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宫侍寝规矩:妃子侍寝只有一炷香时间,唯有皇后有资格过夜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公元1875年初,大清国各地正迎接新年的到来,然而北京城内却一片萧肃的景象。宫里都知道,年仅19岁的同治帝怕是撑不到新年了。

爱新觉罗·载淳被梅毒折磨得奄奄一息,他全身溃烂流脓,浑身散发出一股恶臭。

此时,那些个雍容华贵的嫔妃们也都忍受不了皇帝身上的恶臭,纷纷避之不及。

孤苦伶仃的同治帝眼看无人伺候,不禁痛骂道:

这皇帝当的有什么意思!若不是祖宗家法定下的后宫规矩,朕如何会落到这般田地!

两日后,同治帝于养心殿驾崩。

为何堂堂一国之君会染上梅毒?同治帝临死前痛斥的后宫规矩到底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奇闻呢?

入关初期的混乱遗风

众所周知,清朝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王朝,也是封建制度达到顶峰的朝代。

政治上高度的中央集权,使得皇帝的权威神圣不可侵犯。像是军机处内阁三省六部等机构的设立,都有效起到了拱卫皇权的作用。

同样,清朝的后宫制度也是以“服务皇权”为理念逐步制定和完善的。

然而,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清朝初期尚未形成体系化的后宫制度,因此也有过许多为人津津乐道的宫廷趣闻。

随着后金势力的不断壮大,女真人建立的政权有了同明朝军事抗衡的野心。

但是此时他们的人口远远没有明朝多,因此综合国力显然较之大明来说还是弱小许多。为了能够找到政治上的盟友,自努尔哈赤起,蒙古王公成为女真人重点拉拢的对象。

而在当时看来,通婚就是最为有效的一种结盟手段。

因此无论是努尔哈赤还是继任者皇太极也罢,都迎娶过蒙古血统的女子作为自己的妃嫔。进而加强双方的政治军事同盟,共同钳制明朝。

后来的康熙朝的孝庄太皇太后本名叫作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部落的贝勒布和之女,以联姻的方式嫁给皇太极为侧福晋。

随着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多尔衮率领八旗子弟入主北京城。小皇帝福临成为清朝入关后第一个统治中原的君主,年号顺治。

然而我们现代人提起顺治帝,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宫廷秘闻。

清兵入关后,皇叔多尔衮以摄政王的身份控制朝政,并与孝庄之间不清不楚,活脱脱一个新版“吕不韦”。

顺治帝对多尔衮的不满与日俱增,最终多尔衮暴毙,顺治帝亲政后就开始肃清多尔衮的政治影响力,其中就包括他的皇后博尔吉特氏

这位顺治皇后其实是多尔衮当年大权独揽时做主给顺治帝选的皇后,所以二人之间根本没有感情基础。

加之顺治帝把自己对多尔衮的不满迁怒到了博尔吉特氏身上,因此对其十分冷落。顺治十年八月,顺治帝干脆直接废后,将博尔吉特氏降为静妃。

顺治帝废后一方面出于对多尔衮的厌恶,另一方面也是有自己的小九九的。因为他想要把另一个女人立为皇后,这就是著名的董鄂妃

相传董鄂妃原名董小宛,是清初秦淮八艳之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不可多得的绝代佳人。

顺治帝被这个江南女子迷得神魂颠倒,因此独宠董鄂妃,甚至想要立她为后,并把她的孩子立为接班人。

可惜红颜多薄命,董鄂妃进宫仅四年就病逝,唯一诞下的皇四子也夭折。

顺治帝伤心欲绝,将其追封为皇后。

或许是后人看到了顺治帝在后宫为所欲为的出格举动,自康熙帝亲政后,后宫的秩序开始俨然。

康乾盛世的后宫秩序

康熙自小由苏麻喇姑启蒙,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因此他十分重视“三纲五常”,认为后宫的管理也必须和治理天下秉持一样的逻辑,因此康熙朝明确了后宫嫔妃的等级制度。

清代后宫嫔妃制度共分为八级,分别是:皇后1人,皇贵妃1人,皇妃2人,妃4人,嫔6人,以上5等为高等级,后三个等级较低的贵人常在答应则没有设立具体的人数。

为了落实好这一套后宫体制,康熙帝十分重视与皇后之间关系的处理。

尤其是康熙帝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可以说是康熙一生的挚爱。

康熙四年九月,年仅12岁的康熙帝大婚,册立辅政大臣一等功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

