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大家好,我是老李。


今天和大家聊聊美国的GME事件。


要说最近一周最精彩的财经新闻,那必须是传说中的美国散户揭竿起义,联合起来吊打华尔街空头一事。


老李我先来说一下这件事的背景,让大家了解一下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


首先是此次故事的主角,也就是美国的上市公司游戏驿站,英文名叫Gamestop,股票代码GME。


这是一家专门出售和出租各种电子游戏,电脑游戏以及游戏杂志的连锁零售实体店。


在美国有很多人从小就是在GME购买游戏光碟的,所以可以说这家公司承载了一代美国人的童年时代。


我们也可以看出,这是一家很传统的连锁门店公司,在十几二十几年前也是一家明星级别的公司。


但我们都知道如今是互联网时代,游戏和杂志的零售基本都已经实现了数字化。


经常玩游戏的朋友肯定知道,类似于steam、EPIC之类的线上游戏分发平台,早已抢走了GME的大部分生意。


这就像是国内的苏宁国美这种曾经的家电零售的王者,由于没有跟上互联网销售的步伐,致使如今被淘宝京东这些线上销售平台,抢走了大部分生意,是同样的道理。


简单来说,游戏驿站这家公司如今基本已经被时代淘汰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众多知名的对冲基金会做空GME。


随着做空的机构不断增多,游戏驿站的股票也随之不断下跌,股价更是从2013年的49块多美元,一直跌到2020年4月份只有2块多美元。


从下图可以看到,从2013年到2020年,公司的估计基本处于单边下跌的势态,可以说是屡创新低了。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但是2020年却发生了转机,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很多美国人只能待在家里打游戏,几乎所有的游戏股票都上涨了。


当然游戏驿站也不例外,疫情爆发以后股价那可谓是一路飙升,还不带喘气的那种。


从2020年4月的最低点2块多左右,一路涨到了2021年1月19日的40块左右。


下图左边圆圈标注的就是最低点的位置,右边箭头标注的是2021年1月19日的40块左右的位置。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从图中大家应该也能看出来了,精彩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也就是在同一天,2021年1月19日,华尔街知名做空机构香橼声称看空GME。


熟悉金融行的人都知道,香橼和前阵子调查揭发瑞幸的浑水一样,都是华尔街以做空闻名的对冲基金。


这家公司创始至今一共只发布过20份看空报告,虽然报告的数量并不到,但是其中有16家公司,在香橼发布报告的一年之内,股价平均下跌80%,更是有7家公司最后宣布被迫退市。


来看一下香橼自此的报告,说到GME公司的股价最多只值20美元,也就是说如今的股价再跌至少一半。


可是之后的结果大家应该也都知道了,游戏驿站GME的股价在之后的10个交易日内,直接暴涨了10多倍。


由于GME的股价暴涨,因此几个做空的大型对冲基金直接被搞得快破产了,不得不平掉了手里的仓位,巨亏离场。


香橼也在这一次事件中踢到了钢板,最终宣布停止做空研究,不再发表看空报告。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一般来说,面对戏剧化的事件,人们往往倾向于简单直接的解释。


我们在各个媒体中所看到的报告都是:散户抱团暴打华尔街,大空头终于被群众打败。


但是还是有朋友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和那些手握天量资金的对冲基金相比,散户手里的钱少的不值一提,为什么就能打败机构呢?


这位朋友确实抓住了重点,就散户那点资金量,想要吊打华尔街,确实可以说是痴心妄想。


这个故事的真实情况应该是:散户其实是被利用的群体,不管是情绪还是资金,都被华尔街的大机构利用了。


就散户那点资金量,根本没办法吊打华尔街,最多也只能算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其实是一次华尔街多头机构利用社交媒体和散户的情绪,对空投机构的一次精准大猎杀。


也正是散户那点点资金和情绪的边际效应,最后才引发了轧空和伽马挤压这两个连环反应。


导致做空机构被对手猎杀,最终的结果就是做空机构认输,平仓离场。


甚至连后面的剧本也早就已经写好了:


先诱导散户加入华尔街的多空大战,成为压倒空头这头骆驼最后的一根稻草,完成猎杀空头的计划。


等空头平仓出场之后,就要开始猎杀多头了。相信我们后面马上就会看到,做多机构对于散户们的猎杀。


其实直到昨天,多杀多的游戏已经开始了,GME的股价走势是下图这样的,被引诱进场助战的散户,都在高位被死死套牢。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而之前早就在底部建仓的多头大机构们,在疯狂上涨的阶段,已经将手中的筹码换成了散户手里的钱。


接下来老李就会详细展开讲一下此次事件的来龙去脉,虽然可能会比较烧脑,但是如果大家看懂了的话,不仅会觉得很有意思,还会对各位了解金融市场会有相当大的帮助。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什么叫做空?


