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5000家,今天归0!这个行业OVER了

文/潮哥

别了,P2P,一语成谶。

今天上午,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披露了一个关键数据:


互联网金融风险大幅压降,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由高峰时期的约5000家,逐渐压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归零。


它意味着,P2P这个盛极一时的产物,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P2P这个行业,也彻底的Game Over了。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成为了它最好的注脚。


P2P诞生于中国互联网金融起步阶段,当时国家支持它的初衷,是搞普惠金融。普通民众可以将自己的钱存入这些机构,获得比银行存款稍高的利息。而另外一些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这些机构借贷,缓解资金紧张。


然而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所有的资本都疯狂流入这个行业,P2P数量一路狂飙。


数据显示,2013年网贷平台数量在800家左右,到了2015年,为3844家,2017年中国累计P2P平台有5970家。


2017年,是P2P鼎盛时期。


公开资料显示,那一年,P2P平台信而富在纽交所IPO,趣店、和信贷、拍拍贷、简普科技、乐信等纷纷成功赴美上市,趣店更是开盘大涨48%,市值超过110亿美元,34岁的罗敏身家一跃上百亿,趣店包下曼哈顿一家酒店的顶层彻夜喝酒狂欢。


深圳与杭州这两个城市,几乎每一座写字楼里,都能看到P2P公司的身影。


杭州更是意气风发,在2017年提出,未来5年要将杭州打造成“互联网金融之都”。


然万里黄河,泥沙俱下,疏于监管的P2P行业,成为了很多不法分子割韭菜的工具。


很多P2P,以高回报率优惠大众投钱进去,有的高达10%,甚至高达15%~20%,这么高的利率,很明显就是欺骗。


但重利之下,很多人还是不管不顾往里面投钱,给了这些人圈钱的机会,这些平台圈完钱之后,便跑路,最终引发了整个行业的大面积爆雷。


比如比较有名的e租宝诈骗案,该平台非法吸收资金500亿,这么多钱都干什么用了?


公开资料显示,该平台曾大撒数亿元做广告营销,公司经营、人员开支等费用高达80亿元,公司秘书全身穿戴奢侈品。其老总丁某生活极其奢侈,仅赠与他人的现金、房产总价值就高达10余亿元。


据说警方在丁某家里搜查时,屋内各款名表、名包、奢侈品首饰等价值惊人,总金额数百万的各国货币被随意摆放在家里,豪宅、豪车、豪华游艇更是数以亿计。还缴获枪支状物四支,经鉴定部门认定其中两支为枪支。


另一个爆雷的中保投资网络贷款平台也是一样,当时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是:

中保投资网络贷款平台老板周辉,向不特定对象非法集资逾10亿,花6600万来购买豪华跑车,2800万用于生活开支,3200万购买房产,最终被判刑15年。


这么多老鼠屎,搅坏了一锅羹,引发了大众对整个行业的不信任,最终原本一些好的平台,也被坑下水了,引发了整个行业爆雷连锁反应。


数据显示,P2P行业在2017年达到鼎盛之后,立刻急转直下,2017年中国累计P2P平台有5970家,其中有问题的平台高达4039家。2018年,跑路和爆雷的P2P数量高达577家。

巅峰5000家,今天归0!这个行业OVER了

持续爆雷,引发各地民众维权不断,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于是乎,管理层终于出手了。

2019年下半年,山东、宁夏、重庆、湖南、四川等省与自治区,先后对P2P开启了团灭模式,一个不留。

P2P盛极一时的深圳,也在同时宣布,劝退P2P平台。


今年年中,在P2P行业与深圳比肩的杭州,正式发布公告,P2P平台在6月之前,要全部清零。

巅峰5000家,今天归0!这个行业OVER了

按照银保监会给出的数据,截止到本月中旬,P2P已经全部归零。

从兴盛到全军覆没,只不过八年左右的时间,这个行业虽然昙花一现,却差点引发了中国金融行业大地震。


现在回顾起来,仍心有余悸。


但静下心来,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


第一,P2P本身没有错,只是被坏人玩坏了。


P2P这个行业本身没有错,初衷是为了开启普惠金融的时代。只不过,任何创新事物都带着风险而来,而我们的监管步伐又跟不上创新步伐,导致监管缺失。


最终被许多人钻了空子,许多老鼠屎,彻底把一锅羹给弄坏了,弄得没法下口。


当然监管缺失是一方面,很多人在重利之下,不假思索往里奔,也是导致整个最终烂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平台,打着10%以上,甚至20%的回报率,很明显就是套路。


这么高的回报率,意味着平台拿着你的钱去投资的项目,必须要有接近50%回报率,才会如此豪气的给你10%~20%的回报。


这是再明显不过的陷阱,但很多人不管不顾,以为天上掉下了馅饼,砸到了自己头上,最终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圈钱跑路的机会。


第二,矫枉过正,会不会阻碍创新?


诚然,P2P已经沦为了人人喊打的行业,但这数千家企业中,也不乏一些靠谱的,真正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企业。

但由于P2P行业整个信誉缺失,导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坏的好的一律归零退出。


管理层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想整肃金融行业,降低风险,维护民众的利益,但一刀切的后果,必然会带来创新的止步不前。


这个问题,也不得不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重利   行业   中保   不管不顾   圈钱   不法分子   回报率   杭州   深圳   缺失   巅峰   年中   民众   金融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