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老年人注意:肠胃不好会有4个表现,日常饮食要做好6件事

胃肠道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胃肠道健康关系到全身的营养供给。

如果肠胃不好,不及时调理、治疗,不仅人体免疫力会迅速下降,还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肠胃粘膜糜烂、穿孔,甚至致癌。我们大多数人都难逃肠胃疾病的折磨,而肠胃疾病又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因此更需要对肠胃疾病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才能随时保持我们的身体健康。

家里老年人注意:肠胃不好会有4个表现,日常饮食要做好6件事


常见胃肠道疾病的现象

1. 恶心

恶心,又称胃返流,是由于脾胃损伤,胃不能消化食物,脾不能运输食物引起的。如果肝气郁滞,脾脏的运化功能就会受阻,使胃气不能下去。胃气上升时,伴随恶心而出,这在消化性溃疡、胃肿瘤、幽门梗阻等疾病中较为常见。

主要表现为:早上呕吐,晚上呕吐。腹胀。食宿不化。

致病原因包括饮食不洁、生冷、饥饿饱饭后饮食不规律、饮酒过多、贪欲过度、忧虑过多等。

家里老年人注意:肠胃不好会有4个表现,日常饮食要做好6件事


2. 呕吐

呕吐是食物从胃回流到食道并通过口腔呕吐的反射作用。呕吐能将体内有害物质吐出,对人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然而,频繁、严重和持续的呕吐会导致体内水和电解质紊乱、脱水和营养失调。

主要表现为恶心、干呕。上腹明显不适。头晕流口水。血压低,脉搏慢。

由于脾胃虚弱,外邪侵胃,食物在胃内郁结,内阻痰,本病可引起胃功能障碍,导致呕吐。

家里老年人注意:肠胃不好会有4个表现,日常饮食要做好6件事


3. 打嗝

打嗝主要是气往上冲,喉间声音连续,声音短促频繁,使人无法自控。中医认为,病的部位在膈,病的关键器官在胃,胃与肺、肝、脾、肾有关。

主要表现为饭后打嗝。有时打嗝听起来,有时不打嗝。顽固性呃逆持续时间较长。它可以自己消失。

病因是膈肌痉挛和收缩。中医认为是脾胃虚寒、胃气上亢、气血循环痰阻、脾胃失调、阳虚、胃液不足、饮食不当、情绪不佳所致。

家里老年人注意:肠胃不好会有4个表现,日常饮食要做好6件事


4. 腹胀

腹胀是相对于腹泻而言的,即腹胀不适,

主要表现为腹胀伴酸反流、腹痛、便秘及肛门排气增多。打嗝、呕吐和腹泻。女性腹胀、隐痛或隐痛多见,并逐渐加重。

本病由胃肠胀气、腹腔积液、肿瘤、脾胃损伤、情绪不畅或腹部疾病引起。

家里老年人注意:肠胃不好会有4个表现,日常饮食要做好6件事


养生肠胃的饮食原则

1、定时定量,吃三餐保健康

胃肠道疾病患者应养成三餐定时定量的好习惯。这是因为胃液的分泌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而自主神经系统是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分泌的。如果胃里的食物不均衡,很容易对胃黏膜造成损害。专家强调,早餐是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如果一开始就没有饭吃,很容易影响一整天的胃肠手术。如果三餐时间不固定,也会给胃肠道造成额外的负担。此外,每餐应以八饱为原则,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胃部不适。

家里老年人注意:肠胃不好会有4个表现,日常饮食要做好6件事


2. 营养均衡,恰到好处,多受益

许多人认为胃肠道病人应该限制饮食,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膳食纤维高的食物等等。其实只要吃得适当,科学,这些食物是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的,这些限制往往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平衡,从而加重胃肠疾病患者的病情。

3.细嚼慢咽

胃肠疾病患者需要慢慢咀嚼,因为只有被消化成细颗粒的液体才能流入小肠并被人体吸收。如果仍处于大颗粒状态,则会以粪便的形式流入大肠,最后排出体外。

家里老年人注意:肠胃不好会有4个表现,日常饮食要做好6件事


4. 饭前喝汤胜过良方

饭前喝汤和饭后喝汤有很大区别。饭前喝几口汤,可以润滑口腔和食道,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保护消化道黏膜,促进消化吸收。此外,研究表明,饭前喝一碗汤可以使人吸收的热能减少100-190千卡。

5、少吃生冷食品

冷食指生食和冷食,如生肉和冷饮。胃肠道摄入生冷食物较差的人,特别是在禁食的情况下,容易对胃粘膜造成过度损伤,影响消化,严重损害胃肠健康。

家里老年人注意:肠胃不好会有4个表现,日常饮食要做好6件事


6. 辛辣食物,诱惑下的健康危机

少吃辣椒、芥末、胡椒等辛辣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刺激胃粘膜和溃疡面,引起胃粘膜充血、水肿,甚至出血和糜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肠胃   饮食   生冷   胃液   脾胃   饭前   胃肠   老年人   饭后   损伤   不适   三餐   胃肠道   日常   家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