相信绝大多数读者并不是学金融出身,可能并不太清楚什么叫做空,老李我现在这里普及一下做空的概念。


在中国,绝大部分人做投资,其实都是做多。所谓的做多,也就是我们花钱买入的金融资产,比如股票债券,甚至房产这些,只有等到其价值涨了才能赚钱,这个操作就叫做多。


简单来说,做多想要赚钱,就需要买入的金融资产的价格上涨,如果价格不涨,就赚不到钱。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美股,却不喜欢我们大A股的原因。


美股每次上涨,都是几年的慢牛,在这种行情之下,做多的人赚钱相对来说更加容易。


做空其实就是做多的反面,做空需要购买的金融资产下跌才能赚钱,涨了反而会亏钱。


所以做空的意思就是,你觉得一个东西价格可能会跌。比方说,你觉得最近的猪肉价格太贵了,于是就从别人那里借来一堆猪肉,说好半年之后再还回去。


这一堆猪肉随后被你以现在的市场价卖掉了,假设现在的市场价是30块钱一斤好了,你卖掉了十斤,也就等于拿到手300元。


按照你的预期,猪肉在半年之后会跌到20块钱左右一斤,到时候你在买回来,还给当初借你猪肉的人,于是就能赚一个中间的差价。


那么当时卖掉猪肉一共到手300元,半年之后再以20年一斤的价格买回来的话,就花了200元,中间你就赚到了100元的差价。


做空的人赚的就是这个钱。


当然大家也可以看到,这样子赚钱的前提是要自己的预判正确,如果预判错了方向,猪肉的价格不跌反涨的话,那么到时候,你就不得不以更高的价格从市场上买回猪肉,去还给借你猪肉的人,这样就亏钱了。


美国股市所谓的做空,虽然和上面卖猪肉的流程不太一样,但是原理还是大同小异的。


在美国股市要做空,必须得先缴纳一定的保证金,随后拿着这些保证金作为抵押,去签订一个有时间期限的合约,去借你看空的股票卖出。


比方说你看空一家公司,打赌其股价会从现在的40块跌到未来的20块。


那么你就要拿出一部分的保证金作为抵押,从外面借一些这个公司的股票回来,再用如今40块的股价去市场上卖掉,等合约期到了之后,再去市场买入当时卖出数量的股票还回去。


如果股价真的如当时你预料的那样,跌到了20块,那就等于你当初以市场价40块卖出的股票,如今只需要以市场价20块买回来再还回去就好,那在这种情况之下,等到合约到期,每一股你就能赚到20元的差价。


这也是香榭这些做空机构在做的事。


也就是说,这些做空机构卖出股票但并不持有股票,因为都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所以卖的都是空。


而到之后合约到期时,买回来的股票也是还回去,如果不足再进行补足,所以称之为做空,也并没有错。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风险巨大的做空


这里必须让大家明白的一件事是,虽然说做多和做空是同一件事情的两面性,但是其风险却是极其不对称的。


做多亏损的极限,也就是投入的本金。假如你以股价40块钱买了一只股票,买了100股花了4000,最多也就亏掉这4000元。


做空却是一件风险无限,收益却有限的事。也就是说,做空是一件难度超高的事。


因为同样是一个40块股价的股票,做多最多也就跌到0块,不可能跌到负值。


但如果你要是去做空的话,就拿GME来举例,在40块钱的位置去做空,最多也就赚40块钱,而且这还是公司股价跌到0的情况。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


