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苗苗”的人,不良反应比现在高,苗还是那个苗,原因在这里

作为医务人员,我是第一批接种新冠疫苗的。当时医院要自愿报名,名额只有10个,等了3天,根本没人报名。我作为心血管医生,经常参加急诊抢救,接触急诊患者较多,自己考虑风险较大,于是就自告奋勇了。

最早“苗苗”的人,不良反应比现在高,苗还是那个苗,原因在这里

心里也提心吊胆的,心想我打了疫苗,后面一旦疫情来临,我肯定要第一个冲在疫情的一线。别人不打疫苗,是不是害怕呢?不好揣测。

真正打疫苗的那一天,最担心的还是副作用。疫苗毕竟是新生事物,很多疫苗只是进行了二期临床试验,按照疫苗生产的环节,至少需要三期临床试验,经过总结确认安全有效后才能使用,但疫情不等人,在这种紧急情况下,特许使用非常有必要。大多数人的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

听说某医院打疫苗后基本上个个都乏力不适,半数以上出现发烧,像人人都得了一场大号感冒。越是听多了,越是紧张害怕。

当美小护把针扎进三角肌里面,一股莫名的恐慌涌上心头,时刻防备着可能出现的一切。打完疫苗后,移步休息室,静坐观察,不敢有丝毫大意。听说有人针头还没扎进去,就瞬间晕倒,那是一种怎样的过敏反应啊!

最早“苗苗”的人,不良反应比现在高,苗还是那个苗,原因在这里

观察半小时没有发现意外出现,摸摸自己的脉搏有力地跳着,提示自己并没有状况发生。

回去的路上,大家都不敢独自回家,让医院救护车把我们接回医院。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

这就是最初吃螃蟹的人,尝试着第一针人类从未见过的疫苗,准备着与病毒做斗争。

可想而知,在如此高度紧张的环境中接种疫苗,副作用是无形被放大了。有不少人晕针,接种完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喘不在少数,各种奇形怪状的不良反应可能都会出现,这其实是一种心理因素造成的,本身并不是疫苗带来的副作用。

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接种人数的增多,各种疫苗接种安全性有效性的数据分析出来后,疫苗还是那个疫苗,但不良反应显著减少了。

最早“苗苗”的人,不良反应比现在高,苗还是那个苗,原因在这里

还没接种疫苗的你,抓紧加入“苗苗”的行列吧!病毒不断变异,毒性更强、传播力更广、更难防控的德尔塔变异株又来了,这些病毒,拔掉身上的犄角,更加善于伪装,再不接种,你可能真的没有机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都会   犄角   车把   新生事物   奇形怪状   针头   疫情   急诊   疫苗   副作用   害怕   紧张   担心   原因   病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