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一次的财富大洗牌,我们正“身处其中”

7年一次的财富大洗牌,我们正“身处其中”

一年前,全球各国都始料不及的疫情,就像一个突如其来的全新变量,打破了旧的国际平衡格局。全新的一轮中美较量,也在那个时候开始。


对于美国毫无底线的印钱(无限QE),去年我给过3个预判:


1、美元长期贬值;

2、美国的通胀集中体现在核心资产,而非一般物价;

3、就算直接发钱,美国的贫富分化程度也不会改变。


时隔一年,美元也已经趋势性贬值了一年。而在去年3月下旬,美国宣布无限QE后,美元反而暴涨了两周,市场都开始相信美国货币越印越值钱的荒谬逻辑。那时候,我花了5000字讲明白了美联储的操作,并且以史为鉴,坚定看空长期美元。


7年一次的财富大洗牌,我们正“身处其中”


现在回头看,当时正是美元诱多的最后一周,也恰恰是美元长达一年的持续贬值的精确起点。


作为美国核心资产的科技股和房地产,这一年来也承载了90%以上因为美元超发的通胀,也就是我在8月份所说的富人圈的通胀。而直到今年年初,看到纳指翻倍、美国房价暴涨,美国CPI却不到2%,越来越多的财媒也开始醒悟过来,揭示了这个逻辑。


7年一次的财富大洗牌,我们正“身处其中”


至于美国的贫富差距,我当时认为,即使每个月公平地向每个美国公民发钱,也不会改变贫富分化的程度。现在回头看,这一点预判是失误的:美国贫富分化虽然的确没有改善,却更加严重了。


美国的第一轮财富大洗牌已经完成


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解释是,超发的美元虽然在初次分配的时候,对每一位美国公民是比较公平的,但是由于每个人对这些新钱的处理方式不同,也即穷人囤现金、中产买房产、富人买资产,结果,不同的收益率让贫富差距更大。


这种说法粗略看没什么毛病,但细看是有失偏颇的。先不说富人也会买房,中产也懂得买资产,就说穷人存钱这个事情,恐怕就跟事实相去甚远。


众所周知,美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民风,大部分的打工人,他们的储蓄只能应付一个月的生活开支。这种民风的形成,主要归功于美国强大的社保体系。


所以,那种认为他们“经历过灾难,就会醒悟,就会加大储蓄”的猜测是站不住脚的。既然灾难一来,美国政府就给他们发钱。有这么强力的政府兜底,他们哪来的动力去加大储蓄呢?


去年第二季度初,我国已经全面复工复产。而美国到了第三季度末,绝大部分的白人还躺在家里。不是因为外面完全停工,而是因为加上失业救济的话,他们比之前打工的收入还高一半。只有黄皮肤的华人,每天一早还出外排队去抢短工,真正会加大储蓄的恐怕就只有这一小撮人。


在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比吉特的著作《贫穷的本质》里也提到,他研究过多个国家的穷人区,发现给穷人发钱不但不能增加他们的储蓄,甚至不能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因为他们对改善生活的需求,比增加储蓄,甚至比解决温饱的需求更强烈。


再说,美国去年的GDP,除了疫情初期的第二季度萎缩比较明显,其它三个季度基本跟2019年是持平的。要知道,二手房交易和股市的投资收益是不计入GDP的。


7年一次的财富大洗牌,我们正“身处其中”


如果再细剖一下GDP的组成部分,就会发现除了出口下降比较明显,其它三部分(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的构成也跟2019年基本一样。也就是说,2020年的消费并没有因为疫情而明显减退,该花的钱一分没少花。


因此,美国由于印钱、发钱而进一步使贫富差距恶化的原因,不是因为穷人囤现金、不懂买资产,而是发给穷人的钱,他们根本没囤。而富人不仅有办法把发给穷人的钱赚过来,还把这些新钱换成了核心资产。


这些新钱的投资收益还不是富人财产增值的最大贡献——富人以往的钱,本身就以核心资产的形式存放,现在大批新钱买入推高了资产价格,富人已有的资产价值就翻倍再翻倍,这一块投资收益才是真正的大头。


无限QE的这大半年来,美国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财富洗牌,对于穷人来说,这是一场舒适的噩梦。


