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思维 | 互联网内容生态机制的演变!

中国有一个叫做趣头条的APP,自2016年6月正式上线,2018年9月在美国的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前后只用了2年零3个月的时间。让趣头条异军突起的杀手锏就是看内容可以赚钱,用户只要登录APP,每天保持一定的阅读量,就能从平台获得现金奖励,推荐其他用户注册,亦可获得奖金鼓励。


数字思维 | 互联网内容生态机制的演变!

趣头条的墙体广告


而现在打开今日头条,只要你在今日头条系的产品上有创造优质的内容、有人阅读或者观看了你发的文章或者视频,你都有机会获得不错的回报。你不需要处心积虑地去为了推广自己的内容而使尽各种吸引眼球的办法,内容平台的流量分配机制会给每一个内容创作者以展示的机会。当你的粉丝越来越多时,你的收益就越来越高,以至于你可以因此成为自由职业而实现职业自由甚至财务自由,似乎内容创造者真正迎来了价值回报的时刻。


阅读返现,创作送钱,看似内容平台在某个阶段采用的战术打法,但是它给互联网内容产业的生态建设打开了另外一个视角。


谈到生态,似乎是一个生物学范畴的概念,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里面,所有的角色既是贡献者、也是受益者,没有单纯的贡献者,也没有单纯的受益者。互联网的内容平台就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包含着参与者以及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关系越公平,生态就越成功。就好比我们现在来看阿里的电商生态,从平台、买家、卖家、支付、物流等,每个角色在这个生态中各得其所。


在互联网的内容生态里面,包括内容的消费者、生产者、服务者三个重要的角色,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三个角色在不同的互联网内容产业发展阶段中不同的生态价值。


EGC时代,网民都是消费者,网站的编辑就是内容的生产者,网站就是服务者,这里的内容生态与传统的媒体没有任何区别,用户消费内容、贡献流量,网站把流量换成广告收入。


SGC时代,网民是搜索引擎的使用者,是信息的消费者,搜索引擎作为工具无偿为网民提供内容引擎服务,搜索引擎在推送给网民的搜索结果中插入竞价排名商业广告,以此获得收入,用户没有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


UGC时代,网民的生态角色又分为三个阶段演进:


第一阶段是网络民工阶段,网站平台利用了网民的热情,通过赋予不同的用户等级、特权等手段,通过精神激励来鼓励用户参与内容的生产,如QQzone、百度贴吧、天涯社区等,但是网站平台没有给与这些内容生产者任何利益上的回报,实际意义上的网络民工。


第二阶段是以博客、微博、微信为代表的个人品牌崛起阶段,大量的个体利用这些平台发布内容,吸引大量的粉丝形成个体品牌、“网红”效应,个体获得声誉上的收益、并因此自行寻找经济上的变现机会,平台因为网红效应获得了流量、以及流量转化的广告收益。内容生产者与平台服务者各自谋生;


第三阶段以直播、短视频等为代表的生态建设阶段,平台主动打造、包装与推广个体IP,并为他们提供流量支持计划、粉丝经营手段、流量变现方式,如主播打赏、直播带货、流量奖励、广告补贴等,直接从经济利益上鼓励内容生产者不断创造优质的内容,更好地服务粉丝,帮助平台获得更加忠诚的用户指数。平台因此获得更大的广告收益及佣金收益,内容生产者与平台服务者合作共赢。


至此,互联网的内容生态经过将近20年的演变,最终归于“利益”的本源:如何才能让一个用户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金钱花在网络平台上?无疑最现实的就是金钱利益。所有成功的内容平台都是建立在良性的用户利益生态之上,让内容生产者赚钱是所有内容平台的核心策略。而那些没有建立起用户的利益生态的互联网内容平台,或者那些只谈情怀不谈钱的内容平台都变得落落寡合,生存唯艰。


有价值的东西一定会得到、也应该得到相对等的利益回报,否则交易就不会长久。门户网站、问答论坛、博客、维基百科等内容平台先后衰落,是因为没有建立底层的用户利益生态,再强大的情怀都抵不过利益的现实,这是人性使然。


互联网的内容产业发展到今天最值得称赞的不是产业有多大,而是与电商平台、服务平台一样,让越来越多的人把内容平台作为个体崛起的阶梯,让更多的内容创作者获得有尊严的回报。因此跳出了自己的阶层,这是互联网内容产业繁荣的底层逻辑。



关于互联网内容平台的用户补贴,你是怎么看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生态   内容   生产者   网民   收益   流量   个体   思维   粉丝   角色   利益   机制   阶段   数字   产业   广告   用户   平台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