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的青年调查失业率,20813:1的公务员岗位竞争比,该怎么破?

14.6%的青年调查失业率,20813:1的公务员岗位竞争比,该怎么破?


从公务员招考说到青年失业率

华说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公务员招考网上报名结束了。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的公告说,本次招考共有212.3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查询了一下去年的数据,其时有157.6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两相比较,今年报名成功的增加了50多万人。不过,由于本次招考的招录人数首次突破三万,计有 31242人,较上年扩招21.4%(名额增加了5516人),竞争激烈程度大致相当,去年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61:1,而今年则为68:1。

公务员招考报名阶段最大的新闻或者看点,除了报名人数之外,便是所谓的“最热岗位”了,年年如此。今年自然也不例外。拿下本年度的“最热岗位”的,是“西藏自治区邮政管理局阿里地区邮政管理局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这一职位的竞争比例达到了20813:1,为史上之最。当然,“最热岗位”云者,其之“魅力”,并不在于该职位挣钱多或者职业声望高,只是其对求职者的资历条件要求低,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众多罢了。譬如说,“西藏自治区邮政管理局阿里地区邮政管理局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之岗位,不限制政治面貌、不限制专业、不限制工作经历,但凡符合公务员招录公告所列条件之人皆可报名,门槛低,报名者遂多也。

包括“最热岗位”在内的众多不限制政治面貌、不限制工作经历的职位的招录,其实传达着一个明确的政策意图。这一政策意图,国家公务员局也说得很明白:“本次国考录用计划和录用政策继续向重点人群、重点地区倾斜。其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有关决策部署,安排2.1万个计划专门招录应届毕业生,服务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从过去几年的数据来看,面向应届生的招录计划比例从2019年的39.17%上升到了2022年的67.3%。公务员招录向应届毕业生倾斜的政策取向益发明显,可谓一览无遗。

为什么公务员招录越发地向应届毕业生敞开大门?青年就业压力使然也。不说个体的经验,且以官方的数据为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说,16-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5月份为13.8%,6月份为 15.4%,7月份为16.2%,8月份为15.3%,9月份为14.6%。整体来看,比起5%上下的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青年调查失业率要高出3倍。实际上,自官方公布调查失业率数据以来,16-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一直远高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而在《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中,也明确允许2020年、202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报考——“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者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对待”。这其中传达的信息,不是很清楚么?!

明乎此,便不难明白,为什么近年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投放给应届毕业生的招录计划数量逐年提升,四年间招录计划比例从39.17%提高至67.3%。其实不独“国考”为然,各地的“省考”亦是如此,其面向应届毕业生的招录数量和招录计划均在上升。明乎此,也不难明白,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为什么上至中央下至地方要求国有企业逆势扩招员工,尤其是强调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招聘要实现一定比例的增长。

然而,政府机关也罢,国有企业也罢,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毕竟是有限的。相对于每年上千万的新增劳动力——官方的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每年都将超过千万人,数千乃至数万岗位的扩招,实在是杯水车薪。但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也只能帮到这里了”,因为其吸纳就业能力确乎仅此而已,已经竭尽所能了。无他,就业市场上,最大的需求者,是数之不清的中小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舆论常常以“56789”概括之。所谓“56789”,代表着其对不同层面的贡献比例:“5”是指民营企业对国家的税收贡献超过50%。“6” 是指民营企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均超过60%。“7” 是指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占比超过了70%。“8”是指民营企业吸纳的城镇就业比例超过80%。“9”是指民营企业对新增就业贡献率达到了90%。吸纳八成城镇就业人口,九成新增就业贡献率,民营企业对就业贡献之巨,于此一览而尽。因此,解决青年就业问题,降低16-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其之根本着力点,不在于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的扩招,而在于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

民营企业如何才能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那便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大幅撤减政府的管制和干预,尤其是不要管制价格,不要干预市场合约的自由选择。所谓“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其之核心要点,不正是由市价引导资源使用,让不同的市场合约自由竞争么?然而,或许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巨大成功,人们似乎对“有形之手”出现了新的幻觉,似乎认为其能够替代“无形之手”而指挥一切。这一年多来,明显地,“有形之手”来得活跃了。举一个小小的例子罢。今年以来,各地陆续引入了所谓“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或者说“二手房指导价”。名义上说得好听,是“参考价”,是“指导价”,实质呢?是指令价,是明确的一种名为“价格上限”的价格管制。效果立杆见影,二手房交易市场迅速冰冻,交易量大幅萎缩。是的,一手房的价格管制,政府可以“约谈”房地产开发商,迫使着后者出售,但面对散沙一般的个体房东,又如何“约谈”他们,令其以“参考价”出售?“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直接遏制了二手房的交易,其后果之一,便是房产中介业务的收缩和中介人员的离职。和这里的话题有关的,是房产中介行业中的一些“头部企业”为提升服务质量,这些年来开始提供较高的薪水大量招揽大学毕业生,其中不乏名校生,而今,他们只能另寻出路。昨天在网上看到一则传闻,说某地将引进租房指导价,读来真是令人“一声叹息”。

经济逻辑是简单的。某些事,某些情,由政府处理成本或者费用较低;而另一些事,另一些情,由市场处理成本或者费用较低。像疫情防控之类的事情,政府出手无疑是优胜的,但明明可以通过市价引导资源使用的活动,以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干预,是说不过去的。

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着居高不下的青年调查失业率,面对着每年新增上千万劳动力,确乎需要“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而后“笃行之”。

2021年10月28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失业率   西藏自治区   岗位   青年   二手房   疫情   政府机关   管制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城镇   管理局   公务员   比例   竞争   计划   数码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