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生观影响人的一辈子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生观影响人的一辈子

有怎样的家长,就有怎样的孩子。说得的是教育与家长密切相关,家长的言行举止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与朋友交谈,谈到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其中谈到如何引导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孩子看电视好不好,怎样引导孩子看少儿节目,而不看言情的连续剧的事。

我认为朋友关注自己的孩子在家的教育是很好的事。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都会这样思考的。把教育的事,全部交予学校去完成是不可能的,这不同于生活消费,我付出,就必须得到等值的回报。孩子的教育消费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长远的。

我觉得看一个有没有真正关心自己的孩子的父母,就是看其能不能以身作则。今天的家长不少的文化程度已经高于或等同老师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往往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家长的价值观,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引导孩子做人,就是引导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遵守规则,具有善良之心。这是做人的底色。比什么都重要,某名人的孩子第二次触犯法律的事例,更告诫我们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比什么都更有价值。

孩子看电视好还是不好?其实看电视只是一个媒体而已,看什么内容完全取决于看电视的人。如今电视已成为我们获取信息,获取一定的知识的必要手段,也是我们获取信息最便捷的途径。那怎么有反对看电视的说法呢?

其中有文化快餐一说,认为这是一种有配方的文化,似乎没有什么精品,认为看电视哪有看书学习的好。我想这就有些偏见了。其实社会发展了,获取知识就有了多种的途径,看电视没有什么不好的。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生观影响人的一辈子

但为什么孩子更多的是去看连续剧类的,而不愿意看新闻、科普类的电视节目?我观察发现,这是由于家长的好恶引起了孩子对电视节目的选择的。你想,作为家长,你喜欢收看的频道,在吃饭期间都要看,没有电视就在网络上看,而且津津有味地谈论,孩子哪有不受影响的?在家中,家长要让孩子喜欢看新闻,或看科普方面、艺术方面内容的节目,其实很容易,父母首先要看,否则要让孩子看,就很难了,孩子会觉得不公平。

看电视犹如到书店购书一样,有个选择的问题。一般来说,小学生到书店,他会很自然地去选择学校老师介绍的读物,而不会去看成年人的读物。因为学校的图书馆里的书,同学们读的,谈论的书,给了孩子们很好的暗示:小学生应该读这一类的书。因此,他就去购买类似的读物。但电视就不同了,学校很少组织学生去收看电视节目,这可不是学生学习的功课,而电视却是学生最喜爱的一种媒体之一。他的审美观及价值观的的形成,从何而来,很大程度是从家长那儿学来的。

曾经看到中央电视台的"特别关注"栏目,讲述了一个引起争议的博士抛弃工作教自己的孩子的故事。从中就可以感受到孩子在博士爸爸心中的重要位置。孩子天然就有模仿家长,学习家长的本能。家长要让孩子学什么,就先从自身做起。

的确,今天我们这些为人之父之母的家长来说,我们过去学习的条件与之今日是没法相比的,今天的家长更加关心孩子的成长,有些为了孩子甚至是不惜血本,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如学钢琴、学画画、学电脑、旅游......真是形形色色。

如果此时,你也有孩子在学校学习,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自己的孩子或许就会与别人的孩子落下了一段,有可能让孩子因孤陋寡闻而自卑,后果是谁都清楚的。对于你的孩子来说,这是实在不公平的事。所以说,今天的家长太难了,孩子要学习,自己必须多学习,才能在培养孩子上用功夫,因为人人的孩子都是独自的宝贝,在教育上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不只是管好孩子的吃穿营养就行了,但任何时候都要牢记一点,不管学什么技能,教孩子学会做人、做事才是最根本的,“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时正确的人生观将影响人的一辈子。

社会发展真是太快了!然而,培养孩子又是一个不可能快的事情。因此,家长为了孩子,要做的就是率先垂范,亲力亲为。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生观影响人的一辈子

@杨老师的作文教室 谢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人生观   读物   连续剧   价值观   社会发展   电视节目   小学生   途径   很大   程度   家长   不好   老师   小时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