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关税,美国企业承担90%以上,为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对华关税,美国企业承担90%以上,为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美关税的负担者

华说


做生意的人很喜欢算账,因为算了账,才会知道是亏了还是赚了。

美国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近来算了一笔账。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说,该公司在其5月17日发布了一份报告。报告说,美国进口商承担了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20%关税中90%以上的额外费用。具体而言,对华加征的20%关税,美国进口商承担了18.5%,而中国出口商承担了1.5%。也就是说,美国企业正承受着中美贸易战高峰时期提高关税而造成的大部分成本负担。

不止此也。该报告说,除了美国进口商,美国出口商也承受了中国所加征关税的大部分费用。CNBC报道解释说,造成这种现状的部分原因是这些美国出口商品(例如农产品)替代性较强,也可以从其他地方进行采购。

这可真是所谓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那么,这一幕因何而起?这要从税收的归宿说起。

在一般人看来,向谁征税,谁就承担税收负担。向消费者征税,消费者就承担税收负担;向生产者征税,生产者就承担税收负担。对人们的这种思想,经济学家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税收负担就像粘蝇纸上的苍蝇,被粘在他落脚的地方。他们戏谑地称之为税收负担的粘蝇纸理论。很可惜,税收的归宿并非如此这样简单的。

税收归宿云者,是指税收最终的负担分配。且举例说明罢。现在,政府决定对市场上的一件物品征税。向谁征税?向消费者征税。因为向消费者征税,其最初而且直接的影响是需求,而供给不变。不难明白,征税影响的是整条需求曲线,因为征税之后,消费者付出的代价提高了,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与供给曲线相交形成处形成新的均衡价格。与没有征税时的均衡价格相比,新的均衡价格下降了。这意味着,在新的均衡时,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了!这是说,因为征税,买者买得少了,卖者卖得少了,这一物品的市场规模萎缩了!虽然表面上消费者支付了全部税收,但卖者实际上分担了这种税收负担。反过来,如果对生产者征税,其过程也是一样的。结论是,无论是对谁征税,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买者和卖者分担税收。

接下来的问题的是,买者和卖者分摊税收负担,这种分摊是均分么?答案说,不是。买者与卖者分摊的税收负担并不平均,而是有多又少。而谁承担的税收的负担更多,取决于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当需求非常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时,则买者分摊的税收负担少一些,而卖者扛起了大部分税收负担;当需求缺乏弹性时而供给非常有弹性时,则买者承担了更多的税收负担,而卖者则分摊了小部分税收负担。也就是说,税收负担将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为什么这样?内在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弹性大意味着有足够的替代品——替代品越多,越相近,弹性越大,一旦某一物品因为征税而价格上升,买者或者卖者可以随时转向替代品。而这个时侯,缺乏弹性的一方因为不容易离开市场,不得不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明乎此,便不难明白为什么对华加征的20%关税,美国进口商承担了18.5%,而中国出口商仅承担了1.5%;为什么美国出口商也承受了中国所加征关税的大部分费用。无他,这是中美各自进口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的结果。

早在两年前,区区在下在《加征关税之后,美国贸易逆差为何不降反升?》中清楚地写道:

加征关税之后,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了。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这是需求定律。价格上升,会导致消费额增加;需求量下降,则会导致消费额减少。这意味着价格上升之后,消费总额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下降,关键是取决于这两者何者为重。描述这两者之间关系的,便是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如果弹性系数大于一,则价格上升会导致消费总额减少,如果弹性系数小于一,则价格上升会导致消费总额增加。一种物品的价格弹性,除了该物品本身的性质之外,主要是由其他替代物品的多少及其价格决定的。替代物品越多,越相近,价格越低,则该物品的价格弹性系数越高。反之,则相反。



以此观之,加征关税之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降反升,表明着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缺乏弹性,也即是弹性系数小于一。进而言之,也即是相当部分的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没有相近的替代品,最起码是在短期内不容易找到替代品。这一结论,可与美国就产品加征关税清单举行的数场听证会上发生的一幕幕相印证。在听证会上,众多的美国进口企业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同一个事实:没有本土的货源可供替代,也没有别国的货源可供替代,最起码在短期内无法找到新的供应商。恰如美国化学品协会代表贝莱资瓦在听证会上所言:“供应链不是凭空存在的,也不会因为美国贸易政策的利益就能随便再建一个。”



这样看,在全球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中,中国处在一个非常独特的位置。中国所站的位置,是一个中间层面,既不与与越南、印度等在同一个层面,也不与美国、德国的发达国家在同一个层面,在前者之上,在后者之下。在这一层面上的竞争者少,也因此相对缺乏相近的替代者。



不是说所有美国出口中国的商品弹性系数高,容易找到替代品,比如说芯片,中国就很难找到替代者。中兴通讯事件便是一例活生生的事实。但诸如大豆、石油之类的物品,中国容易找到别的替代国,也因为如此,这几个月来美国出口中国的大豆大幅下降了。在两国相互加征关税之下,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降反升,正是各自进口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的结果。

经济规律就是经济规律,不会因为政客愚蠢而无聊的行为而改变。

2021年5月19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美国   关税   中美   进口商   替代品   出口商   系数   中国   税收   弹性   负担   消费者   需求   物品   价格   数码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