但是做空亏钱,是没有上限的。因为理论上股票价格的下限是0元,但上限却可以是无穷大的。


做空赌的是股价的下跌,可是如果价格没有下跌反而上涨的话,那就必须补充保证金以维持担保,或者只能强制平仓。


我再举一个例子以方便大家理解。


如果你有40000美元的保证金,股价依然是40美元的话,你就可以做空1000股。


通过下面这两个表格,我们就可以测算一下,股价下跌或是上涨的时候,我们的盈利或者亏损到底有多少。


先来看如果股票的走势和之前预判一样,价格出现了下跌到0的极端情况。


这时候你做空的盈利就会随着股票的下跌,不断增长,具体看下面的表格。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一般股价出现下跌的时候,你的保证金是足够的,因为随着股价的下跌,你的盈利也在不断的上升。


但是从上面的表格我们也可以看到,即使股价出现了从40块跌到0块的情况,你最多也就只能赚到4万块钱,和你的保证金一样。


但是想要用4万块钱做空价值4万块钱的股票,在现实之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因为一般借给你股票的机构,都会测算一下安全边际,所以保证金能够做空的比例,一般也就只有5,60%。


老李在这里是为了方便计算,才按照100%的比例做演示的。


然后我再讲一下,如果在做空之后,股价并没有按照预期下跌,反而开始上涨的话,并且到后面股价翻倍,这时候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大家可以看到,随着股价的上涨,你需要不断的补充保证金,维持担保的比例,以求不被强制平仓。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当股价翻倍了之后,你的亏损也就翻倍了,而且只要你不强制平仓,这个亏损会随着股价的上涨而不断上涨,没有上限。


再回过头来看看这次GME发生了什么情况?在GME的股价上涨之后,很多机构并不看好公司的前景,所以开始大量做空。


当GME的股价上涨到40元左右,并且维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便开始了爆发性的上涨,在短短几天之内上涨了10倍。


可以说这些做空的对冲基金是亏得连妈都不认识了,最后只能认输赔钱,强制平仓离场。


因为在上涨的过程之中,大量的美国散户在社交媒体的煽动之下,疯狂入场助力,也成为了做多的一份子。


所以才会让大家有了散户头一次团结吊打华尔街的感觉。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轧空是怎么发生的?


因为大量的做空机构对GME这家公司的前景极度不看好,因此GME的股票会被大量做空。


做空机构们通过合约和保证金的形式,把大量的股票借来用现在的价格卖出,以期待未来以更低的价格买入归还。


那么做空的数量到底有多大呢?空头的净额,是如今股票流通量的138%。


做空的数量如此之大,等到合约到期,空头还得从市场上买回股票,以回补借来的空头仓位,那就需要市场上有足够多的人卖出,有足够的流动性才行。


一般的情况下,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股票本身就是频繁交易的,做多的人获利就会卖出。


只要有交易,就总会有赚钱的人,那么股票就会处在不断地流通之中,做空的一方只需要慢慢的回补这些空头合约,也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市面上的一些大资金,发现流通的股票急速短缺,就会发现问题,想要猎杀空头从而获利。


一般情况下,它们会悄悄的收购市场上大量的流通股票,拿在手里不动。


等到卖空的空头手里大量的合约到期之后,由于有很大一部分的股票被囤积了起来,致使做空的人没办法从市面上买到足够多的股票,以回补之前的空仓合约。


做空的一方自然会意识到有可能是做多的一方在猎杀自己,于是就会不停的加价,以期望提前从市场上购买到足够的流通股,从而避免自己违约。


但是如果所有的空头都有这样的想法,再加上市面上流通的股票本来就不多,那么股票的价格自然就会被不断地推升。


这时候就是空头和空头之间互打价格战,自相残杀的情况了,在经济学上有个术语来描述这种情况,叫做轧空。


这一波GME股价的剧烈上涨,就有轧空这个因素很大的功劳。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轧空呢?我们先来看看数据,再做个分析,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从数据上来看,GME属于被机构高度做空的股票,空头的净额是股票流通量的138%。


这么高的做空比例,很容易发生以下这种现象:当空头需要结算平仓的时候,如果市面上流通的股票或者流动性都不够的话,就很可能引发轧空踩踏。


也许有人会问,前面还说过一般情况下,只要正常交易的话,流动性不是不会出问题的吗?


