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苏02 杭州 中国之乐土 天堂之映照

杭苏02 杭州 中国之乐土 天堂之映照

直到晚年,身处北地的白乐天依然时忆苏杭——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杭苏02 杭州 中国之乐土 天堂之映照

唐末乱世,临安钱氏以吴越两地为基建国,让杭州成为了不折不扣的人间天堂。

时逢乱世,在唐亡宋兴之间的空窗期,五代十国、民不聊生,唯有江南苏杭成一方乐土。

直到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宋太宗用强,将一直以来纳贡称臣的吴越国收入版图,至此,杭州成为宋土。

又半个多世纪后,距离杭州近四千里外的帝国西南小镇上,苏轼诞生。


在经过三十几年的红尘磨砚之后,苏轼终于还是来到了杭州,为这座天堂的应许之城,带来了余幸千年的文脉,让这座城市真正拥有了灵魂。

如果你想知道杭州的灵魂在哪里?

请走上西湖苏堤,

步步皆景致,回眸亦盎然。


在经过了隋唐的经营、五代钱氏的涵养之后,到了北宋中期,杭州已经成为中国最负盛名的繁华都市之一了。

仁宗皇帝曾在嘉祐三年(1058)为知杭州的大臣梅挚写了一首送行诗,其中第一句流传最广:

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

(另传“地有湖山美”)


官家一句,臣下十方。

因这一句“有美”,梅挚便在西湖东畔的吴山之上修建了一座有美堂。

又因这座有美堂,留下了一篇美文和一首名诗,诗文的作者又偏偏是北宋一对著名的师徒:欧阳修与苏轼。

当有美堂落成之时,梅知州请当世文宗欧阳修撰写碑记。欧公在文章中大赞杭州之美,并崇尚当地百姓安居乐业的市井风貌——

“独所谓有美堂者,山水登临之美,人物邑居之繁,一寓目而尽得之。盖钱塘兼有天下之美,而斯堂者,又尽得钱塘之美焉。”


十几年后,当苏轼来杭州为官时,也为这座有美堂写下了一首

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此诗妙端在于古今连线,以此时之景唤彼时故人,最后一句“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直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畅快淋漓。

今天,有美堂原址早已不复存在,只在吴山一角残有遗址碑迹若干,方位大约就在杭州博物馆的东南方向不远处。


熙宁四年(1071)十一月二十八日,苏轼终于抵达杭州任上,稍作安顿,即启程前往孤山访友。

从此,那位天真烂漫的诗人,终于暂时摆脱了庸俗且卑劣的官场攻讦,再次快乐地回归到人世间来。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杭苏02 杭州 中国之乐土 天堂之映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乐土   文宗   杭州   苏堤   浙东   中国   羯鼓   临安   碑记   西湖   江南   北宋   乱世   东南   灵魂   天堂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