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一年中养阳最佳的40天,做好这4件事,裨益一整年

有句俗话: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今日入伏:一年中养阳最佳的40天,做好这4件事,裨益一整年

7月11日节气是入伏,全年最热的三伏就到了。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今年的三伏时间表是这样的: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中伏: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中医养生讲究“冬养三九,夏养三伏”,进入初伏,就要开始格外注意身体的保养了,那么,在炎热的伏天儿,人体容易多有不适,我们怎样养生才合理呢?一起来看看~

今日入伏:一年中养阳最佳的40天,做好这4件事,裨益一整年


1、预防暑湿,注意清补

夏季三伏天的特点是地表温度高,湿度大,白昼时间长。

在这一环境下,人会感到乏累,晚上睡的晚,多汗怕热,同时也会出现人体内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无机盐类的大量消耗,导致很多人爱在夏天吃冷饮,冷甜品等凉食。

这这里小编要提醒大家:夏季过多的摄入冰凉的食物,容易导致湿气进入人体,外湿与内湿结合,影响脾胃功能的运行,从而是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导致湿邪内生,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

今日入伏:一年中养阳最佳的40天,做好这4件事,裨益一整年

暑湿容易伤脾,温补脾可食用健脾的食物,如: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药、莲子、芡实、猪肚、鸭子等;祛湿食物有赤小豆、薏米、莴笋、扁豆、冬瓜等,潮湿往往与“寒”一起来,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也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


2、养心降燥,补水有度

四季养生关键要顺四时:“春发养肝,夏秀养心,秋平养肺,冬藏养肾”夏季讲究保养“心”,“汗为心之液”,夏天汗液大量排泄,不仅伤心气,还会导致心阴虚,容易受到暑热邪气的侵犯,所以伏天养心显得尤其重要,尤其对于本身有心脏病的患者。饮食上可吃些红枣、红豆、樱桃等红色食物,可起到养心、温阳、助眠的功效。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关键。补水不是让你狂喝水,而是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量即可。也可制作一些汤类饮品夏季消暑也解渴。

今日入伏:一年中养阳最佳的40天,做好这4件事,裨益一整年


3、冬病夏治,事半功倍

俗话说“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冬病夏治由来已久。所谓“冬病”一般是指寒气重的症状,如:手脚冰凉、怕风怕冷;吃寒凉食物易腹痛、腹泻;分泌物清稀、脸白、舌苔白;背部酸楚不舒服;遇冷容易感冒、咳嗽、鼻塞、喷嚏等。“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采取顺应自然之法,借用自然界“温”、“热”之性,加上适当的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脉,增强机体之正气,以预防、减少、减轻冬令时节“冬病”的发生。

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的肌肤腠理开泄,此时若施以三伏灸或者三伏贴,药效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并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灶。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药半功倍”的效果。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除了三伏贴、三伏灸外,拔火罐、穴位注射、隔姜灸、棍疗等也有很好的效果。

今日入伏:一年中养阳最佳的40天,做好这4件事,裨益一整年


4、夏练三伏不能盲目

老一辈人常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我们长期以来养生修炼的宝贵经验之一。现代医学证明,在高温天气中,人体内会产生一种应急蛋白,以抵抗炎热对人体的伤害。因而,在大暑中锻炼身体,有利于提高身体适应环境的能力。难怪古人认为养生得道的人可以“不避寒暑,百毒不侵”。但是凡事不可过度,夏练三伏也要避开高温时段,不然,可能会中暑。

而且,这种锻炼方法对普通人不宜提倡,尤其是年老体弱的人,和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的人。这些人身体调节力弱,适应极端环境的能力较低,稍有不慎,就会被暑气侵蚀。当然,也不能躲在空调房里不出门,那样会使身体的适应力更弱。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应当走出家门,做些适当的运动为好,比如游泳、练太极拳或到避暑胜地去旅游等。

今日入伏:一年中养阳最佳的40天,做好这4件事,裨益一整年
把三伏过好,阳气养好,天冷之后就能免除各种小毛小病的打扰了。不要错过喽!祝大家出汗愉快。

您觉得有用请点赞关注或分享给身边需要的朋友。关注『大爱金孝』,每日给您分享养老、健康类实用资讯。

更多养老健康类资讯及服务,邀您关注『大爱金孝』公众号和小程序。我们为不同年龄阶段的您提供医、康、养、护、吃、购、行、娱全方位、个性化的养老服务。还有精准、专业、人性化的定制养老管家式服务及家装服务供您选择,关注小程序,您需要的都在这里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初伏   伏贴   寒凉   伏天   阳气   裨益   养心   穴位   经络   机体   年中   夏季   讲究   食物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