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扫地僧”,靠几个小中药一年挣1000亿,却拒绝上市

“板蓝根”!“板蓝根”!

每次大疫当前,板蓝根都首当其冲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神药!

1988年,上海爆发甲肝传染,当时有29万人被感染,各大报道表示板蓝根对甲肝防治有很好的效果,仅仅10几天,板蓝根生产企业接了400万订单。

2003年,非典爆发,板蓝根又被抢购一空,板蓝根再一次成为陪伴人们应对疫情的灵丹妙药!

医药“扫地僧”,靠几个小中药一年挣1000亿,却拒绝上市

而这次的疫情,“板蓝根、双黄莲口服液、莲花清瘟颗粒”也因有预防和一定疗效,又齐刷刷地成为了人们抢购的对象。

而这款老百姓们都买得起的廉价国民神药“板蓝根”背后最大的生产厂商扬子江药业却低调得几乎被人们忘记,

但6年来位居中国医药行业榜首,年销售额1000多亿的经营数据摆在那,外界都非常清楚这家企业的行业地位,其创始人徐镜人更是被业界称为医药界的“扫地僧”!“药王”……

1 一贫如洗,差点倒闭!

1971年徐镜人27岁,作为一个刚退伍几年的军人,不想在原来分配的仪表厂里混日子,总想干点事业。

70年代一贫如洗的他,找别人借了几千元钱,找了几个工人,就在老家扬州泰兴口岸镇开了一家制药小车间,当时还没有扬子江药业,徐镜人也没钱请专家,只能自己琢磨生产。

医药“扫地僧”,靠几个小中药一年挣1000亿,却拒绝上市

(右:徐镜人)

在当时的环境中,创办一家制药公司其实是需要很多硬件和软件条件的,生产环境、设备要求、技术人员,样样都是摆在徐镜人面前的大山。

但是决定要做这一行,徐镜人就从来没怕过困难,各种创造条件,学技术,想办法,最开始生产的两种针剂,效果还不错。

于是他又多开了6间平房做车间想生产新的药,1973年他把“口岸工农制药厂”的牌子挂了起来,原来的小作坊一下子好像上了台面。

但是他心里很清楚,牌子挂上了,厂房有了,但是生产不出当家的药品是很难长期经营下去的。

为了能生产出有市场竞争力的药品,徐镜人专门跑到河南安阳制药厂去学技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研发出了“板蓝根”,但是因为那时他的药厂还名不见经传,订单也非常少。

板蓝根的药效虽然很好,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那时的“板蓝根”的江湖地位还完全没有被更多的人知晓。

所以,早年间扬子江药业的生存环境非常艰难,几乎是年年亏损。曾一度经营不下去,几乎面临倒闭的风险。一直过了好几年,板蓝根慢慢被市场认知,卖得还不错,他们才好不容易挺过危机。

但是,当时地方的政策却有了新的变化。国家规定一个县只能保留一家乡镇药企,徐镜人的“口岸工农制药厂”也被列入了关停名单。为了能保住厂子,徐镜人四处奔走找县里说明情况,讲药厂产品、市场需求等等,磨破嘴皮,但是县里还是坚决要关停。

徐镜人不甘心,县里不行就找市里,正巧,当时扬州县委副书记对板蓝根非常认可说道:“这个厂的板蓝根对治感冒蛮有效,我每次感冒吃几包就好,你们想办法把它保下来。”

最后,药厂托“板蓝根”的福直接从一个镇办企业升级,成为了“泰兴制药厂口岸分厂”。徐镜人在医药业的升级打怪之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仅仅靠“板蓝根”这一种药的生产,当时一年的营收就有上千万,80年代他们工人的工资在那时都算高薪了。

1985年,徐镜人的药厂也彻底解决了资质问题,正式改名叫“扬子江制药厂”了。

1988年上海甲肝传染,29万人感染,他们接了400万包板蓝根的订单,正常情况下,根本生产不出来。

于是徐镜人带着工人日夜加班,春节也不回家,最终赶出了385万包,因为这一次的给力,板蓝根更是一战成名,成为百姓家里的必备良药。

医药“扫地僧”,靠几个小中药一年挣1000亿,却拒绝上市

2 遍寻“高人”求“药方”

