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房 | 大手笔加杠杆,建发拿地隐患叠加

無房 | 大手笔加杠杆,建发拿地隐患叠加


“2020年中房企观察”系列

随着2020房企年中成长排行数据的出炉,出现一批让人琢磨不透的房企。

有的用尽了几十种融资方法钱还不够花,有的业绩一路下滑银行还爱他,还有疫情阴云下逆势反扑成为新黑马,如此云云......每年期中考试房企中总有这么几个奇葩让人不解。

风云变幻之下,危机四伏之中,谁又将起落于惊涛之上?

下面跟随無房走入“2020年中房企观察系列”,共同观察这些特色房企背后的风风雨雨。

此为第七篇,建发房产


建发房产控股公司建发股份疯狂举债,拟发行200亿元公司债


近日,建发股份连续发布两则融资公告,分别为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预案和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预案,规模均不超过100亿元,总融资金额不超过200亿元。


在房企今年近7000亿元的发债规模中,这200亿不算什么,但对于一家规模尚不足千亿的房企来说,却着实有点多。毕竟,据统计销售规模超5000亿的融创,2020年至今也仅发行153亿元公司债。


关于上述两笔债券的募集资金用途,建发股份表示,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偿还有息债务及适用的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用途。


但经过房妹的一番调查发现,建发股份大手笔发债背后,更可能是在当前行业受到一定冲击的情况下,为建发房产逆势扩大规模蓄力


据無房近期制定的《2020上半年50强房企成长排行榜》显示,建发房产以操盘金额同比增长42.01%,位列成长榜第三名


疫情下凸显成长性的建发房产,逆势大手笔融资背后,究竟是持续稳健下的高瞻远瞩,还是规模扩张压力下的打鸡血之举?


分析之前,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将从建发国际来切入。根据建发国际2019年报显示,其合同销售金额为507.8亿元,占建发房产总销售金额的70.4%,占建发股份整个房地产板块的51%。


由于建发国际在建发股份整个房地产开发板块中占比最重,且为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更为全面,所以将主要从建发国际来进行分析,管中窥豹看建发房产的成色几何。


無房 | 大手笔加杠杆,建发拿地隐患叠加


据企业公告,2016—2019年度及2020年上半年,建发国际物业销售收入分别约1116万元、101亿元、248亿元、508亿元和258亿元。


無房 | 大手笔加杠杆,建发拿地隐患叠加


过去三四年,建发国际的规模几乎以一年一倍的速度扩张,尤其是2017年,其实现了从千万到百亿的迅猛增长,规模直接膨胀了905倍


规模产生质的飞跃,得益于建发国际在苏州开发的别墅项目独墅湾。自2006年国土资源部严控别墅类房地产项目供地以来,别墅产品变得愈加稀缺,建发国际看到了这一价值,于2016年通过增资的方式获得独墅湾项目公司苏州兆祥13%的股权,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建发国际就只在国内拿了这一个项目


孤注一掷的建发国际“赌”对了,2017年该项目赚的盆满钵满,仅项目一期的销售额就占了其当年确认销售金额的70.5%。


在拿地上,建发国际不只走对了这一步。有了2017年打下的良好基础,2018年建发国际开始积极扩张,年内新增土储约55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5.6%,创下了近年来的一个拿地高峰,这为其2019年实现500亿元销售额奠定了基础。


無房 | 大手笔加杠杆,建发拿地隐患叠加


除了适时扩张,建发国际的城市布局战略也十分清晰,从历年来销售贡献最大的区域就能窥见一二。


2017年位于苏州的独墅湾项目贡献了最多的销售收入,2018年大本营福建为其贡献了55.03%的销售收入,同年华东地区开始发力贡献了41.37%的销售收入,这一数值到2019年增至60%。


背后则是建发国际全国化的过程,从2017年前的长沙、泉州、漳州、苏州四地,扩大至武汉、南京、杭州等长三角区域,以及广州、深圳、珠海等粤港澳大湾区。


無房 | 大手笔加杠杆,建发拿地隐患叠加


和大多数规模冲刺的房企一样,过去三年,建发国际一直以高杠杆撬动规模扩张


数据显示,建发国际2017年、2018年的净负债率均超过200%,2019年净负债率虽同比下降66个百分点至176%,但仍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無房 | 大手笔加杠杆,建发拿地隐患叠加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建发国际一年内到期的负债金额约64.32亿元,同期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创历史新高,达115.94亿元,完全能覆盖其短债,现金短债比为1.8。