中国7年一次的财富洗牌,也已悄然开始


有人说,股市的每一轮大熊市,都是一次社会财富的大洗牌。


事实上,牛市的洗牌效应一点都不亚于熊市。统计数据表明,大部分股民都是牛市中后段才跑步进场的,而牛市的中后段往往是“赚了指数不赚钱”,多数股民手上的股票虽然天天红,却连指数都跑不过。


所以财富的洗牌,其实在牛市阶段就已经开始。少数人在底部区域进场赚大钱,多数人在高海拔进场赚小钱——这是一种隐形的财富洗牌,而被洗牌的人没有知觉,甚至还有一丝骄傲。


大牛市之后往往是大熊市接力,熊市带来的是直接的亏钱效应,少数人在顶部区域跑了,多数人一直扛下去——这是一种显性的洗牌,被洗牌的人非常痛苦。这就是为什么多数人以为财富洗牌只发生在熊市,而不知道洗牌在牛市启动初期就已经开始,熊市只是洗牌的下半场接力。


这种逻辑如果换了一年前讲,很多人是无法接受的。现在不同的是,美国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眼前,给我们完完整整的演示了一遍。


因为疫情,美国印了很多很多美元;我们比美国有节制得多,但毕竟也印了不少人民币。那么中国会不会也迎来一轮财富洗牌呢?


21世纪以来,A股的大牛市间隔都是7年左右。掐指一算,今年和明年正是下一轮大牛市的窗口期。


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共同指向新的一轮财富洗牌。所幸的是,无论是印钱之后的初次分配,还是国民对新钱的处理方式,我们都跟美国不同。


中国的新钱不直接发给人,而是发给企业


除了头一两个月的消费券,中国的新钱并没有直接发给每一个人,而是发给企业。


这里说“发”给企业,其实并不夸张。在企业家眼里,钱是一种生产工具,这种工具的成本不是它的面额,而是它的利息。所以低息贷款实质上就几乎是发钱。


即使是大型国有银行,在硬性指标要求下,明知道他们的核心指标——不良率会明显上升,明知道很多小微企业借了钱是还不了的,还是硬着头皮放贷给他们。


所以一度有不少国人很羡慕美国,羡慕他们直接发钱。甚至有财经大V也跟着起哄,暴露了自己匮乏的经济学常识。


企业要有业绩,根本来源是什么呢?给企业发救援资金,这可以算入“非经常性损益”,也是利润的一部分,但这不是治本的方法。企业业绩的根本来源是他们的产品有人买,而且买得起


以特朗普的理解,他的思考就是到这一步,所以他直接给国民发钱,让他们有钱去消费,把企业带活。这也符合他一直走的民粹路线。


但是实践下来,消费者的确把钱拿去消费了,但是躺着就有钱花,谁还去工作呢?结果这钱只能一个月一个月不停地发下去,也不是治本的方法。养了一国的懒人,同时还扼杀了美国的创造力和未来


科普一个经济学常识:生产和消费是一个正向循环的链条:


7年一次的财富大洗牌,我们正“身处其中”


在链条当中,“工资上升”是整个链条的源头。特别是在复工初期,给企业发钱,实际上就是给员工发工资。只要打工人有钱了,这个链条就能运转起来,正向循环就把消费和生产盘活,从治本的层次解决问题。


这种发钱方式还默认了一种定向分配:只有打工人可以得到。也就是说,新钱只发给愿意工作、愿意拼搏的人,这就在发钱的同时保住了中国的创造力和未来。而且,更多的钱发给了年轻人。


过去20年,财富大部分集中在中老年人手上,一轮房地产大牛市下来,中老年阶层更富裕,年轻人阶层生活更困难,很多年轻人仅仅为了一套房,就要搭上自己整个工作生涯。最有消费欲望的年轻人没钱消费,生产和消费的正向循环就从源头被掐断了。


所以把新钱的分配向年轻人倾斜,不但能激活经济的正向循环,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老人囤现金,中青年买资产


世界上富人的理念都是相似的,美国富人买资产,中国富人也在买资产。主要的区别在于中产——美国中产买房产,中国的中产不买(当然,刚需除外)。


中国的中产群体比美国庞大得多,所以我们可以把中产再细分一下,分为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