再来看另一组数据,看完大家就能知道为什么流通性不够。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从上面这张图就可以看出,黑石基金在12月份的持仓里,就持有GME公司16%的股份。


这里还没有算上其他一些机构,光是这几家机构持仓的总数加起来,算一算就可以知道市面上流通的筹码已经很少了。


在这种情况下,空头出现集中平仓,市面上流通的筹码也不够,就会出现轧空。


前面也说了,在轧空的过程之中,公司的股价会快速上涨,之前囤积大量流通股的大机构,也就会从中获利。


像黑石基金这些大机构,就是因为看到了GME的股票被大量做空,于是偷偷的从市场上收购了大量的流通股囤积起来。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真正把对冲基金给慢慢肢解吃掉的,是黑石这类大机构玩家。


所谓的散户们吊打华尔街,终究不过只是个故事,而且还是典型的穷人暴动,富人赚钱。


按照富途证券显示的筹码分布,70%多的做多仓位,都是在110元以下建仓的,50%多的做多仓位,成本甚至在40美元以下!


等股价到了300块钱以后,很多美股WSB的意见领袖,大声呼吁散户在300多的价格冲进去,把股价推到目标1000美元。


散户们也真的是听话,一股脑儿往里冲,如果散户到了这个位置还不冲进去的话,在低价位吃了一肚子货锁仓的大机构们,又能把这些筹码卖给谁呢?


再来看一下这张图,从连续几天的高位放量就可以看出,有多少散户又被套牢在高位接盘了。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对股票走势图有一定研究的朋友也可能发现了,GME的股价走势有着比较明显的大机构操盘的影子在里面,散户驱动的走势图是绝不可能有这种形态的。


从温和的底部吸筹,到加速赶顶几乎走出了一个标准过程。大机构巧妙地利用散户隐藏了自己,同时调动了散户们的情绪,绞杀了做空对手盘。


但是这些华尔街大佬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非常巧妙地借助民众对华尔街的不满情绪,通过社交媒体的煽动,放大了自己的收益。


正是因为社交媒体WSB的意见领袖们的煽动,造成了大量散户入场,从而迅速打破了之前的买卖平衡。


于是黑石这些大佬玩家很快就完成了先是吃掉对手,再把筹码卖给散户收割的这个动作。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期权定价


为什么这些华尔街大佬一定要借助民众的不满,通过社交媒体放大散户们的情绪呢?


因为如果只是单纯的轧空,是无法让股价在短短十个交易日内上涨十多倍的,从而放大自己收益的。


必须要有大量的散户介入,锁仓抽走市场上的流动性,引发伽马挤压的动作,才能达成目的。


伽马挤压是股票期权中的一个概念,但要理解这个概念必须先要理解股票期权定价的方式。


简单点说,股票期权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用指定的价格,买入或者卖出某只股票的权利。


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点:


如果市场股价高于你买入的行权价,那么你就是赚的。如果市场股价低于你买入的行权价,那么你就是亏的。


为了获得这个权利,你就需要付出一定的钱来购买,这就是期权的价格。


如何来定这个价格,也就是期权定价。


如果大家能看明白上面这段话,就能发现期权的本身其实只有两个状态:做多和做空,专业的说法叫做认购和认沽期权。


但是期权又可以选择花钱买入做权利方,也可以卖出收钱做义务方,所以期权又有买入和卖出这两个状态。


这样期权交易就能有四种组合:买入看涨期权,卖出看涨期权,买入看跌期权,卖出看跌期权。


买入看涨期权,也就是说你认为未来这个标的价格会上涨。所以你买入了在未来某个特定时间价格做多的权利,和未来用行权价格买入的权利。


卖出看涨期权,也就是说你认为未来这个标的价格不会比你期权的行权价高。所以你把这个看涨的权利,卖给了其他觉得标的价格会涨得更高的人。


买入看跌期权,也就是说你认为未来这个标的价格会下跌。所以你买入了在未来某个特定时间价格做空的权利,和未来用行权价格卖出的权利。


卖出看跌期权,也就是说你认为未来这个标的价格不会跌,所以你把这个看跌的权利,卖给了其他看跌的人。


如果看明白了上面这四种组合的话,就可以知道虽然期权有四种组合,但其实只有两个方向。


一个方向是做多,买入看涨期权和卖出看涨期权本质上都是做多。


另一个方向是做空,买入看跌期权和卖出看跌期权本质上都是做空。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期权定价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其中会发生的变量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期权定价的解决方案Black-Scholes模型,在1997年的时候得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个模型有很多参数,但和此次GME事件关系最大的,是delta和gamma这两个参数。


