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后一家门店停业?狗不理:只是结构调整

今日,“狗不理北京最后一家门店停业”话题登上热搜。


北京最后一家门店停业?狗不理:只是结构调整


据其他媒体报道,去年被被取消了加盟资格的王府井店换了新的招牌继续开店卖包子,这家门店目前已经更名为“京门马记包子铺”,除了门头以及门口的品牌故事发生了变化,店内装修、桌椅、产品、服务模式等和此前为狗不理加盟店时如出一辙。而前门店则大门紧闭,这也是狗不理官方承认的北京的最后一家门店。按照狗不理集团官网信息显示,目前狗不理在北京已经没有门店。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公司开始尝试利用“狗不理”这一知名品牌开展特许连锁经营,1980年第一家特许连锁店在北京开业。


而据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显示,狗不理目前共有17家门店,除北京前门店以外,其余16家门店均位于天津。


对于北京最后一家门店停业一事,狗不理集团表示:“我们这边只是结构调整一下,并不是像网上说的那样子。至于正在装修的前门店是否会重新营业,目前我们还在考虑之中。”


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华老字号,狗不理一度是包子界的一块“金字招牌”。它创始于1858年,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是天津最有代表性的小吃之一。2000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冯巩与郭冬临曾在一段相声中夸赞狗不理包子:薄皮儿大馅儿十八个褶儿,就像一朵花。


有传闻称,它因为慈禧称赞“山中走兽云中燕,腹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包子香矣,食之长寿也”而名声大振——尽管这可能是后人杜撰,但从营销的角度来说,的确为这个老字号品牌提供了传奇和八卦谈资。


从经营模式上看,狗不理曾在2005年做出一次资本改制,被天津同仁堂并购后成立了 “天津狗不理集团”,主要分两个业务板块,一是狗不理食品的速冻业务,二是狗不理餐饮母公司的酒楼餐饮业务。


2020年5月,狗不理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狗不理食品”在挂牌新三板不到5年后,黯然退市。


报告显示,狗不理近几年的财务数据不甚理想。2017—2019年的3年里,狗不理的净利润率分别为16.8%、16%、15.6%,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且老本行门店餐饮已被速冻包子取代,后者成了狗不理的主要收入来源。


狗不理食品退市前的2019年年报中显示,其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在天津,销售额及经营成果65%左右均来自于天津地区。短期内公司产品销售市场仍将以天津地区为主,业绩增长受到一定限制,经营风险相对集中。另外狗不理集团旗下的连锁餐饮酒楼等子企业,是公司主要产品的重要销售渠道,关联交易对公司的经营成果具有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与狗不理知名度相仿的老字号全聚德,也在2017—2019年间,交出了类似“答卷”。其财报显示,该公司2017—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7304.22万元和4462.79万元。


增长乏力、运营艰难,是目前老字号的通病。来自商务部的信息显示,在现存的1128家中华老字号中,仅10%的企业蓬勃发展,40%的老字号勉强实现盈亏平衡,而近一半都是持续亏损状态。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餐饮老字号自身就带有雄厚的文化底蕴和品牌特色,这个是时代留下的印记,老字号们应该借狗不理事件,好好地思考一下如何在改革创新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切实地放下身段,多去了解市场需求,倾听市场的声音,而不是啃老本、倚老卖老、闭门造车。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让人佩服地说一句:姜还是老的辣。


此外,也有不少专家认为,具备历史积淀的狗不理仍有机会。例如,狗不理集团可以通过“改变纯旅游型产品定位,缩短辐射范围,重新聚焦本城市客群,以提高本城复购率为方向进行突破,赢回消费者”,聚焦本地客群是“赚辛苦钱”,且利润低,核心是重新赢得口碑。但老字号若要长久经营发展,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新金融记者 孙翼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全聚德   北京   上个世纪   老字号   天津   结构调整   包子   酒楼   家门   餐饮   业务   食品   品牌   集团   市场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