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垄断”的美团被立案调查,这一次,王兴错在了哪?


没有“垄断”的美团被立案调查,这一次,王兴错在了哪?

一‬


昨天,我们还在说美团的老板,王兴,还有心情调侃华为的造车项目。


没有“垄断”的美团被立案调查,这一次,王兴错在了哪?


但我估计,现在的王兴肯定就不怎么开心了。


前天4月2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对美团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没有“垄断”的美团被立案调查,这一次,王兴错在了哪?


随后,人民日报各大官微都一起跟进了这件事。

没有“垄断”的美团被立案调查,这一次,王兴错在了哪?


美团的反应也很快,收到了通知后,也给出了回应。


没有“垄断”的美团被立案调查,这一次,王兴错在了哪?


整个过程几乎就是阿里的翻版。


那么,美团会受到多少处罚呢,处罚有多严重呢?


二‬


我们先参考阿里处罚的标准,来对美团的处罚结果做一个预期。


鉴于2020年疫情的特殊性和美团“2选1”的持续时间,监管计算的时间应该也和阿里差不多,定在2019年。


那么,2019年美团全年营收975.29亿,净利润是22.39亿。


没有“垄断”的美团被立案调查,这一次,王兴错在了哪?


那么,就有三个不同预期。


标准预期:参考阿里被处罚全年营业额的4%,那么美团会被处罚22亿-39亿元之间,也就是,最少的话,一年的净利润全都会罚没了,甚至会超出一年的净利润。


但是注意,阿里虽然被处罚了182亿,也没有超过当年的净利润。


所以,这个数字可能会接近22亿。


再来看乐观的预期:也就是反垄断法的最低标准,营业额的1%,9.75亿,甚至更低,也就是说对美团的罚款会低于十亿元。


悲观预期:按照反垄断法的顶格标准进行处理,也就是罚款营业额的10%,那这个数字就到了百亿级别的标准。


当然,顶格处罚的可能性不大,最高的反垄断比例是高通,在2015年的时候,高通被发改委处以2013年8%营业额的罚款,也没到10%。


而且,反垄断的核心不是落在罚金,而是在于对平台企业反垄断的信号,特别是关系到老百姓最关注的吃,“民以食为天”嘛。


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标准和乐观预期了。


这里面,阿里和美团有很大的差别。


阿里巴巴在电商上的收入,主要是商家的广告费和佣金,不包含快递和运输成本,这个费用是商家自己和快递公司结算的。


但是,美团营收的大头,也就是外卖的营收,是包含了给骑手的配送费,这笔费用类似于实物电商中的快递费。


尽管美团并不认为骑手是属于自己编制里的内部员工,但从实际情况上来看,骑手这个劳动岗位确实是美团外卖所创造的。


根据2019年美团的财报,外卖业务的营收是548亿,毛利是102亿。


考虑到创造了大量就业和实际收入这一点,罚金可能会放宽。


乐观预期的结果,也就是对美团可能会低于10亿的罚款可能性更大一点。


所以,有了这么一个预期,我们再从市场的角度来看。


这就回答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处罚一出,美团的股价反而出现了诡异的上升趋势。


没有“垄断”的美团被立案调查,这一次,王兴错在了哪?


因为在此之前,美团已经连续2个月下跌,从最高峰的460元,跌到了300元以下,市值蒸发了9000亿。


没有“垄断”的美团被立案调查,这一次,王兴错在了哪?


现在尽管靴子还没有落地,但好在是来了,毕竟嘛,就像关在笼子里的猪,天天有吃有喝,但它不知道自己哪天就会被拖出去宰了。


现在起码有结果了,不用整天提心吊胆了。


而且有着阿里的处罚进行参考,投资人也就放下心来了,毕竟处罚是一次性的结果,它并不会对公司的长期经营带来很大的实质性的影响,只要这个业务模式还能继续下去,还能获得收益,那么,它就是一个有价值的商业模式。


像蚂蚁金服要上市的前夕,监管部门突然出台了《网贷新规》。


没有“垄断”的美团被立案调查,这一次,王兴错在了哪?


