诤苏13 挚友二聚成莫逆 一生唯此畅意时​

诤苏13 挚友二聚成莫逆 一生唯此畅意时


诚如王安石所言,苏轼在汴京的日子确实不得志。

回想十几年前第一次进京时的名声突起,甚至被仁宗委以备宰,眼看着蹉跎了这十几年的好时光,年纪已经过了三十有三,竟然还在京城厮混,政治抱负至今无从施展,还要看着一众小人嘴脸围在皇帝身边日献佞语。

熙宁三年(1070)的苏轼,在职场上是郁郁寡欢的,但在生活上,却是丰富多彩的。

之前曾提到过,苏轼一生中最好的朋友文同,在这一年也来到了京城任官。

凤翔一别已六年,再遇时,文同已经过了知命之年,对于人生、对于政治,都有了更加深刻与透彻的认识。

而苏轼这些年在冷冰冰的政治世界中无奈地四处碰壁,也从当年那个狂狷的青年,逐渐成熟起来。

从熙宁三年到熙宁四年的短暂时光,可能是苏轼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

诤苏13 挚友二聚成莫逆 一生唯此畅意时​

苏轼一生,交友无数,其中有挚友、有损友,有化敌为友,亦有友渐成敌。无论如何,既然可以成为苏轼的朋友,自然是在修养上、文学上、书画上、见识上,或者对于政治的理解上,与苏轼有些一些契合。

但是,在苏轼所有的朋友中,真正能在以上这所有领域都与苏轼气味相投、达成默契的,却只有文同一人。

苏轼的性格豪爽,但在文学上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的作品,都有着极苛刻的要求,绝不轻易褒扬。他却对文同的诗作有着极大的欣赏,甚至向文坛领袖、恩师欧阳修推荐并诵读好友的诗句“美人却扇坐,羞落庭下花。”

这诗句出自文同的《秦王卷衣》怀古篇

秦王卷衣

咸阳秦王家,宫阙明晓霞。

丹文映碧镂,光采相钩加。

铜螭逐银猊,压屋矜蟠拿。

洞户锁日月,其中光景赊。

春风动珠箔,鸾额金窠斜。

美人却扇坐,羞落庭下花。

闲弄玉指环,轻冰扼红牙。

君王顾之笑,为驻七玉车。

自卷金缕衣,龙鸾蔚纷葩。

持以赠所爱,结欢期无涯。

欧阳修听过后,笑着感慨:与可无此句,此句与可拾得耳。

半个多世纪后,又一位伟大的诗人专门写了一首名为《文章》的五言,开篇第一句,恰是在呼应欧公的这句感慨:

文章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

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

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

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


此诗出自南宋诗人陆游,其中表达是与欧公同一意思:

真正美好、高雅的文章,根本不是人力所能完成的,完全是天意使然,一个偶然的机会,借由我们的手与心,将它们呈现出来。

文同与苏轼,在文学上有着共同的修养与见识,诗作风格比较接近,同样是以最质朴的文字和最优美的意境表达一些浅显却又不易被察觉的人生道理。

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吧——

惜花

胡蜂采花花气薄,黄鸟啄花花蕊落。

林风吹花花片乱,池水浸花花色恶。

少年惜花会花意,晴张青帏雨油幕。

劝君直须为花饮,明日春归空晚萼。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诤苏13 挚友二聚成莫逆 一生唯此畅意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挚友   疵瑕   秦王   凤翔   损友   胡蜂   莫逆   京城   诗作   诗句   修养   见识   政治   朋友   数码   文章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