尽管杠杆压力较大,但作为福建省最大国企厦门建发集团成员企业——建发房产控股的境外子公司,建发国际拥有母公司融资利率低、财务资源支持等方面的优势。


据悉,在其2019年长期非流动负债中,间接控股股东贷款 230.82 亿元,同比增长 43.5%,在公司长期有息负债中占比最大,此部分贷款便是来自近亲控股公司贷款,资金成本约 5.7%左右,未来偿债压力相对较小。


这也是为何开篇说,建发股份200亿元的发债可能更多会用于建发房产的原因。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建发国际的流动比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Wind数据显示,建发国际2016年至2018年的流动比率分别为2.60、2.33、2.29,2019年更降至1.84,为近5年新低。


也就是,建发国际的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变为现金用于偿还债务的能力在降低。


無房 | 大手笔加杠杆,建发拿地隐患叠加


尽管流动资产偿债能力在不断下降,但建发国际并未因此放慢拿地速度。


据克尔瑞数据,2020年上半年建发国际共拿下16宗地块,新增土储建面共计约172万平方米,新增权益货值约283亿元


無房 | 大手笔加杠杆,建发拿地隐患叠加


另据中指院的数据显示,建发房产上半年拿地销售比为0.95,较上年同期的0.63上升30个百分点。TOP50房企中只有17家拿地销售比较上一年同期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建发房产就是其中之一,其激进拿地可见一斑。


截至2019年末,建发国际土储总面积约9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8%,按2019年实现签约面积293万平米来计算,建发国际的土地储备可以满足其未来两到三年的开发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建发国际的土储权益比重逐年提升,从2016年的51%提升至2019年的72%,2020年新增土储权益比达到94.4%


2020年以来,中海、中交、世茂、奥园、融信、正荣等多家房企积极对外表达合作意向,以期将自身土储权益占比维持在合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建发国际则是反其道而行的代表之一。


無房 | 大手笔加杠杆,建发拿地隐患叠加


建发国际大肆拿地又带来了新的隐患。


过去,建发国际的土储分布主要以二线、强二线城市为主,2020年上半年建发国际开始向一线城市发力,先后在北京、上海拿下3宗地块,这也整体推高了它的拿地成本。


克尔瑞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建发国际的楼面成本价高达20360元/㎡,同比增长171%。随着其拿地成本走高,未来可能会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


其实在2019年建发国际的各项利润指标就已处于下滑状态。报告期内,建发国际的毛利率为25.86%,较2018年同期减少7.4个百分点,低于EH50房企32.61%的平均水平(亿翰智库)。


2019年建发国际的年度净利润为19.98亿元,同比增长26.61%,相较于2018年161.65%的增速,已大幅度放缓;净利润率为11.1%,较2018年同期减少1.6个百分点,低于EH50房企14.80%的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近三年建发国际基本每股收益降幅明显,分别为1715.0%、165.8%和3.1%。


业绩报中,建发国际表示盈利下滑的原因是由于政策和拿地成本的增加。而根据建发国际2020年上半年的拿地数据不难看出,利润仍然是要给规模让路的。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建发国际整体销售却有所放缓,累计销售金额258亿元,销售面积156万平米,同比分别增长53%和61%,上半年完成全年销售目700亿元的37%。


虽然过去几年建发国际表现得还算稳健,但激进拿地带来的风险仍需引起重视。


無房 | 大手笔加杠杆,建发拿地隐患叠加


Wind数据显示,建发国际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9.3%、33.4%和25.7%,过去两年建发国际均超过了TOP50强房企ROE均值20%这一指标。另据Wind测算,建发国际2020年及2021年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或维持在22%左右。


从投资价值上看,建发国际称得上是一家小而美的公司,但在地产内房普通低估值的背景下,它的表现目前来看并不是特别突出。


加上这一轮逆势加杠杆扩规模的举动,建发国际能否平衡好各项风险保持住现在的状态不太好说,只是希望别应了“善泳者死于水”这句话。

——————————

文章来源:無房

交流请加微信:chenchenlxrn

原创内容版权归属無房,转载须经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克尔   苏州   杠杆   大手笔   百分点   销售收入   隐患   同期   上半年   融资   金额   规模   股份   项目   数据   房产   国际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