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图垄断还是应对竞争?——简评虎牙、斗鱼合并案

意图垄断还是应对竞争?——简评虎牙、斗鱼合并案

虎牙、斗鱼合并案刍议

华说

虎牙公司与斗鱼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合并一案,被市场监管总局出手制止了。这是在意料之中的。在刻下,“反垄断”已成一种“政治正确”,时代潮流所向。中国如是,国外亦如是,环球同此凉热。

《关于禁止虎牙公司与斗鱼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合并案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洋洋洒洒数千字,详尽阐释了市场监管总局禁止虎牙、斗鱼合并的理由。原文太长了,不容易引述,好在有一个“浓缩版”,核心要点尽在其中,转引如下:

审查表明,本案相关市场为中国境内网络游戏运营服务市场和游戏直播市场。腾讯在上游网络游戏运营服务市场份额超过40%,排名第一;虎牙和斗鱼在下游游戏直播市场份额分别超过40%和30%,排名第一、第二,合计超过70%。目前,腾讯已具有对虎牙的单独控制权和对斗鱼的共同控制权。如虎牙与斗鱼合并,将使腾讯单独控制合并后实体,进一步强化腾讯在游戏直播市场的支配地位,同时使腾讯有能力和动机在上下游市场实施闭环管理和双向纵向封锁,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可能减损消费者利益,也不利于网络游戏和游戏直播市场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经评估,腾讯提出的附加限制性条件承诺方案不能有效解决前述竞争关注。

以市场份额的多少来界定垄断,是极其简单而肤浅的思维,此前已经说过多次,这里不再说;经济学认为,竞争无处不在,垄断亦无处不在,普遍得人们习焉不察。在所有垄断中,经济学唯一反对的垄断,是政府和利益团体利用强制力炮制出来的垄断权利。没有政府和利益团体的协助,在市场上通过努力争取的垄断,对社会有益无害,因为这种所谓的垄断,其实是“创新”的同义词,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而干预市场竞争形成的垄断,其本质是在干预市场合约的自由选择,会导致租值消散,对社会有害无益。这些也说过多次了,这里也不再多说。

要说的,是此番虎牙、斗鱼合并所为何来?换言之,“对虎牙的单独控制权和对斗鱼的共同控制权”的腾讯将两者合并,其之目的是什么?主流的答案,是意图垄断市场。舆论这么说,市场监管总局的审查报告也这么说。不过,区区在下的意见,与之截然相反。以余观之,腾讯将虎牙、斗鱼合并的行为,其实是应对竞争之举。

在游戏直播市场,虎牙、斗鱼是主要玩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审查报告说,其市场份额分别超过40%和30%。骤然看来,拥有如此市场地位的企业,想必大可“稳坐泰山,闲赏北斗”的。其实大不然。且看一下其一年多来的净利润、付费用户、每付费用户平均收益等核心数据。先看斗鱼。2020年一季度至2021年一季度,其净利润分别为2.97亿元,3.23亿元,0.987亿元,-1.769亿元,0.707亿元,总体下滑趋势明显;付费用户分别为760万、760万、790万、760万、700万,一目了然,付费用户趋于减少;每付费用户平均收益分别是278元,306元,297元,272元,285元,也呈现渐趋收敛之势。先看虎牙。其净利润分别为2.63亿元,3.51亿元,3.61亿元,3.059亿元,2.659亿元;付费用户分别为610万,620万,600万,600万,590万;每付费用户平均收益分别是372元,413元,442元,391元,377元。其之状况,与斗鱼如出一辙。上述数据分明显示着,在市场上排名第一、第二的两家企业,看似风光,却有着外人不知的难处。借用一句话说,“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这一番光景的来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虎牙、斗鱼也并非生来便是老大和老二,其今日之市场地位,是在市场上杀将出来的。即便在一路上击败了无数的竞争对手,成就了今天的自己,但对虎牙、斗鱼而言,竞争并不会因此而减弱、消弭。他们面对的竞争对手,可见的与不可见,永远是存在的,永远在一旁觊觎着它们的地位,随时想着“彼可取而代也”。

且不说潜在的竞争对手,单说目前可见的,便有B站、快手、抖音。譬如说,B站买下了《英雄联盟》中国大陆地区2020-2022连续三年的全球赛事独家直播版权,并与暴雪达成多年电竞赛事合作,获得了《守望先锋联赛》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直播点播媒体版权及分销权。快手披露的数据说,截至2020年5月,快手游戏直播月活跃用户已超过2.2亿,游戏短视频月活跃用户突破3亿。字节跳动旗下月活5.5亿的抖音,也在加大游戏领域投入。酷狗直播、爱奇艺等众多娱乐直播平台则无一不在构建多元化直播内容生态,游戏直播内容则是其下注的重点之一。

疲态尽显的收入数据,众多强大对手杀入市场,虎牙、斗鱼面对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应市场竞争的变化,将两者合并,无疑是“对虎牙的单独控制权和对斗鱼的共同控制权”的腾讯的一个理性选择,因为这一方面可以减少虎牙、斗鱼之间的内耗,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应对B站、快手、抖音等对手的竞争力。一言以蔽之,虎牙、斗鱼合并既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又是应对市场竞争的策略。

最后说一个故事罢。2008年9月,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宣布以24亿美元收购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3月,商务部否决了这一收购案,理由是依据《反垄断法》,这一收购会造成国内果汁市场的垄断。商务部认为,收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可能利用其在碳酸软饮料市场的支配地位,搭售、捆绑销售果汁饮料,或者设定其他排他性的交易条件,集中限制果汁饮料市场竞争,导致消费者被迫接受更高价格、更少种类的产品;同时,由于既有品牌对市场进入的限制作用,潜在竞争难以消除该等限制竞争效果。多么有趣的逻辑:如果可口可乐公司能够利用其在碳酸软饮料市场的支配地位将垄断延伸至其他饮料产品,则它完全可以垄断所有的饮料产品市场,它为什么要花费24亿美元去收购汇源果汁?

最新的消息说,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超15.9亿元。而在一个月之前,北京破产法庭发布公告,对汇源食品集团实施破产重整。

一声叹息。

2021年7月11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虎牙   汇源   竞争   快手   腾讯   简评   控制权   市场竞争   中国   果汁   意图   市场监管   饮料   地位   数码   用户   市场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