这就从根源上改变了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你的商业模式就玩不下去了,这就会影响着公司的长期经营,所以,马老师才有了上海大会上的发言。


无他,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做企业经营,就是在经营风险,看得见的风险我们可以想办法去解决,但看不见的风险那才最为危险。


无形之刃,最为致命。


三‬


美团这次被调查,我看到很多人都在拍手叫好,甚至希望把所有的平台企业都给他反一遍。


这种想法的人真的不在少数,但我想大部分人也就看个热闹,并不理解国家出手的意义是什么。


我希望我们的企业经营者需要更冷静的做商业思考。


实际上,美团这次被调查,我认为不是美团达成了商业的垄断,而是影响了竞争。

没有“垄断”的美团被立案调查,这一次,王兴错在了哪?


从经济反垄断的角度来看,美团虽然有嫌疑,但是远远达不到阿里在电商领域当中巨无霸的级别,更别提某些特殊的领域。


美团还是有着一个强力的对手,那就是阿里的饿了么。


双方在外卖行业里几乎是平分秋色,是不是达成了垄断地位,这一点需要考证。


如果是基于“2选1”的条款就认为美团完成了商业上的垄断,这会对很多人、很多行业的生意带来影响。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就像渠道方和供应商之间的博弈,这在很多行业都很常见。


打个比方,你是一家供应商,不管你是供应产品、内容还是原材料,现在有个平台来跟你说,你跟我签独家协议,你供应给我,我给你10%的返点。


但是,如果你要跟我的竞争对手一起合作,那 么,不好意思,我就给你5%的返点了。


这算不算垄断?


没有“垄断”的美团被立案调查,这一次,王兴错在了哪?


我认为是不算的,因为商家是有选择的权力,而且,这种现象很常见。


所以,这次调查的目的更在于什么呢?


在于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妨碍竞争。


怎么理解呢?


我再举个例子,你是一家供应商,现在我做了个线上平台,跟你签订了10%的返点,吸引你来入驻,保住你有生意做。


你如果觉得条件不错,入驻了我的平台,进入了我的生态,有了稳定的流量跟渠道,知道往哪里发展了。


突然,我单方面告诉你,以后你只能给我一家平台供应,不然的话,10%的返点没了,流量给不给还要看我的心情。


诶,这就是在利用市场支配地位,被迫你成为我的独门独家的供应商。


你答不答应?


只能答应,不然没了流量和稳定的渠道,你又只能回到线下重新做生意。


这就是互联网平台企业对于传统企业的领先性,这种优势是具有压倒性的。


为什么?


因为传统企业关键的要素是产品,他需要去找我的客户在哪里。


互联网平台企业关键的生产要素是数据,他可以通过数据了解每个人的消费需求,只需要去找好的产品在哪里,或者是把符合需求的产品做出来。


大家觉得哪个更难?


我相信100%的人都觉得找客户难。


而互联网企业是以互联网作为重要载体,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之下,越过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盲目的找客户思维,变成了目标导向型的用户思维。


用钱去吸引用户,用更高的效率解决用户某个方面的需求,再用流量吸引好的商家,接着用好的产品再留住用户,再通过数据,找到更高的需求,实现创新。


双方的竞争纬度压根不在一个层面上,这就会使得竞争逐渐减少,到最后没有竞争,这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领先,也是一个必然现象。


四‬


对美团的反垄断调查,我想,最大的意义不是去罚美团是不是垄断。


而关键在于维护市场这一个特殊阶段的公平,保证竞争的持续。


这个阶段是什么呢?


那就是鼓励所有人数字化经营,往线上做经济转型的阶段。


对平台企业来说,就是在告诉你,你不能阻碍中小企业的发展,他们需要通过互联网去发展自己的业务,平台你要做好自己应尽的责任,把台子搭好,给中小企业唱戏,有点像先富带动后富的改革方针。


对于我们中小企业来说,这是在告诉你,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弱小到不能参与竞争,有国家现在给你撑腰,你要去主动变革,参与到时代的竞争当中。


不然等到其他传统企业一边在线下持续的经营,一边在互联网上网罗天下的订单,了解客户的准确需求,根据数据进行高效的反馈和优化产品,那时候,你还怎么去竞争呢?


责任编辑丨罗英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骑手   可能会   阿里   净利润   外卖   流量   营业额   也就是   供应商   需求   竞争   标准   产品   平台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