老年人大多不愿意冒丁点儿风险,他们的钱基本都放在银行理财产品,拿的是4%左右的无风险收益率,事实上就是囤现金。


青年人有理财意识,也愿意承担风险,由于工作竞争激烈,没太多时间研究炒股,加上支付宝的大力“诱导”,他们大多把钱交给了各种基金。而基金买的是各种资产,所以实际上青年人买的是资产。


中年人的情况与青年人类似,不同的是,中年人群体的股民更多一点,股民是直接买资产。最近一两年,一部分股民被基金虐得实在受不了,也变成了基民,间接买资产。


也就是说,在“老人屯现金,中青年买资产”的新钱处理方式下,富人和广大的中青年中产阶层的差距并不会恶化。而老年阶层和中青年阶层的差距还得到改善。


什么是核心资产?


所谓核心资产,就是能在经济向上的周期能跑赢通胀、跑赢经济增速,在经济向下的周期明显抗揍的资产。在每一轮的财富大洗牌中,赢家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手握核心资产的投资者。


核心资产有两大类,第一类是房产。过去一年,海外各国以及我国部分城市已经用数据证实了这一点。房产有天然的保值属性,在经济向上的周期还往往走在通胀前方。不过虽然我国还没开征房产税,但贷款成本和交易成本极高,除非赌对了城市,不然投资性价比极低。


所以越来越多投资者把核心资产的配置集中在第二类——赚钱能力长期跑赢通胀的上市公司。业绩能长期跑赢通胀的公司不外乎两种:


第一种是刚需型的消费,例如无论经济情况多么糟糕,无论人们多么的节衣缩食,酱油钱是不能省的、医疗的钱是不能省的,甚至只要经济不是太差,逢年过节的茅台钱也是不能省的。所以这些东西在经济上行的时候可以肆意涨价;经济下行的时候不但没有倒闭风险,甚至还不用降价。这种是富人们超长期持有的核心资产。


第二种是处于加速周期的产业,像近几年来的芯片、新能源车、光伏产业等,就是处于产业周期里的加速期,成长性足够高、确定性足够高,以至于经济周期波动对它们的影响很小。产业加速期一般只有3~5年,在跑步前进的国家(例如我国),加速期会更短一些。


相比第一种核心资产,第二种并不是被超长期持有的核心资产,它们被集中持有的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但由于收益率更高,所以被集中持有的程度也更高,当然,波动率也会更高。


我们最近看到越来越明显的机构抱团现象,事实上就是资金选择核心资产的结果。钱印多了,大量的新钱会选择流入核心资产;如果流动性收紧,资金也会像动物受惊一样,血液一下回流到心脏,而资本市场的心脏,就是核心资产。


抱团核心资产是市场的自然选择,不是什么扭曲的投机现象,官方强行干预的话,只会引发更多不必要的灾难。如果用传统的估值方法,去批判这些核心资产“严重高估”,那更是犯了时代的错误——在流动性膨胀的时代,确定性溢价抗通胀溢价,这两个是重要的估值加分项,而这在传统估值体系里都是不存在的。


还好传统估值体系还给自己留了条后路,也就是股市的3条“价值规律”:


1、股价围绕合理估值上下波动;

2、股价在多数时间是上下偏离合理估值的,只有少数时间处于合理估值水平;

3、股价可能在一个方向上长期、大幅偏离合理估值(长期大幅高估/低估)。


核心资产就是其中“长期大幅高估”的情况,这个“长期”,足以把思想保守的传统估值派挡在门外,直到一轮财富洗牌的完成。


当然,我并不是建议小伙伴们去重仓押注哪一家核心资产的股票。核心资产囊括多个行业,也囊括不止一种风格。由于股市对人性的考验更甚于对资产的选择,如果把核心资产做成一个指数,那么通过股市直接押注核心资产的股民,大部分将跑不赢这个核心资产指数,甚至连大盘都跑不赢。很多股民回头看,发现自己买过的几家核心资产都波澜壮阔的翻了好几倍,自己却没在他们身上赚到过多少收益。


所以我倡导的正确姿势,依然是通过优质的基金,去间接持有核心资产。能获取一个相当于核心资产指数的收益,就足以成为任何一轮财富洗牌中的赢家。


这一期就聊到这,有疑问或者指正的,都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中产   财富   熊市   通胀   美国   牛市   富人   股民   中国   穷人   核心   资产   美元   经济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