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提前退休,对普通人来说真的可行吗?

财务自由提前退休,对普通人来说真的可行吗?

财务自由提前退休,对普通人来说真的可行吗?


大家好,我是老李。


今天和大家聊聊财务自由。


过年这几天,老李在逛豆瓣的时候看到这么一个帖子,杭州的一对90后的小夫妻宣称开始了提前退休的计划,开始迎接自由的新生活。


法定延迟退休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我们这一代开始极有可能工作到65岁,甚至70岁,再看看别人三十岁不到就开始要退休了,真的是羡慕嫉妒恨啊。


但回看这几年,像这对小夫妻一样尝试提前退休,践行FIRE运动的年轻人,已经在中国越来越多了。


财务自由提前退休,对普通人来说真的可行吗?

什么是FIRE运动?


FIRE的全称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Retire Early,翻译成中文就是“财务自由,提前退休”。


这个运动起源于美国,践行者只要攒够足够多的本金,达到一年生活费的25倍,然后通过资产的合理配置去实现至少4%的年化收益,就可以仅仅依靠被动收入来支撑日常生活的开支,从而实现提前退休,去做自己一直想要做,喜欢做的事,不用再为了生计而奔波忙碌。


如果你的每月开支是1万元,1年就是12万,那么25倍就是300万。只要达成了4%及以上的年化收益,那么每年就能至少有12万的被动收入。


那么被动收入就能完全覆盖自己的日常生活成本,而且依然保留所有的本金。


这么一听是不是非常美妙?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家里没有矿的老百姓而言,财务自由提前退休这样的好事,真的可行吗?


FIRE的核心只有两个:第一个是积累本金,第二个则是实现4%的年化收益。


财务自由提前退休,对普通人来说真的可行吗?

积累本金


先来说说积累本金,无非就是开源和节流这两条路,如果能开源固然是非常好的,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节流可能更容易,也更靠谱。


因此FIRE的践行者们基本都崇尚并执行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通过降低自己的物欲、减少不必要的消费等方式来提高储蓄率。


FIRE运动的代表人物,Peter Adeney原来是一位美国的工程师,收入水平稍高于平均薪酬,就是通过激进储蓄的方式实现了提前退休。


他的做法是将75%左右的收入都储蓄起来,然后借助复利,在短期之内就成功实现了FIRE。


我们举例来看,如果你是一位年收入30万的工程师,每年能积攒下收入的75%,也就是225000元,在年复利率4%的帮助之下,11年就能攒下303万。如果再有升职和加薪等因素,完全有可能在10年内就达成300万的本金。


当然,每个人对于本金的需求各不相同,很多时候也与所在生活的城市有关。一二线城市的生活成本比较高,小城市则相对低一点,因此有一部分FIRE的践行者,在大城市攒够本金以后,就选择去了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方开始提早退休的生活。


比如豆瓣就有一位已经成功FIRE三年的网友,之前在北京工作11年,之后选择搬去三亚的非旅游区提早退休。如果是这样的话,所需的本金也就会相对少一点。


但总体来说,只要降低物欲的同时保持高储蓄率,并能妥善理财的情况下,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十年之内攒够FIRE所需要的本金,都不是太难的事,只要咬牙加把劲是可以实现的。


财务自由提前退休,对普通人来说真的可行吗?

4%的年化利率


先问一个问题,大家觉得实现4%的年化收益很难吗?


我相信大家的答案应该都是不难,至少目前来说几乎毫无难度,很多人都可以通过股票、基金和银行理财等产品的组合,轻松实现并远远大于4%的年化收益。


那我再问一个问题,这4%的年化收益能持续多久?可不可以持续一辈子?


要知道的是,当我们的年龄日渐增长,我们的风险承受能力是日渐变弱的,是不太可能像年轻时候一样一直将大部分的钱都投入到股票和基金等风险较高,或是灵活性不强的产品里去的。


试想一下,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即使投资失败了,我们还是有能力重新回到职场去打拼的,但到了60岁之后,我们的钱如果赔光了的话,年龄大了还会有公司想要录用吗?到时候的生活该怎么办?


