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再次约谈蚂蚁集团,释放啥信号?

今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再次联合约谈蚂蚁集团。


四部门再次约谈蚂蚁集团,释放啥信号?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就约谈情况答记者问的信息量大,包括再次约谈蚂蚁集团的考量、蚂蚁集团的整改方案内容、如何加强平台企业的金融监管以及强化国际金融科技监管合作等。


当被问到金融管理部门再次约谈蚂蚁集团有什么考虑,潘功胜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切实防范风险。要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高度出发,建立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自去年12月份四部门联合监管约谈以来,蚂蚁集团建立专门团队,在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制定整改方案,积极开展整改工作。此次金融管理部门再次联合约谈蚂蚁集团有关人员,主要是要求蚂蚁集团必须正视金融业务活动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和整改工作的严肃性,对标监管要求和拟定的整改方案,深入有效整改,确保实现依法经营、守正创新、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的本源,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在符合审慎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加大金融科技创新,提升金融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此次,金融管理部门再次联合约谈蚂蚁集团有关人员,主要是要求蚂蚁集团必须正视金融业务活动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和整改工作的严肃性,对标监管要求和拟定的整改方案,深入有效整改,确保实现依法经营、守正创新、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的本源,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在符合审慎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加大金融科技创新,提升金融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蚂蚁集团整改工作启动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就整改措施与蚂蚁集团进行了深入沟通,并督促蚂蚁集团形成了全面可行的整改方案。


整改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纠正支付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支付方式上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权,断开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纠正在支付链路中嵌套信贷业务等违规行为。


二是打破信息垄断,严格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要求,依法持牌经营个人征信业务,遵循“合法、最低、必要”原则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保障个人和国家信息安全。


三是蚂蚁集团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全部纳入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监管,健全风险隔离措施,规范关联交易。


四是严格落实审慎监管要求,完善公司治理,认真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控制高杠杆和风险传染。


五是管控重要基金产品流动性风险,主动压降余额宝余额。


可以看出,国内金融科技监管环境进一步收紧,蚂蚁集团想要符合监管框架要求,就必须做出调整。


此前,蚂蚁集团旗下花呗、借呗等金融产品由于使用了过高的杠杆而被业内人士指责,相关人士指出,蚂蚁花呗、借呗只用30多亿资本金就贷到了3000多亿资金,杠杆率超过100倍。


过高的杠杆率意味着高风险率,蚂蚁集团被叫停上市,也是因为放贷需要被纳入金融监管视线内,杠杆率不允许被层层嵌套放大。


事实上,金融与科技加速融合带来新挑战不仅在中国,“赢家通吃”造成的市场垄断和不公平竞争,过度采集客户数据给个人隐私安全形成的威胁等同样引发了主要经济体监管部门的警惕和响应。


从监管理念的讨论,到监管方法的探索,再到监管内容的细化,主要经济体先后出台若干直接针对大型科技公司的法律法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元素也更多地运用在监管实践中,以提升监管能力。


就像美国互联网大公司微软、亚马逊等都曾因垄断问题多次出现在听证会上,它们在美国本土和欧洲地区所缴纳的罚款也是天价;德国则在2020年通过《反对限制竞争法》第十次修正案,加强对BigTech的监管等。


潘功胜表态非常明确,中国金融管理部门愿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在反垄断、数据监管、运营管理、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制定金融科技监管规范,加强监管协调,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安全的金融科技生态环境,提升金融业创新能力,同时防范跨境监管套利和金融风险跨境传染。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消费者是金融的微观基础,与金融服务供给主体构成金融交易的一体两面。如果没有金融消费者,广大人民群众不参与存款、理财、股票、基金等金融活动,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就缺乏来源,金融和经济活动不可能有效循环。因此,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金融史表明,在资本主义社会,金融是造成社会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不论是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还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今年以来的疫情大流行,都因为金融服务供给者过度追逐利润、开展掠夺性贷款、利用科技手段误导金融消费者等行为,使得穷者愈穷、富者更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我国金融服务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具有更强的普惠性,承担着为人民群众财产保值增值和促进社会公平的使命。金融服务供给主体,无论是持牌金融机构,还是新兴金融科技公司,都必须保护好金融消费者权益。


我国基本金融服务已覆盖99%的人口,我国金融科技应用总体也走在世界前列,但法律法规和风险监管却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对金融科技监管,必须坚持依法合规原则,贯彻法治精神,完善监管体系,补齐制度短板,不断适应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增强监管措施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新金融记者 孙翼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国际金融组织   蚂蚁   双循环   集团   严肃性   嵌套   科技   审慎   杠杆   管理部门   信号   消费者   部门   风险   金融   国家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