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的噩梦!又一个大招在酝酿

文/刘晓博

对于全球科技巨头,尤其是互联网大平台来说,2021年的4月可谓多事之秋。

先是阿里由于“二选一”等垄断行为,被罚款182.28亿元人民币;然后是蚂蚁集团被再次约谈,启动5方面整改。

到了今天,有一个更具杀伤力的消息:

在美国,共和党人参议员乔什·霍利(Josh Hawley)表示,他已经提出了一项新法案,禁止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大型科技公司实施任何并购行为。

霍利指责最大的社交媒体公司扼杀了保守派的声音,他还批评了其他行业,比如制药业,声称这些行业过分地集中于少数企业,拥有过多的市场支配力。

据报道,美国目前有150家企业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最大的5家是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和脸书。

可以想见,如果这项法案变成现实,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科技企业通过并购,快速建立市场优势、获得垄断地位。

或者有人会问:这跟中国有什么关系?会影响中国的科技巨头吗?

当然会。

首先,美国的做法往往会引发效仿潮,会有很多国家跟进。其次,美国的法案往往具有长臂管辖的效力,比如未来一家在美国有业务的、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企业,要收购另外一家在美国也有业务的企业,这种并购就需要美国政府批准。

类似的案例是:美国高通公司在并购一些欧美企业的时候,也需要中国政府批准。

在中国,目前至少有7家科技企业的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它们是:腾讯、阿里、拼多多、美团、京东、快手、小米。如果字节跳动上市,也会超过1000亿美元。

想想看,如果上述8家企业都不能并购企业,市场将会呈现怎样的新格局?

其他企业的机会一定会大幅增加,市场被垄断的几率也会显著降低。

所以,中国将来或许也会出台类似的规定。只是门槛未必是1000亿美元。

反正不管怎么说,全世界的政府好像都变脸了。

以前,科技企业是各国的宠儿,他们代表着未来、代表着发展、代表着就业增加和经济繁荣。

那时候,我们常常能看到科技企业巨头们跟各国领导人觥筹交错,或者合影留念。

现在,关系逆转了。在政府眼中,这些科技巨头、互联网大平台成了垄断者、阻碍创新者和传统产业的破坏者。他们看似增加了就业,但也带来了显著的失业。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大逆转?不外乎两个原因:第一,科技企业巨头赢家通吃的势头日益明显 ;第二,民粹主义思潮的涌动。

而这一切,可以追溯到“大象曲线”。

所谓“大象曲线”,是曾担任过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布兰科·米拉诺维奇提出的,是根据1988年到2008年全球各国的收入增长情况绘制的一个曲线,表面上看非常像一头大象的轮廓。

这些人的噩梦!又一个大招在酝酿

先看X轴方向,从右到左,分别是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和贫困地区。而在每一段里,从右到左也代表着收入水平逐步降低。至于Y轴,位置越高意味着1988年到2008年收入增长越多。

其中大象翘起的鼻子,是发达国家的精英阶层,他们在过去20年的全球化和经济数字化里受益显著;而发达国家普通的民众,是大象鼻子低垂的部分,他们收入增长是跑输大盘的。

这容易理解,发达国家的企业主,带着资金跑了,去发展中国家开厂去了。由于成本降低,企业主获益丰厚,而本国普通民众的就业机会不断减少。美国的铁锈地带,就是这样出现的。

大象隆起的背部,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这些经济体因为外资流入而获益,成为世界工厂,整个社会普遍收益。大象低垂的尾巴,是贫穷国家,在整个全球化过程中受益不多。

大象曲线早在2012年就提出了,但真正变得家喻户晓,是在2014年到2016年。随着媒体加大报道力度,以及米拉诺维奇新书的出版,这个曲线爆红,甚至被一些西方媒体称为“揭露了全球化巨大真相”,堪比当年的资本论。

可以这样说,“大象曲线”成为支撑西方“民粹主义”崛起的理论基础,而“民粹主义崛起”直接导致了英国脱欧和特朗普上台。

为什么特朗普会喊出“美国优先”的口号,就是要扭转“大象曲线”给美国各阶层带来的不对等影响。

民粹主义反对盲目的全球化,要求保护本国居民的利益,要求均贫富。特朗普的很多政策,都是迎合民粹主义的,包括他个人的风格,也非常讨巧。

而科技巨头被认为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在短短几年、十来年的时间汇聚了巨大的财富,然后垄断市场、扼杀可能的竞争者。在民粹主义者眼中,它们有深深的原罪。

不限制他们,还能限制谁?

更何况,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科技巨头们正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式,获得越来显著的市场优势。如果不受限制,他们将对传统产业发动一场完全不对等的,带有屠杀性质的商业战争。

其实对于美国的5大科技巨头(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和脸书)来说,已经不是能不能并购别人、继续做大的问题了,而是能不能避免被拆分的问题。

最近几年,拆分几个巨头企业,一直是民间乃至议会里不可忽视的声音。

在欧洲,由于市场完全开放、没有能孕育出本土的大互联网平台,横行在欧洲市场的基本上都是美国企业,所以欧盟在反垄断上的态度更坚决。

欧盟已经开始制定《数字市场法案》和《数字服务法案》,这两个法案通过之后,欧盟监管机构将有权对违反有关法律的大型科技公司处以巨额罚款,最高可达其全球年收入的10%。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至2020年8月10日,美国四大科技巨头谷歌、苹果、脸书和亚马逊(GAFA)在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至少遭遇84起反垄断调查。

在国内外声浪日高的“喊打之声”中,上个月拼多多黄峥急流勇退,放弃了董事长的职务,还放弃了“以一当十”的超级投票权,成为这个圈子里又一个退隐的创始人。

人不能跟趋势斗。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人的共同心愿;要求改变大象曲线,是西方人的共同心愿。其实质是一样的——你不能赢家通吃,你需要给其他企业留下机会。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这件事有什么影响,或者什么启发?

大概有这么几点:第一,市值不等于现金,很多财富都是账面的,很难兑现;兑现的过程,往往就是暴跌的过程。第二,有些人提前归隐,其实是为了尽量多的把市值变成现金;第三,挣到手的钱未必是你的,消费掉的才是;第四,在挣钱和花钱之间保持平衡,该花的时候要花;第五,对1000亿美元以上市值的科技巨头的股票,保持一份敬畏之心,它们的利空还没有出尽。

就在我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传来一个重磅消息:

央行今天(4月14日)召开支付结算工作电视会议。会议要求,下一阶段要积极完善顶层设计,深入推进支付领域反垄断工作,加快推动出台《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

根据央行1月公示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银行可以商请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审查非银行支付机构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一)一个非银行支付机构在全国电子支付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

(二)两个非银行支付机构在全国电子支付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三分之二;

(三)三个非银行支付机构在全国电子支付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四分之三。

很明显,中国的非银行支付机构中,最大的一家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二分之一,最大的两家的市场份额合计至少是85%以上。

这个领域的反垄断,即将展开。涉及的机构将被拆分,还是怎样处理,不妨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亚马逊   科技   法案   美国   市值   大象   发达国家   中国   噩梦   巨头   曲线   美元   机构   银行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