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中的东南亚,会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吗?

人口红利中的东南亚,会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吗?


人口红利中的东南亚,会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吗?


前几天我们跟大家一起探讨了“以深圳为例,中国的一线城市容不下制造业了吗?”

有不少新朋友、老朋友给我们留言,你们的私信我都看到了。

有的朋友说,我一时半会没办法做产业升级,那我为了生产的最小成本考虑,我把总部留在深圳,东莞、惠州也不考虑了,我直接把工厂放到东南亚去行不行?

这是个特别好的问题。

当然,这个问题也不能说你自己过去试一下就知道了,你被坑了别怪我没提前说,你发财了还要记得感谢我。

决策需要数据和逻辑一起来支撑。

人口红利中的东南亚,会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吗?


人口红利中的东南亚,会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吗?


东南亚正处在人口红利的时期,我们以发展最迅猛的越南为例:

越南2020年的GDP增速预计是2.9%,能够排在全球第一名。

当然,这是越南政府自己去算出来的,还存在着一定水分的可能,但这也反映出了越南这几年在经济增长上的自信。

这种自信从哪来呢?

来自于对着中国“抄作业”。

越南这十年时间,实施的一系列开放措施和促进外贸的政策,基本上都是跟老大哥中国现学现卖,效果还的确好。

十年时间,越南出口增长了265.8%,这个曲线跟中国刚刚加入WTO特别相像。

但是,越南的平均人工是多少呢?

越南劳动、伤兵和社会部曾公布过2019年度越南劳动者平均工资调查数据。

包括河内、达乐、胡志明市、清化等15个城市,覆盖了1581家企业,14451名员工的样本。

越南人均月工资320万盾,折合人民币1280元,冶金采矿业平均月工资920万盾,折合人民币3680元,纺织业和制鞋业平均月工资只有220万盾,折合人民币880元。

人口红利中的东南亚,会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吗?

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的普通工人月收入,越南很明显比中国要低,而且,中国企业还要在之外缴纳五险一金,越南只要交3险。

为了吸引外资进来,越南是“以土地换投资”,只要你投资建厂,土地可以免费使用。

所以,这几年来,因为劳动力成本和土地因素,中国的一些低端制造业正在往东南亚,特别是往越南转移。

诶,这不是好事吗?这不证明着到越南去建厂投资可以省很多钱吗?

我们来看看,这几年去到越南的企业都是哪些?


人口红利中的东南亚,会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吗?


我们以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为代表,去到越南建厂的是耐克、阿迪、匡威、新百伦的最大代工商,台企宝成国际集团,它也是全球最大的鞋类代工厂。

大家也可以回想一下,最近这几年买的耐克、阿迪是不是逐渐由“made in China”变成了“made in Vietnam”。

宝成国际过去也是在大陆投资建厂,在东莞还建立了一个很著名的工业园,“裕元工业园”。

人口红利中的东南亚,会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吗?

在顶峰的时候,工业园的工人超过了10万,号称当时的东莞第一大厂。

然而,在宝成2019年的年报中,清晰就说明了,中国区只占公司总产量的13%,下降了非常多,大头在越南,占比44%。

人口红利中的东南亚,会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吗?

https://www.pouchen.com/download/annual-reports/2019%20Annual%20Report-CH.pdf

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生产能力已经大量从大陆向越南转移了。

第二个代表,就是大陆企业立讯精密和台企鸿海集团(富士康就是鸿海集团的子公司),这两家都是苹果供应链上的主力军。

大家还有印象的话,在去年8月份被外媒传的沸沸扬扬的一篇报道,“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就是鸿海董事长刘扬伟的讲话。

人口红利中的东南亚,会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吗?

他说,会把更多中国的产能转移到东南亚和其他地区,为了避免中国的高关税和高人工。

这个讲话没多久,立讯精密就开始在越南建厂了。

通过上面说的两个典型例子,你们有没有看出点什么名堂?

实际上,这里面就藏着答案,我们来一一分析。


人口红利中的东南亚,会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吗?



第一点,以代工、加工为主的低端制造业转移是大势所趋,但是主导代工制造业转移的强势一方,是下游的强势品牌,就像耐克,阿迪,苹果,而不是代工企业本身所决定的。

特别是像苹果、耐克这样的品牌商,对供应链的掌控极为强势,我们也写过关于苹果供应链的文章。

https://mp.weixin.qq.com/s/a-X1JuG0w2B6Ha-YtKIusA

对于下游企业来说,如果做出了自己的品牌,有了核心的技术,就增强在代工过程中的主导权,诶,我就是不搬,你也拿我没什么办法,因为你必须买我的。

人口红利中的东南亚,会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吗?

但是,如果营收完全依赖于某一家上游企业,你不搬,人家供应链上还有备选,那你就只能受制于人了。

品牌,不只是保障订单的稳定,还可以拥有在供应链上的话语权,这就在无形当中削弱其他地区和企业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

当然,想做好一个品牌不容易,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不是设计一个LOGO贴在产品上就能卖了,而是需要长期的投入和试错,更关键的是决心。

就像当年刚刚赚了钱的华为,就花了40个亿,把一年的利润都给了IBM,请了一大批顾问、专家给华为指导。

华为花那么多钱学了什么呢?

