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行业,被重重敲打

文/刘晓博

今天(2021年4月29日)A股一开盘,钢铁板块就跑到了跌幅榜前列,跌幅一度接近2%。

此前因为碳排放权交易而活跃的钢铁股,为什么突然蔫了?

原因很简单:被重重敲打了!

昨天收市后,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部分钢铁产品关税的公告》,宣布从2021年5月1日起,调整部分钢铁产品关税。

其中,对生铁、粗钢、再生钢铁原料、铬铁等产品实行零进口暂定税率;适当提高硅铁、铬铁、高纯生铁等产品的出口关税,调整后分别实行25%出口税率、20%出口暂定税率、15%出口暂定税率。

又一个行业,被重重敲打

上图是“钢铁产品出口关税调整表”,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出口暂定税率”,这是实际执行的税率。可以发现,钢铁产品出口,税率都提高了。

又一个行业,被重重敲打

上图是“钢铁产品进口关税调整表”(局部),进口的暂定税率全部调整为了零。

另外,财政部、税务总局也在28日发布《关于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的公告》,宣布自2021年5月1日起,将有包括合金钢粉末、冷轧非卷材、不锈钢丝等在内的146类钢铁产品取消出口退税。

也就是说:国家不太鼓励钢铁产品的出口,但鼓励进口。

A股里的钢铁板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下跌的。

为什么国家要敲打钢铁板块?

因为乱涨价。

据中钢协的数据:一季度,国内市场钢材价格保持上升走势。其中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升至136.28点,比年初上涨9.44%,同比上涨37.37%。

在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唐山,钢坯价格刷新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纪录,创13年历史新高。春节后,钢坯价格大幅上扬,累计上涨约1100元。

另据央视报道,由于国内废钢资源有限,从去年四月以来,废钢价格涨幅已超过50%,不含税价格超过3000元/吨。

前段时间,在钢铁涨价的推动下,相关股票都出现了一波强劲的上涨。

钢铁之所以涨价,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中国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发力,今年6月将上线全国碳排放权的交易,钢铁面临限产和环保成本提升,因此有了涨价动能。

第二,疫情之后,全球货币放水,大宗商品价格水涨船高。

第三,中国跟澳大利亚关系仍然僵持,被市场理解为“进口铁矿石价格可能上涨”。

第四,去年下半年至今,楼市成交活跃,而房地产是钢铁消耗大户。

其实不仅仅是钢铁涨价,有色金属、水泥、纸张、石化等产品价格也在上涨。因为这些行业都是污染大户,未来也都将首批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面临着压缩产能、提高环保标准、成本上升的新局面。

但问题来了:中国经济刚刚在疫情中复苏,如果这些大宗商品普遍上涨,肯定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如果不加以干预,中国可能出现滞胀。

所谓滞胀,就是增速放缓,但通胀高企。这是很难对付的一种局面。通胀高了,需要加息,但经济增速又放缓了,经不起加息。

所以进入4月,高层连续发出信号,不愿意看到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4月9日,中央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借专家之口提到了“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带来企业成本上升压力很大”。

4月8日,国务院金融委第五十次会议强调: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特别是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此次出台的针对钢铁的“税务新政”,就是要平抑钢铁价格的。

无论是进口税率、出口税率还是出口退税税率,都是非常重要的杠杆,轻轻撬动,往往就可以影响到行业的基本利益格局。

这次税率调整,是鼓励进口各种钢铁产品或者原料,而不鼓励出口。这样,中国的产能将集中在国内消化,还可以加大进口,最终把钢价降下来。

钢铁是基础生产资料,它直接影响房价、车价和家电价格,不仅仅影响PPI和CPI,还影响各行各业的利润,并最终影响到货币政策。

要知道,2021年央行是不想正式加息的。在不正式加息,贷款利率只能温和反弹的情况下,如何才能遏制住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当然就要用关税、退税等手段了。

2019年和2020年,中国分别出口钢材6430万吨、5367万吨。出口加税之后,肯定会有更多的钢铁产品留在国内市场,这有利于平抑价格。

另外,中国这一波操作,还可以缓解中欧之间关于钢铁的争论,改善中欧关系。

欧盟非常重视气候变暖和环保问题,所以才有了以欧盟为核心的“巴黎气候协定”。碳排放权交易,就是在巴黎气候协定等基础上产生的。

2016年前后,围绕着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中国钢铁等问题,中欧之间发生过摩擦。欧盟认为,中国不太重视环保,钢铁产能过大、对环境有影响,冲击了欧盟的钢铁产业。

现在,中国开始重视环保问题,全力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压缩低端的钢铁产能。而且还对钢铁出口加税,这有利于改善中国跟欧盟的关系,推动中欧投资协定的落地,以及未来中欧贸易协定的签署。

拉住欧盟,是中国分化欧美同盟的重要一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牵制美国。

所以,此次关于钢铁行业的税率调整,有一石几鸟的作用。

但对于钢铁行业来说,会感觉到一些痛苦。

长远看,中国必须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钢铁行业的出路是产业升级,走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之路。

总之,中国钢铁行业的“中学时代”结束了,“大学时代”开始了。

最后告诉大家几个重要数字:

2020年,全球粗钢产量为18.64亿吨,中国为10.5亿吨,占比56%。其中唐山的粗钢产量为1.44亿吨,超过了全球第二大生产国印度的9957万吨。

中国每年铁矿石消耗量,占全球的60%。2020年中国累计进口铁矿石11.7亿吨,同比增加9674.6万吨,增幅达9.5%。其中67%的铁矿石进口自澳大利亚。

2020年中国进口最多的三大类商品:芯片(3800亿美元)、石油(1880亿美元)、铁矿石(1260亿美元)。

此次税率调整,对股市里的钢铁板块构成了短期利空(长期看是利好),也就是说政策面不支持钢价上涨。同理,另外几个碳排放权交易概念板块,也可能面临同样的局面。

如果这几个板块被压制住,二季度的A股将更加缺乏题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中欧   铁矿石   大宗   税率   商品价格   协定   关税   产能   中国   欧盟   板块   钢铁行业   钢铁   价格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