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让人敬佩、回味的课

一节让人敬佩、回味的课

我校的教研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进行先学多学、后教少教模式的探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听教研课,一学期,同课异构,要听好几次,每次听后,我都有自己的感受和评价,也学习到了不少的东西,在与上课老师的交流中,受益多多。

我认为我校的教研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特别是参加上课的老师收获应该更多。

上课的老师在上完教研课后,有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觉,谁上课会没有压力?真好呀,快乐是紧张的孪生兄弟。

不管上的课被评价的高与低,比以前的教学有进步才是最重要的。人是需要压力的,有了压力往往才能克服惰性,才能让自己进步。

我对陈老师上的教研课,留下很深的印象。她上的是三年级的《可贵的沉默》一课。陈老师的课给我的感觉是,课上得有声有色,有种风生水起的感觉。

让我想不到的是陈老师是因为我校语文教师不足,刚从数学科转到语文科来的,能够如此快速地进入新的角色,很不容易。

陈老师所上的课,效益高。比如在字词教学中,能够按学习字词规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先让学生在自由读课文中学习生字新词,在检查自学效果中指导学习的方法,密度大,遵循字词学习不离文,学字不离词,学词不离文的原则,让学生在读中认字,在写中记字,将字写好。学写字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审美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的过程,有一个小插曲很有意思,那就是陈老师在指导写“顾”这个字的时候,让学生认真观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便写好这个字的间架结构。

在让学生说观察结果的时候,一个学生忽然跑上讲台,用自己的手指指着页字说一撇应该写过竖中线,这可以看到这个班上学生的独立个性平常没有被压制。突出地反映了老师的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教学观。


一节让人敬佩、回味的课

三年级要让学生初步学会概括主要内容。怎样概括却是有方法的,金桂老师运用填空的方法,让学生抓住要点进行概括,降低了难度,又掌握到了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这就是跳一跳,摘果子的办法,或说是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

从这节课可以看到,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观察完插图后,让学生用两字词语概括出图意,并将其标在图的边上。再让学生学会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特别对标句号的句子与标感叹号的句子进行对比朗读,从而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意思。

为了理解课文中孩子们过生日时的兴奋心情,陈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象,那些同学是如何谈论自己过生日的,从而升华了课文对父母之爱的赞颂。

尤为值得称赞的是,教师无论是对学生发言的点评,还是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过渡上,教师的引导、概括的语言都非常的贴切自然,表现了教师对文本的正确的解读,做到了润物无声,大雪无痕。

从整节课看到,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昂,教师的教学素养非常好,教学效果显著。


一节让人敬佩、回味的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间架   句号   生字   课文   敬佩   我校   句子   陈老师   文本   压力   过程   老师   感觉   教师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