好车,虽然这一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打消这剩下的90%用户心中的疑虑。打消这个疑虑,就能开启第二曲线。

疑虑有两个方面:一是产品的安全性,主要是电池的安全。二是产品的价格。只有创新者和早期用户,才会心甘情愿地为新技术、新产品支付高昂的创新溢价(有的用户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大众用户,只能接受亲民价格。


小米手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启示

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雷军在小米发布会上宣布,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并计划在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约合657亿元人民币)到智能电动车业务中。

华为小米都在造车了,你什么时候换智能汽车呢

小米正式宣布造车,图片来自于网络

小米手机早年的成功,可以移植到小米汽车上吗?

可以与新能源汽车当下状况类比的,就是几年前刚成立时的小米手机——都处在早期教育市场、教育用户的阶段。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是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车的切换,小米手机面临的则是从传统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切换。二者刚开始时也同样面临产能的问题。小米手机当年的破局方法,则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了解小米手机发展史的人都知道,小米公司刚成立时,并不是一上来就大规模生产手机,而是从MIUI(可以理解为一个在安卓系统基础上优化了的手机操作系统),在聚集了大量的粉丝后才开始真正做手机的。归纳起来,就是小米公司先让粉丝用上小米的手机系统,然后才用上小米的手机。

把这个成功经验迁移到新能源汽车行业就是:在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之前,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使用新能源汽车。有人可能会问,还没买新能源车,怎么用?有人可能也已经想到了,那就是——新能源车共享出行。

那么,小米汽车会不会像MIUI那样也先做一个智能汽车的系统让用户先用起来呢?会不会像小米电视那样成为年轻人的第一辆汽车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可以肯定的是:当一个产品被越来越频繁地看到、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它的存在度才能被潜在消费者感知,它的安全性才能得到更多的检验,这也有利于厂商不断改进产品。当越来越多的人购买新能源车的时候,随着产能的不断释放,预计新能源车价格还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反过来,又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车的销售。当人们在小区、道路看到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的时候,购买偏好就会悄悄地改变。

不妨大胆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新能源汽车会越来越多地布局共享出行。事实上,已经有厂商在行动了。


感谢您的阅读。

您对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文章来源:大公司观察

用户视角,平和心态,去理解大公司发生的那些事,不吃瓜,不偏激,只做冷静的思考和建设性的建议。借人之假,修己之真。

每周二、四中午12:30更新,欢迎评论互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小米   华为   汽车   大众   量产   会上   新能源   疑虑   产能   燃油   曲线   新产品   智能   时代   用户   手机   产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