delta参数表示的是,期权价格对于股票价格的变化速度。简单来说就是股票价格相当于数学上期权价格的一阶导数。


也就是说,如果delta的数值为1的话,你手里的期权就等于真实的股票,没有杠杆效应。


所以股票价格上涨了多少,你手里的期权价格也就会增加多少。


如果当你买了一个虚值期权的时候,也就是说这个行权价格是不可能执行的,那么这个期权的delta值就会非常低,甚至无限接近于0。


所以这个期权的delta值就会非常的低,股价的波动,对于期权价格的影响也就非常小。


老李我举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


某只股票现在的股价是10元,你买了一个10天以后50块行权的期权。


在如今A股每天限制涨跌10%的幅度的条件下,这个价格根本不可能实现。


所以即使股价在10天内从10块涨到了15块,虽然股价的涨幅看起来很大了,但由于delta值非常低,期权的价格并不会有什么变动。


gamma值就更像是股价的二阶导数,有点像期权价格对于股票价格的加速度。


如果我们把delta比作高中物理里的加速度的话,那么gamma就是加速度的一阶导数。


也就是说,gamma这个参数其实就是用来描述delta变化的速度


大部分人都是厌恶风险的,所以我们希望能够降低持有资产的delta值。


如果你把手上持有的股票全都卖了换成现金,那么你目前持有资产的delta值就是0了。


因为之后这个股票的股价如何涨跌,都与你无关,你手里拿的是一堆现金,股票的涨跌并不会对你手里的现金的价值产生改变。


但是如果你不想卖掉手里的股票,又想要降低手里资产的delta值,那么可以怎么做呢?一般来说是买入看跌期权。


就像老李之前说的,买入看跌期权也就是说你认为未来标的价格是会跌的。


所以你买入的其实是,未来特定时间做空的权利,以及未来用固定的权利价格卖出的权利。


因为你买入了未来用行权价格卖出的权利,也就是不管股票如何涨跌,你都能用这个价格卖出去。


这就相当于给自己买了一个保险,只是要花一点期权费用来买这个保险。


当然你也可以在这里选择购买卖出看涨期权。


老李我前面也说过,卖出看涨期权也就是,你认为未来标的价格不会比你期权的行权价高,所以你把这个看涨的权利,卖给了其他觉得标的价格会涨得更高的人。


这样的话就等于你放弃了未来股票上涨的可能性,通过卖出看涨期权,来换取如今的确定性收益。


这三个操作,本质上都是在降低你手里股票资产的delta值,通过卖出股票或者期权保护,来换取波动的减少。


简单来说,降低delta值的操作,就是把自己未来一部分收益或者损失的风险,来换算成期权价格。


然后通过买入或者卖出期权的方式,把这部分风险转嫁给别人,减少自己的波动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做市商


金融市场上做风险转嫁这种操作最多的,一般都是做市商这种机构。


他们一般会通过各种金融工具,从而降低自己的delta值,以此来规避风险。


那么到底什么是做市商,老李我来做一个简单的解释。


做市商的英文叫做Market Maker,说白了就是,在没有市场的地方,做一个自己的市场出来。


这里所谓的没有市场的地方,并不是说市场不存在,而是说市场的活跃度不够高。


市场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解决供求双方买卖交换的需求的。


但是想要达成交易,必须买卖双方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价格有着交易意愿才行。


这个事情看起来简单,但是如果在一个活跃度不高的市场的话,要想在同一时刻找到合适的买卖双方,却并不容易。


我再来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能知道在不活跃的市场下,做市商的存在才能促进成交了。


如果市场上买卖的双方很多,买家小明想要去买一个水杯,那这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小明只要去到市场货比三家,找到一个合理的价格就可以买到水杯,交易成功了,这时候也就不需要做市商。