所以FIRE的践行者们基本都有这样一个共识:投资的安全性和长期稳定性至关重要。


可是如今经济下行,无风险和低风险的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最近几年,可谓是肉眼可见的下降。


展望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经济放缓、出生人口降低等一系列问题,中国步入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也是大势所趋。


当各位60岁的时候,银行的储蓄利率如果降到了1%,那么即使你怀揣300万本金,每年的收益率也仅只有3万,离你当时目标的12万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了。更别提如果真的利率低到0,甚至负利率的话,该怎么办?


当收益率无法覆盖生活成本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要动用本金了。但是本金又能用多久呢?本金越用收益不就越低了么?接下来的只会是恶性循环,到时候的你还有工作能力去积攒本金吗?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也在不断增长,我们活着的时长可能会比我们预期的还要久。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是77.3岁,其中沿海地区已经突破80岁,而每隔10年预期寿命会增加2-3岁。也就是说,现在30岁的人,平均预期寿命会达到95-100岁。

人们总说人没了,钱还没用完,很可惜。但如果人还活着,钱却没了,那得多可悲啊!


财务自由提前退休,对普通人来说真的可行吗?

如何实现稳定4%的年化收益?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对于普通人来说,财务自由提前退休这条路走不通呢?


并不是走不通,只是可能需要换个思路。


我们其实可以将本金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来博取年轻时的较高收益,另一部分则用于提前锁定年老时的稳定收入。


假设有一位30岁的男性,计划在40岁退休,其在10年之内积累了300万的本金,他可以先将100万的本金放入一份年金险内,以锁定终身利率。


在60岁之前,可以用另外的200万本金,通过中高风险投资和低风险理财的配置组合,去博取相对较高的收益。


到了60岁以后,则转变思路保本为主,用低风险理财的收益和年金收入来覆盖日常生活的开支。


下面我随便拿一款市面上平均收益的年金产品来举例。


财务自由提前退休,对普通人来说真的可行吗?


可以看到,从60岁开始,他每年的年金就有13万多,如果当时的银行利率为1%,那么他每年的被动收入为:200万*1%+13万=15万。


但是如果没有提前锁定利率的话,当时的年收入又会是多少呢?前面我们已经算过了,300万*1%=3万。


仅仅只是多了个锁定利率的配置,每年就可以多拿12万。


而且,即使银行当时的利率已经变为0,但是年金收入的13万是雷打不动的会打到账户里的,这也就保证了老年阶段的收入来源。


最重要的是,年金的收取是与生命等长的,开始领取之后,每多活一年,就能多拿一年,这样就不用担心活得太久钱却提前花光了。


财务自由提前退休,对普通人来说真的可行吗?

是不是应该考虑的更多?


最后,FIRE一族还必须要考虑到意外和疾病的风险。


虽说远离996以后,生活更舒适惬意,生病的几率有可能会降低,但生活的可怕之处正在于它的不确定性。

万一不幸罹患大病或者遭遇意外伤害,势必需要一大笔支出,单靠那一年的投资理财收入肯定是不够用的;


而一旦动用到本金,整个退休计划也就彻底被打破了。即便不是自己,如果发生在家人身上,你又能不能袖手旁观呢?

所以,对于FIRE一族来说,做好自己和家人的基础保障也非常重要,最基础的社会医疗保险不能停缴,商业医疗险、重疾险和意外险也必须配置好。


把不确定性的损失降到最低,才能让提前退休变得更确定。

提高储蓄,合理投资,做好保障,原本想也不敢想的财务自由提前退休,对普通人来说也许并没有那么遥远。


我是卖保险的老李,

如果需要咨询保险,

请联系我


财务自由提前退休,对普通人来说真的可行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财务   自由   组合   本金   年金   不确定性   开支   利率   寿命   收益   平均   成本   收入   风险   银行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