主要是学习了三套系统:

1、IPD:研发系统,怎么研发更多更好的产品?

2、LTC:营销系统,怎么把东西卖得更好?

3、ITR:财务成本管控系统,怎么节省成本,能赚到更多的钱?

有了这三套系统,华为就逐渐把自己的品牌在全世界打响了。

而且,随着品牌的不断发展,企业能获得更多的利润,也有向高端化前进的诉求。

这又带动了制造能力和研发能力的提升,去形成良性的循环。


人口红利中的东南亚,会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吗?



我们再来看第二点,我们的代工大厂,不仅在填补转移出去的产能,更可以从代工向更上游的产业链进发。

耐克把自己的产能转移去了越南,所以它可以有恃无恐,但是,它好像忘记了一点。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鞋类制造国,在2020年的时候,中国仍然占全球鞋类制造的5成以上,超过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

耐克走了,马上就会有李宁、安踏这样的国产品牌带着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取代宝成国际的地位,来补齐市场份额。

同样,苹果也在转移自己在中国的部分产能,但库克可是个聪明人,他被称为全球供应链大师。

人口红利中的东南亚,会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吗?

他在2017年参观立讯精密的时候,就被问到是不是也会要求他的供应商向东南亚转移,库克是这么说的:

苹果的产品制造要求是要有深厚的工程技术能力,灵活的供应链管理,过硬的质量水平,我们绝对不会单纯为了成本而转移。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熙熙也皆为利往。

库克很清楚,中国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质量的代工能让苹果的供应链顺利的运转,获得最大化利润。

所以,富士康在越南的工厂一直都没有得到iPhone的代工许可,只是拿到了AirPods的一点点代工。

但是,富士康不这么认为,郭台铭甚至在采访中觉得,是他自己给了大陆人更多的工作机会。

这话听起来是不是觉得离谱?

人口红利中的东南亚,会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吗?

他显然忘记了苹果的供应商也不只是他一个。

富士康还曾经要求苹果把新生产线安排在印度,否则就停止与苹果新产线的合作。

库克觉得郭台铭说的很有道理,于是把新产线给了广达。

而在印度的代工厂, 花了三年的时间,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成功的把iphone的产量提高到了全球产量的2%。

呵呵,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其实,像立讯精密和歌尔股份就很好证明了,我们的本土企业不仅可以通过代工技术的提升,取代台企的位置,还可以通过在海外建厂,替代台企代工厂,扩大自己全球市场的份额,在苹果的海外转移中也分一杯羹。

人口红利中的东南亚,会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吗?

当然,我们也都知道,代工的利润在产业链中的价值是非常低的,很多代工的企业家都跟我诉苦说,品牌商把价压的太狠了。

的确,即便是头号代工厂,鸿海,它的净利润率大概也只有2%。

所以,代工是一条出路,但绝对不是通往终点的路。

制造业干代工,起步当然很快,资本积累的速度也不慢,但也不能一直闷头搞代工呀。

代工的最大意义是打通上游企业的渠道,熟悉整个产业链,摸透生产的关键环节,然后借助于代工的积累,向更上游的领域去发展。

就像立讯精密除了是苹果的代工厂,它还是全球排名前十的连接器制造商,它就通过代工扩宽了企业发展中经线的技术能力和纬线的市场。

像代工、加工这样的低端制造业可以帮助企业扩宽出一条道路来,但是,在这条道路上走多长,走多远,甚至能不能从小路走到大路,就是我们要去思考的事了。


人口红利中的东南亚,会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吗?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制造业正在缓慢转移的现实。

我们现在必须认清并且接受中国人口红利正在减退,一些制造业往低成本区转移,为了追求利润,这无可厚非。

如果你的主要供应商,或者是依靠的大企业都转移走了,你也找不到可以替代的人,那我也建议你跟着转移,先在别人的生态中打磨自己的生态。

但是,不要单纯的为了某个成本因素去迁移,就像企业现在搬去了越南,那你的配套设施怎么办?运输、储存、管理、人才、供应链和产业集群呢?

其实,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我们很多企业真正的挑战是要向产业链的中高端去突破,不是去向下重拳出击。

我们过去依靠着廉价劳动力生产了很多物美价廉的产品,但低端只是一时之爽,不是一直都能爽。

狼行千里是为了吃肉的,做企业当然也如此。

人口红利中的东南亚,会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吗?

周五我们跟大家讲了国家颁布了最新的政策,也就是加计扣除的政策,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企业的税赋,鼓励制造企业投入更多的研发。

你看,这就是国家在拍着制造业企业的肩膀,说:

小老弟,是时候要向前去奔跑了。


责任编辑丨罗英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东南亚   库克   中国   华为   越南   精密   代工   红利   产能   低端   制造业   人口   地位   工厂   成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