但是如果市场上的交易者很少,只有一个买家小明和一个卖水杯的小红。


那么很可能出现下面的情况,小明一大早来到市场想要买个水杯,等了一个多小时后却没有发现任何卖水杯的商家,因为小红看到市场交易不活跃,一般都到了下午才来市场。


也正是因为市场不活跃,小红经常等了一下午,也没有等到任何买家。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买卖双方都有需求,但是因为市场交易不活跃,时空错配导致了小明和小红无法成交。


如果买家小明每天都只有早晨来市场买茶杯,而卖家小红每天都只有下午才来市场买茶杯,那么他们就永远无法成交。


这个时候聪明的做市商小强出现了,因为他知道小明想买茶杯,小红想卖茶杯,可是他们总是碰不到面。


那么做市商的小强就可以在下午的时候先把小红的茶杯买走,第二天早上只要等着买家小明来到,再把茶杯转手卖给小明即可。


只不过小强的进价可能是40块,卖给小明的价格是50块,这中间10块钱的差价就是小强这个做市商的利润。


而金融市场上的做市商,其实和上面的小名小红小强的例子是一个道理。


所谓的做市商就是指金融市场里,专门从事二道贩子业务的金融机构。


不管你什么时候想要买或者想要卖,市场里总会有小强这样的一个倒爷在等着你。


他会向你提供价格,也可以随时和你进行交易。


这些做市商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解决市场流动性不足,所带来的的交易时间价格难以匹配的问题。


在我国最典型的做市商,就是在50ETF期权市场的那些大机构们。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风险对冲


前面我们也说过,做市商赚的就是中间那点稳定的差价,说了稳定自然是不愿意承担中间价格波动的风险的。


所以做市商通常会通过金融工具,来尽可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自己的delta值。


我们知道空头一般都是机构在做,而机构一般都会通过期权,来对自己的做空进行保护。


以免股价万一没有按照自己做空时候预期的下跌,而是不断的上涨,那就要亏死了。


保护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买入一个深度虚值看涨的期权来做保护。


简单来说,就是用很低的价格,买入一个在当时看起来不可能的高价行权的权利。


但是有买家必须得有卖家,这种深度虚值看涨期权基本是没有流动性的,所以卖方一般都是做市商。


从做市商来看,这么高的价格是基本不可能发生的,卖出去基本就是白赚期权费。


老李前面也说过,虚值期权的delta值非常之低,所以对应的股票正股数量也就非常少。


为了对冲这部分虚值期权的风险,做市商只需要购买少量的股票正股就可以了。


这里大家要明白的一点是,金融体系里面的玩家,没有一个是傻瓜,傻瓜早早都挂了。


所以空头不是傻瓜,做市商同样也不是傻瓜。大家都在通过自己的一套手段,对冲可能面临的风险。


而正是因为对于GME这个公司,做空的机构们早就已经看出来,其实已经要完蛋了。


之后只要逼到公司股票退市,甚至破产,这些都已经是大概率事件。


因此这些机构才会大量做空,同时也在不断买入深度虚值看涨期权,对自己的做空仓位进行保护。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做空还是会害怕股票涨价了亏钱,所以买个深度虚值看涨期权。


只要有了这个深度虚值看涨期权,就可以在一个固定的价格进行交割,这样至少就能保底了。


这里我在举一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一个股票的股价是10块钱,你赌它会跌到5块钱,于是你做空从而去赚5块钱的差价.


但如果这个股票股价涨到了100元,你就要亏95块钱,因此你就买了深度虚值看涨期权来做保护。


提前和做市商用期权约定好价格,比如15块钱,来买股票平仓。


在这种情况下,平仓只会亏损5块钱,而不是血亏95块钱的惨案。


但是做市商也不傻,为了对冲风险,一般卖出去多少看涨期权,也会根据delta值买入多少股票正股对冲。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伽马挤压


但是风险这东西吧,永远只能转移,是无法被消灭的。


空头们想着把自己的风险转移给做市商,做市商于是就买入股票正股,来对冲自己的风险。


这时候伽马挤压这个黑天鹅就要登场了。


做市商在买入大量股票正股用于风险对冲的这一操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导致其自身变成了GME的股票买方。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股价40块钱的时候,尽管有大量的机构做空的同时,依然有买方力量支撑着股价,不会一泻千里。


多空双方在下面这个标记的40块钱左右的位置,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僵持阶段。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就在这个时候,一部分散户进场了,虽然绝对资金量并不大,但却打破了这个平衡。


