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来了,这个行业悬了

文/韬略哥

5月31日,三孩生育政策来了!


三胎来了,这个行业悬了


消息一出,全网沸腾。


牢骚与段子齐飞,股票和生意飙涨。


蹭三胎热度的产品火速出圈,包括“三胎定制床”、“三胎户型”和汽车等。


三胎来了,这个行业悬了


三胎来了,这个行业悬了


三胎来了,这个行业悬了


还有啥事都能形成利好的白酒,也再次出镜。


三胎来了,这个行业悬了


除了这些热闹的品牌宣传,实实在在的三胎概念股,包括生殖健康、月子服务、母婴用品等,都纷纷上涨。


三胎来了,这个行业悬了


有人欢喜有人忧!三胎一来,这个行业却悬了!


5月31日刚推出三胎政策,6月1日儿童节,教育培训结构的顶格处罚就来了!


虚火很旺的K12教育(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培训行业,有何过错?未来将面临怎么的发展前景?


01

罚罚罚


儿童节当天,市场监管部门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顶格罚款共计3650万元。


三胎来了,这个行业悬了


校外培训机构正式遭到国家实质性大额处罚。


也就是说,在降低三育成本(生育、养育、教育)方面,国家开始动真格了,先从作妖的校外培训机构开刀。


3月,《人民日报》推出系列报道,“四问校外培训”,发问“这是做教育,还是做生意?”“这是教知识,还是教套路?”“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怪圈怎么破?”


三胎来了,这个行业悬了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召开。


会议指出,要明确培训机构收费标准,加强预收费监管,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


资本化运作是把双刃剑,如果资本有序扩张,将会带来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如果资本无序扩张,任性妄为,资本的逐利性将带来垄断,阻碍社会和经济发展,甚至带来系统性风险。


资本运作的基本套路,往往是进入某一个行业,通过大量补贴,也就是烧钱吸引用户,形成规模,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垄断;


然后拥有定价权,公司上市,炒高股价,股票套现离场,再进入下一个领域,周而复始。


资本从扩张到暴雷的典型案例我们至少见证了两个,最早的是共享单车,然后是长租公寓。


还有前段时间备受质疑的社区团购,官媒评论互联网巨头不该盯上了卖菜大妈的块儿八毛。


三胎来了,这个行业悬了


可见,资本在民生领域无序扩张,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教育行业,尤其如此。


本来是公益普惠性质的教育,被资本运作成融资、烧钱、上市圈钱的商业产品。


照这种趋势下去,课外机构变成主要,学校课堂到变成次要。


那学校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而且全民补课的结果是什么?无非就是大家放学后再去另一个学校上课,这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教育部才说防止再造一个教育体系。


这样的校外培训能不制裁嘛!


02

乱乱乱


教培行业的乱象愈演愈烈,从洗脑营销、包装名师到虚假宣传、预收费等不一而足。


据不完全统计,在线教育行业去年一整年至少共有91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高达512亿元。


在资本的裹挟下,各大教育平台广告做得铺天盖地。


从地铁、公交站台到电视、知名综艺IP合作等,头部教育平台魔性洗脑的广告词一遍一遍地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


据报道,2020年作业帮的暑期营销预算高达10亿元。


此外,虚假广告消耗了人们对品牌的信任。


今年1月,一位广告演员身饰四角,扮演不同平台老师的事件一度引发热议。


在为高途课堂代言时自称“做了40多年英语老师”;在猿辅导的视频广告中又变成“做了一辈子小学数学老师”。同时又有网友发现她还参与了抖音账号“妈妈再灭我一次”的制作。


三胎来了,这个行业悬了


广告法的明文规定,教育培训类的广告就不能有这种家长受益人、教育相关专业人士以自己的形象作推荐或是代言;


如果是假扮专业人士,那不仅是滥用形象作代言,更是直接涉及虚假广告。


更严重的,过度的广告宣传,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家长的焦虑。


教育机构的存在有一定道理,其存在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而不是绑架家长和孩子,为资本打工!


因此,不能让资本绑架所有人!


人们越来越期待教育培训机构,能够“回归教育公益属性,淡化商业色彩”。


03

出路在何方


回归教育的公益属性,怎么破?


首先,在普惠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想通过资本化运作,做大规模,上市圈钱,这条路走不通了。


对资本来说,最明智的选择是减少在中小学校外培训领域的投资,并朝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方向转型。


未来,职业教育可切入学科包括财会、成人英语、公考、教师资格考试等主流职教品类。可以说,在线职业教育就像五六年前的K12教育,刚刚开始萌芽。


其次,建立更多公立、普惠性质的幼儿园。


入园难、上幼儿园贵成为很多家长的难题。


要知道,最初政府缺乏办园的财政能力和精力,便将幼儿园交给私人举办。目前在内地,三分之二的幼儿园属于民办园。


因此,让普惠型和公办幼儿园达到一个合适的比例,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方法。


深圳市教育局计划,到2020年,全市新型公办园总数达600所,占比达到市幼儿园总数的30%以上,新型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占比达到80%以上。


为达目标,深圳推行热门民办幼儿园转公办行动,并在全市范围兴建更多公办园。


最后,免费教育15年或成标配。


在新疆地区,已经全面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4至6岁农村学龄前儿童实现免费入园,九年义务教育全覆盖。


南疆还推行了15年免费教育全覆盖,这个好政策值得全国抄作业,在未来,不排除全国推广15年免费教育。


实施三孩政策,除了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


未来,政策还将在税收支持、兴建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发力,值得我们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行业   作业   圈钱   资本运作   校外   职业教育   融资   虚假   公益   幼儿园   家长   资本   领域   政策   广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