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思维」互联网思维的精神内核

“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百度的创始人李彦宏在百度的一次企业交流会上提出来的,建议传统企业要树立互联网思维,这个时候他提的还只是一种概念、理念性的思想,并不具体。2013年12月25日,雷军在2013广东电子商务大会上做了关于互联网思维如何改造传统行业的主题演讲,第一次从小米的实操层面将互联网思维总结为“专注、极致、口碑、快”七字诀,自此,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开始广为传播与实践。7年过去了,互联网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因为无论是民众,还是商界、或者政界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与应用日新月异。

通常我们把某种思想的产物称之为思维,它一定是具有普世价值,也就是说放在任何地方都应该是适用的。比如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财务思维等。雷军把小米公司、或者说小米手机的经营手法总结为互联网思维的“七字诀”,应该对华为这样的企业同样适用,因为华为的消费电子业务与小米的消费电子业务是基本上相同的。但是雷军在2017年的亚布力论坛上表示“华为是中国企业的骄傲,但华为在骨子里不具有互联网思维”。

2年之后的2019年,华为整体营收超过了8000亿,其中手机业务及手机周边业务占华为整体业绩的60%即4800多亿,而同期小米的手机及周边业务只有1200多亿,从这个结果看,没有互联网思维的华为显然要甩出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小米几条街。不能说华为在产品与市场上没有用到“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些东西,更大的可能性是雷军的七字诀并不是互联网思维的精神内核,而只是小米公司独家的经营手法,不具有作为一种思维的普世价值。

那么互联网思维的内核究竟是什么呢?纵观互联网在所有领域的应用,带给这个社会感受最深刻的应该“连接、效率”。

所谓连接,就是通过网络将世界万物连接起来。

于整个世界而言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于一个企业而言是企业与员工、用户、供应商、工厂的连接,于一个国家而言是机构与机构、机构与大众的连接。如何让产品、服务与整个社会连接起来,几乎是现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核心思想。我们发现,上述每一种连接都形成了巨大的产业,也诞生出了伟大的互联网公司。

所谓效率,就是因为连接而带来的整个社会效率上的进步

首先互联网使得信息以电子的速度快速交换与传输,解开了因为信息传输太慢带来的交易周期过长的束缚,让交易达成变得更快更顺畅,围绕交易的生产、物流等自然就得到提速。而电子政务帮助政府把大量的前置工作以网络服务取代,让整个国家的管理服务变得更加透明、高效而严密。而网络支付让各行各业的交易变得简单、快捷,彻底摆脱了现金交易以及传统转账交易的制约。

在互联网应用全面普及的大背景下,政府、工商、民众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高,最终会成为国家治理、企业经营、民众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互联网思维的“连接与效率”这两个内核不再是一种难以理解的概念。但凡能够被接受的产品与服务,必然在这两方面有优异的表现。



关于互联网思维,你有更好的观点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内核   华为   思维   小米   极致   民众   效率   传统   思想   精神   机构   业务   数字   社会   手机   产品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