之后在社交媒体的渲染和放大至下,越来越多的散户进场,在上面这个标记的位置买入股票,并且锁仓观察。


在买卖双方紧平衡的情况下,散户加入了买方的结果就是,股价开始出现了小幅上涨。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保证金不太多的小额做空单,就会开始被轧平。


这些被轧平的空头不得不从市场上买入股票,从而平掉之前自己卖出的空仓。


这就进一步加大了买方的需求,价格从而进一步上涨,也就导致更多的空单在这个过程中被轧平。


即使到了这一步,大多数的大空头并不会觉得有什么可担心的,因为大家都买了深度虚值看涨期权来做保底。


但是随着股价不断上涨,之前看起来非常可靠的深度虚值看涨期权,如今看起来就快要实现了。


当股价只有2块钱的时候,你买一个股价100块的虚值看涨期权,基本是不可能被行权的,当然保护也是足够的。


但是如今股价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轧空,已经到了90块,你还会觉得100块的虚值期权是不可能实现的吗?


当时看起来还是深度虚值期权,如今已经快要变成平值期权了,而且就快要到期了。


在这个时候gamma的意义就出现了,老李前面说过gamma代表的是delta的变化速度。


平值期权的gamma值最大,深实值或深虚值期权的gamma值则趋近于0。


深度虚值期权逐渐变成实值的过程中,gamma的数值也在不断变大。


而且平值期权,如果剩余到期的时间越短,gamma值也就会变得越大。


也就是说,随着到期日的临近,平值期权gamma值将会急剧增加。


而随着gamma数值的增大,也就表示需要对冲同样数量的delta,那么做市商必须通过买入或者卖出更多的股票才能来进行风险对冲。


如果做市商需要对冲卖出看涨的虚值认购期权,就必须买入更多的股票正股来进行对冲。


如果做市商需要对冲卖出看跌的虚值认购期权,就必须卖出更多的股票正股来进行对冲。


在GME这个时间之中,大空头们从做市商这里买入了大量看涨的虚值认购期权。


之后随着轧空开始出现,不但空头需要大量买入虚值看涨期权。


散户们也在WSB意见领袖的鼓动之下,不断买入虚值看涨认购期权,以及公司的正股。


随着散户们加入战局和股价的持续上涨,做市商发现这些虚值认购期权,被行权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而且由于这些认购期权合约的到期日越来越近,gamma值也就变得比之前大了很多。


于是做市商不得不进行大量补仓股票,对冲自己卖出的认购期权,避免从深度虚值变成平值之后,所产生的delta风险。


这种大量补偿正股所带来的结果便是,进一步推高了股票的价格,让股票价格不断接近虚值期权的行权价。


这种情况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股价上涨也就使得虚值期权越接近行权价,越接近行权价gamma值也就越高,gamma值越高为了对冲风险也就必须买入更多的正股,买入更多的正股也就会进一步使股价上涨……


但是市面上流通的股票本来就不多,大部分已经被机构锁仓,少部分则被散户锁仓。


在这种情况之下,做市商大量补仓,就有进一步加剧轧空,空头亏损就会变得越来越多,在这种时候空头只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从市场上买入股票正股,平仓走人,二是继续减持做空,但是要买更多的虚值认购期权,做对冲保护。


但是不管是哪一个选择,都会造成市场上更多的买方需求,股价又会继续上涨。


至此,轧空效应和伽马挤压效应就像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彼此互相放大。


这也就最终导致了GME在短短十个交易日内,迅速暴涨十倍的场景。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为何拔散户的网线?


