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就犯困头晕?小心餐后低血压!高血压糖尿病老人更要当心

餐后低血压是指进食后所引起的血压降低,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餐后低血压在我国老年人中的发生率约为59.3%。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增加,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增加,尤其在高血压糖尿病及各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患者,要特别注意。

吃完饭就犯困头晕?小心餐后低血压!高血压糖尿病老人更要当心


什么是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就是指用餐之后出现的低血压,其诊断标准是“餐后收缩压(高压)下降20毫米汞柱”或“收缩压(高压)由餐前≥100毫米汞柱降至餐后<90毫米汞柱”。如果患者吃完饭后出现头晕目眩等情况,即使血压下降的程度未达到上述标准,也可确定为餐后低血压。

从根本上讲,餐后低血压属于一种“人体血压调节出现问题”的异常情况。正常情况下,人们进餐后就要开始消化,为了更好地消化食物,消化系统就会调配更多的供血,这样其他系统和器官中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从而导致血压有下降的趋势。但是,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是很灵活的,能够及时触动血压调节机制,通过加大心率、收缩血管等方式来保持血压的相对稳定,目的是有效保障其他器官的血液供给,不至于影响整个身体的运行。所以,健康人无论吃得有多饱,也不至于餐后出现明显的血压下降,更不会“撑到头晕”。

当身体机能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调节血压、保持血压的相对稳定时,就会出现餐后低血压症状,严重的还会发生心梗脑梗。

吃完饭就犯困头晕?小心餐后低血压!高血压糖尿病老人更要当心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餐后低血压?

1、老年人的血管和心率的反射灵敏度下降,血压调节能力减弱,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可能出现失灵,所以餐后维持血压的能力就下降了,从而导致低血压的发生。进餐后胃肠道血液供应增多,心率却不能代偿性增快,从而造成血压的下降。

2、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利尿剂和扩张的血管药物导致有效血容量减少,容易诱发餐后低血压。

3、老年人本身就有心脑血管动脉硬化、心脏功能减退和各种血压调节机制减退的情况,那么,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就会大大提高。

4、合并帕金森病、糖尿病和终末期肾脏疾病的老年患者是餐后低血压的高风险人群。

吃完饭就犯困头晕?小心餐后低血压!高血压糖尿病老人更要当心


如何预防缓解餐后低血压?

1、饮水疗法:如果怕饭后血压升高,可以试试在餐前喝350~480毫升的水。有助于饭后血压的回降。

2、少吃多餐:吃饭不要吃太饱,也尽量减少吃高热量的食物,保持饮食健康均衡。少吃碳水化合物,多吃富含蛋白质的的食物,或者是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都可以帮助改善餐后低血压。

吃完饭就犯困头晕?小心餐后低血压!高血压糖尿病老人更要当心

3、餐后运动:餐后最重要是食物的消化,餐后20~30分钟内,可以适当慢走、散步。老年人用餐后切忌做剧烈运动,如果有头昏眼花的症状,应先坐下休息,避免站立行走时摔倒。

4、合理服用降压药:有餐后低血压的患者,应该适当调整降压药的服药时间,避免药物作用的高峰时段与餐后重叠。比如,尽量不要在餐前服药,改为两餐之间服用。如果仍有餐后低血压的情况,则需考虑更换降压药了。

吃完饭就犯困头晕?小心餐后低血压!高血压糖尿病老人更要当心

有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出现餐后低血压必须认真对待,因为严重的低血压可能诱发严重的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可能引发心梗、脑梗等严重事件。
即便没有出现严重的心血管事件,由于头晕目眩等症状,老年人也很容易跌倒摔伤。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平稳降压,并注意防范低血压。

您觉得有用请点赞关注或分享给身边需要的朋友。关注『大爱金孝』,每日给您分享养老、健康类实用资讯。

更多养老健康类资讯及服务,邀您关注『大爱金孝』公众号和小程序。我们为不同年龄阶段的您提供医、康、养、护、吃、购、行、娱全方位、个性化的养老服务。还有精准、专业、人性化的定制养老管家式服务及家装服务供您选择,关注小程序,您需要的都在这里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低血压   毫米汞柱   自主神经   收缩压   降压药   健康   心率   发生率   高血压   当心   老年人   饭后   头晕   血压   糖尿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