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宋美龄,读的这所学校可不一般

乘风破浪的宋美龄,读的这所学校可不一般


最近最火的综艺节目我说是“浪姐”,应该没有人会反驳吧。


在千呼万唤下,《乘风破浪的姐姐》带着姐姐们满满的女性魅力开播了。


乘风破浪的宋美龄,读的这所学校可不一般


敏敏老师看完第一期下来,只想说这个节目和一般女团节目不太一样,它让各个年龄段的女生自豪地去讲述属于她们自己的故事。


而所有故事的共性,都是在展示姐姐们的从容,尤其是张含韵的那句话:“30岁之前,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美好是天生的、是父母给的,但是30之后是我一手创造的”,这样的价值观以及生活态度让我非常欣赏。

似乎传统印象里,女性的角色重点更多集中在“母亲”这个身份上,贤惠、养儿育女、伟大,这些是完美女性的标签。正如上周,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被怼:“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


乘风破浪的宋美龄,读的这所学校可不一般


对于女性来说,无论她们在事业或其他方面做得多么成功,社会和传统总是在不断告诉她们“女性应该做什么”。应该生儿育女,应该相夫教子,应该为了家庭牺牲实业,她们总是在被外界告知她们应该追求以及舍弃的事。


可是,姐姐们在节目中所展现出的从容给出了一个最好的答案。每个人身上都在诠释着不同层面的从容。

首先,不要活在别人的期望中,无论是别人对你年龄、性别的任何期待,女性更该了解和追求那些自己真正想要的,真正能让自己开心的。


在女性的每个阶段,总有不厌其烦的人给你建议、给你评价,或者用他们的思维方式来约束你。但其实,不存在什么样的年龄需要做什么样的事情,年龄不是人生的限制,相反,真正限制你的,只有你自己的心态。


伊能静在节目中说的:“如果我人生的最大快乐,就是在家里抱着我的孩子,那也是一种选择”。请注意,这里的选择是指你自己的选择,不是别人告诉你的选择。

无论多少岁,我们都可以活出自己;无论我们选择是在职场中乘风破浪,或是回归家庭给予家人最温暖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都值得被肯定。

从容的第二个层面——从不认输,敢于坚持自己的梦想。


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在看姐姐们的表演时,非常受打动。她们中的大多数都不是歌唱或者女团出身,但就算是演员又怎么样?照样敢于挑战自己,挖掘潜能,去尝试不同的可能性,看到她们在舞台上不同于过往的模样,耀眼得就像太阳一样。


乘风破浪的宋美龄,读的这所学校可不一般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你的过往成就了现在的你,你无需强行融入别人的标准,只需要走出自己的路。

从容的最后一个层面,是在确立目标后便义无反顾,去奋斗!去努力!


让我特别感动的是演员万茜,她在面对自己的渴望时,仍然会紧张,仍然会忘记怎么去唱,但这个尝试与蜕变的过程真的很美。

姐姐们拼的不是胶原蛋白和身材,而是在管理好自己的脸蛋与身材之外,深化自己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往,接纳自己的不足,勇于坚持自己内心的想法,保持初衷让她们修炼出自己的独特魅力。


这样的精神内核,让我想起了一名女同事Diya。她毕业于美国最好的文理学院之一卫斯理学院(Wellesley),这是一所只招收女性的大学,也是希拉里和宋美龄的母校。接下来请Diya来分享她在这所学院的生活与经历,同时也深层解说女校教育的精神内核。


乘风破浪的宋美龄,读的这所学校可不一般

1913年宋美龄(前排中)和卫斯理学院同学的合影



乘风破浪的宋美龄,读的这所学校可不一般

看到了敏敏老师的分享,也看到了《乘风破浪的姐姐》耀眼的女性之光,我也来聊聊我选择读女校的心理历程,我对于“女性精神”的定义。


最开始决定去女校其实身边的人都有非常多的担心,比如说在女校的环境下,是否能找到男朋友;纯女生的环境是否会滋生很多矛盾;四年女校经验是否会让学生无法跟男生正常的社交和沟通,以及是否会因为教室和活动上缺少“the other half”而在思维方式会受到限制等。

在去了大学之后,我很深刻地意识到这些问题都是真实存在的。其实每个学校,无论是女校还是混校,是综合性大学还是文理学院,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会有令家长和学生担忧的问题。


但我想,问题能否解决,面对问题后能否有所收获,很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你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你是如何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你在面临这些问题的同时,能够得到了什么?

去到Wellesley之后,我得到最重要的两点启示,也是让我觉得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的领悟:


性别不是你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的理由;


以及你获得的一切包括良好的教育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你也有责任和义务去更好地服务于你的社区以及这个世界。

乘风破浪的宋美龄,读的这所学校可不一般

Wellesley校园

在去美国Wellesley大学读书前,我曾在英国最好的IB学校之一就读,而我在这个学校里无论是学术还是活动都比较突出,但我时常会感到不安。为我自己是否太过于努力,做很多事情太具有目的性而不安,为我是“女孩”而不安,以至于我时常会否定自己的努力和坚持。


作为学校创业社的联合创始人中唯一一名女孩,作为学校学习急救以及常年坚持去敬老院的人里唯一一名女孩,作为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的唯一一名女孩。


在Wellesley的这三年半的时间里,虽然每天大家都“蓬头垢面”地出现在早上8:30的教室里,但身边的同学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accomplishment以及致力于改变的事情。


比如有代表过自己国家参加奥运会的出色运动员啦,小有名气的画家和乐手啦,以及高中时就在各大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的学霸啦。而正是因为她们,我渐渐忘掉了自己是一名“女性”的身份标签,开始全力做我自己。


这些积极的榜样们,不仅仅在课堂上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即便是不受欢迎的见解),也活跃在Wellesley和Mit的各种社团和领导力机会中。在这三年半的时间里,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不需要为我作为女性这一身份而感到抱歉或者不安,我可以更加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渴望、成绩、梦想和坚持。

而Wellesley的这种精神正在持续地影响着我,就像过往影响过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里取得卓越成绩的校友们,比如美国三分之二的女国务卿玛德莱娜·奥尔布莱特(Madeline Albright)以及希拉里·克林顿(Hilary Clinton);华尔街的女性投资家代表王露露(Lulu Wang);罕见的女宇航员帕米拉.梅洛伊等。


就像尼日利亚作家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Chimamanda Ngozi Adichie)在2015年Wellesley毕业典礼上所说的一样:“永远不要因为‘你是个女人’而去做什么或放弃什么。”

也希望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女学生们,你们也能像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一样从容,能像Wellesley的女孩们一样坚定自信,无论在困境还是在逆境中,做出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勇追所爱!


如果你是女孩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是男孩

你觉得什么样的女孩

是勇敢的,是值得敬佩的

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乘风破浪   洛伊   学校   女校   理学院   文理学院   层面   从容   不安   姐姐   节目   精神   女孩   女性   大学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