其实故事讲到这里已经差不多了,看懂老李我在说什么的人都应该明白。


哪里有什么散户暴打华尔街,都是扯淡,这次GME上的多空对决,基本就是机构互杀。


浑水创始人布洛克说了句非常经典的话:所谓的“历史性散户起义”实则是对冲基金间的同行残杀。


散户在这里面起的作用很简单,他们手里那一点资金,恰好加剧了轧空,和抽走了市面上为数不多流动性。


当流动性没了之后,脆弱的做市商和空头的平衡就被打破了,市场上的股票变得十分短缺,自然也就使得股价疯涨。


而空头机构也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执行期权买股票,血亏平仓,要么继续交保证金直到股票价格下跌。


但在轧空和伽马挤压的连锁反应之下,保证金本身,就已经多到要把公司给压垮了。


从目前的净空头比例的下降速度来看,大部分的空投机构已经被多头给吃掉了,战局基本呈一边倒模式。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所以后面没有意外的话,就像老李之前所说的那样,在等空头机构被多头机构彻底屠杀平仓之后,就该轮到屠杀散户多头了。


还是搬出GME的股价走势图,可以看出这个动作已经开始在做了。很快那些在高价位进场的散户们就会发现,自己马上要赔的连妈都不认识了。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当然这中间还有更加为人不齿的事,那就是这些卖出期权的美国券商竟然拔掉散户的网线,因为他们确实玩不起了。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盈透证券主席的那个电视讲话,说的很清楚。如果放空的对冲基金付不出钱,这个钱就要盈透这种Broker付。


如果做空的一方没钱赎回,他不知道美股市场,到最后会是什么样子。


因为盈透所有现金目前是9个Billion,市面上看涨期权的总额是15个Billion。


可以看出根本不够赔的,所以他们只能选择不允许散户买入,以求自保。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老李我来翻译一下老头的话,大致意思就是:


要是这里对冲基金扛不住了,账面上的保证金根本不够赔,那么这个钱就要他们来赔了。


但是他们也赔不起,如果大家都赔不起的话,很可能会导致新一轮的金融危机。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结 语


说句实在话,现在还有不少人在讲什么美国散户起义,真的实在可笑。


WSB这种社交媒体的意见领袖,鼓动散户跑到GME这种垃圾股高位接盘。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本质上和以前的荐股节目里面,那些搞抢帽子的黑嘴没什么区别,都是早就玩烂的东西。


只不过以前在电视上组织传播这些信息,如今通过社交媒体,上当的主角变成了美国散户,还变成了新闻。


其实回顾历史的话,我们就能发现每一次都是这种逼空游戏的老桥段,情节都不换样的。


基本都是先想办法煽动一群不明真相的群众,做队友一起先干掉对手,然后掉头干掉队友实现利润最大化。


如果非要说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那老李我想说的是:不管从是什么工作,每个人都应该学点金融知识。


先不说赚不赚钱吧,起码遇到很多陷阱可以避开,也可以避免当韭菜。


其实尤其是最近股市比较好,媒体都在大肆鼓吹基金,很多人都不知道基金是个什么东西,抱着挣快钱的单纯想法就杀入了股(基)市,被惨遭割韭菜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金融的本质其实就是利用信息差,GME事件中那些那么厉害的空头机构,也正是因为没有收集到足够的信息,错误判断了股价的走势才会死得如此之惨。


那些听了一个消息就去买了一只股票或是基金的人,是什么强大的信念让你愿意把钱投进去的?你可能连这只股票的公司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也不知道这支基金的投资行业是哪些?这样的操作和赌博有什么区别?


也许有人会说自己真的赚了钱了,自己也许就是投资的天才,那么老李在这里问你三个问题,你先思考一下。


1.你为什么要买入这个股票或基金?

2.你知道自己要何时卖掉这个股票或基金吗?

3.目前你所赚到的钱是因为根据自己的交易体系而来的吗?


如果这三个问题你都没有答案的话,那只能说你根本不是在投资理财,而是在赌博。


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我们总是追求高收益,害怕损失,就像我们都知道赌博不好,会远离赌场,但是仅仅把赌博换个名字叫投资理财,怎么大家就都一股脑儿的陷进去了呢?


愚昧不可怕,盲目自信更可怕,成为乌合之众最可怕,被洗脑煽动,先是变成别人的收割工具,再变成别人的韭菜。


因为没有辨别能力和自我认识的能力,成为乌合之众的一员,最终只会带来两个结果:


一是可能短期凭着运气赚钱了,以为自己下次还会成功,下一次赔个大的。


二是马上就被收割,亏得妈都不认识。


我是卖保险的老李,

如果需要咨询保险,

请联系我‬



散户干翻机构?我看不过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又一次猎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华尔街   散户   机构   空头   期权   块钱   保证金   股价   对冲   精心   权利   风险   股票   价格   市场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