但是财运和嫉妒似乎是对双胞胎,就看被嫉妒的人如何面对。看着徐镜人带着扬子江赚了这么多钱,很多人羡慕嫉妒恨更是无法克制,各种牛鬼蛇神又是告状、又是让其让位。

被逼无奈1990年到1993年的扬子江没有了徐镜人,而就在这三年间,扬子江不仅没有盈利还亏损了200万。直到1993年中对于徐镜人各种诉状才调查清楚,他被允许回到了扬子江。

回归后的徐镜人,看着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奄奄一息,心里的焦急难以言说。他知道,如果只靠板蓝根打翻身仗是不可能的,他太了解这个行业,必须拿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他开始遍寻“高人”求“药方”。

他先找了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泰斗董建华,无数次的拜访、说服,最后打动了老先生,拿出了秘方,开发出了“胃苏颗粒冲剂”。

医药“扫地僧”,靠几个小中药一年挣1000亿,却拒绝上市


医药“扫地僧”,靠几个小中药一年挣1000亿,却拒绝上市

后来也是通过这些方式,开发了“蓝芩口服液”“香芍颗粒”“苏黄止咳胶囊”等等各种老百姓家中常备的小中药,虽然疗效因人而异、众说纷纭,

但是这也并不影响人们对这些中成药常备的安心和热情,靠这些药的市场占有率,扬子江药业的销售额都以上亿元的速度增长,多年来稳居医药行业的榜首,业绩甩那些知名上市药企几条街。

一系列的中药单方,已让扬子江在药业成为了行业的顶流。

3 坐拥400亿!绝不上市!

正是因为不上市,所以,这些年来,人们对扬子江的了解还停留在他生产的各种药,但不得不说,真正的扬子江确实是一个低调的“超级豪门”。

医药“扫地僧”,靠几个小中药一年挣1000亿,却拒绝上市

有人会猜测,扬子江之所以不上市是因为没钱,但是事实恰恰相反。如今的杨子江药业坐拥470多亿的资产,一年的收入都在40亿元左右,想要上市都是分分钟的事情。

不过创始人徐镜人却绝口不提上市。徐镜人一直坚持三不原则,“不搞兼并联合,不盲目上市、不搞自己不熟悉的产业。”但是他这样的决策也给他带来了很多的非议。

4 厂房像宫殿,深处藏危机!

这些年来,徐镜人的很多做法也有很多争议,76岁仍然在一线牢牢掌握着扬子江的命脉。虽然,用一生撑起了他的药业帝国,但是对于他把厂房盖得像紫禁城,就让很多人认为他太张扬,有钱盖这个华而不实的厂房宫殿,却不给员工分红。

医药“扫地僧”,靠几个小中药一年挣1000亿,却拒绝上市

而他不想上市的想法,这在他的儿子徐浩宇也是外界看来的第一接班人看来是不切实际的,徐浩宇认为,公司上市是必须的“现在比的是实力、思维和资本。对于资本市场,小型企业一定要尽快进入。”

而这些年来,一些从扬子江离职的人被徐镜人“强制”回收股份,而且只能按市场价格的一半卖给公司。很多员工说这是“霸王条款”他们对扬子江也有各种不满甚至是多次对簿公堂。

医药“扫地僧”,靠几个小中药一年挣1000亿,却拒绝上市

另外,自2003年后,徐镜人对扬子江实行股份制改革后,本来是每年都要分红,可是只有2003年和2015年仅仅分了两次红,员工们的不满情绪也是由来已久。

很多人认为,扬子江管理还是太过于家族企业化,一言堂等问题都会给这家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隐患!

现在的扬子江,秘方是有了,产品市场打开了,战略和管理如果没有跟进的话,“板蓝根”的运气真能让这家企业长盛不衰吗?

-END-

【文 | 吾言 】

【排版 | 橙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扬子江   泰兴   甲肝   板蓝根   扬州   县里   药厂   口服液   制药厂   口岸   颗粒   药业   中药   厂房   工人   年来   医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