婚后康熙帝与赫舍里皇后琴瑟和鸣,感情甚笃。可惜的是,康熙十三年,赫舍里皇后在生产胤礽时难产而死。

康熙帝十分痛心,下令厚葬皇后,并终其一生都在怀念自己的发妻。直到康熙四十七年,他在考虑废太子时仍在诉说着自己与赫舍里皇后的深情厚谊。

为了凸显皇后的高贵,康熙早早地将胤礽立为皇太子。这样安排确实体现出皇后在后宫独宠的地位,但是胤礽显然辜负了父皇的期望。

康熙晚年两废两立的犹豫不决既可以说明他对皇后的深情,也可以看出胤礽确实令康熙无比失望的现状。

康熙之后,雍正和乾隆相继完善了后宫制度,可以说康乾盛世的开创也有着后宫的一份功劳。

如果没有后宫的规范管理,皇帝极有可能倦怠朝政甚至贪图享乐。这一点乾隆这位长寿的皇帝做出了一定的积极贡献。

乾隆一生都在效仿他的祖父康熙,说来也巧,他的感情线也和康熙帝有点吻合。

乾隆的第一任皇后是富察氏,乾隆帝当时还是宝亲王的时候由父皇雍正帝指婚的。雍正帝的眼光确实不错,富察氏知书达理,富有情趣,与年轻的弘历志趣相投,二人十分恩爱。

康熙的赫舍里皇后为康熙生下过两个儿子,长子承祜夭折,次子就是胤礽

同样,富察氏也为乾隆生下过两个儿子,可惜全部夭折。反复遭受丧子之痛折磨的富察氏在第二子夭折不久后,也一同撒手人寰,乾隆由此一生都在怀念这位皇后。

乾隆时期,皇帝为了养身,规定了后宫侍寝的时间和方案。

首先侍寝要从翻牌子开始,即下午皇帝办公结束后,太监会拿着身体健康的妃嫔的名牌呈递到皇帝面前。

皇帝当晚想要和谁同房就翻她的绿头牌,当然,按例一次只能翻一块。

被选中的嫔妃就要沐浴净身,等待皇帝的召见。

入夜,太监会用毯子把一丝不挂的嫔妃卷起来,扛到皇帝的寝宫。这时候皇帝已经在龙床上蓄势待发,嫔妃需要从床尾顺着皇帝的脚往上爬,完成自己的侍寝工作。

此时太监也没有闲着,他们放下嫔妃后就会在屋里点起一炷香,这一炷香燃尽代表侍寝的时间就到了。

时间一到太监就会提醒皇帝,经皇帝同意后再把嫔妃扛走,如果皇帝不作答,太监就会反复催问,直到皇帝批准为止。

然而,乾隆出于对皇后的感情特别下旨给予皇后特殊待遇,皇后侍寝没有时间限制,不需要点一炷香,其余嫔妃必须遵循这条规矩,侍寝最多只有一炷香的时间。

这样做既可以控制皇帝的欲望,让皇帝有节制多休息,同时也可以避免前朝嘉靖时期宫女刺杀皇帝的事情再度发生。

自乾隆后,清朝的后宫制度基本定型,历代君主都不能违背祖制,这也导致后来年轻气盛的同治帝不满足于后宫的一炷香时间,于是他在太监的蛊惑下溜出紫禁城逛窑子,结果感染上梅毒,最终凄惨死去。

如果他能够遵从乾隆帝定下的规矩,或许自己就不会在身后落得个荒唐天子的臭名的。

嫔妃侍寝的注意事项

康雍乾三朝对后宫制度的探索和订立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他们不仅控制了嫔妃侍寝的时间和方式,同时也添加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注意事项。

比如,皇帝规定当天被翻牌子的后妃是不能够进食晚餐的。这条规定看起来莫名其妙,实则是有道理的。

作为后妃,有机会侍寝是很激动的一件事情,而许多后妃见到皇帝也会十分紧张。

如果这个时候因为晚饭吃坏了肚子之类的,就会影响皇帝的心情和兴致,甚至可能让自己从此失宠,所以许多后妃往往会在下午吃上一份点心,然后默默等待太监宣旨,被选中的那一位嫔妃就不再进食了,确保自己把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

再如,后妃侍寝时都是披头散发的,这一点着实有点吓人。

我们在看清宫剧时都知道,无论是皇后娘娘还是格格,头上都有鲜明的头饰装扮。这种打扮让清朝的娘娘们显得雍容华贵,十分美艳。

一般来说妃子想要争宠必然会好好打扮一番再去见皇帝,这样就容易引起皇帝的注意,甚至让皇帝对自己着迷。

如今社会女孩子也依旧喜欢化妆后再出面会客。然而,清代宫廷制度规定凡是侍寝的女人,一律要披头散发,不能有任何的发型和打扮。

这个安排其实也是从皇帝的人身安全来出发设计的。

因为如果允许后卫打扮,那么她们就能够保留很多的头饰和首饰,这些饰品中必然会有发簪一类的东西,一旦后妃对皇帝不满,就能够利用侍寝的机会轻而易举用发簪刺杀皇帝。

因此,这些被选中的女人非但不许打扮,连衣服都不能穿。因为有的衣服也可以起到勒住脖子的作用。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后妃都是被卷在毯子里,由太监扛进皇帝寝宫的操作了。

最后需要重点介绍的是,在翻牌子的环节,有一个人是没有名牌的,这个人就是皇后。

试想一下,如果给皇后也做了一块绿头牌,和嫔妃的一起放在托盘里,那岂不是意味着嫔妃们可以和皇后平起平坐了?

再者,如果皇帝选了其他人而没有选皇后,那皇后的面子也挂不住,甚至损害到她母仪天下、管理六宫的权威与尊严。

因此皇后是没有名牌的,那皇帝要怎么样才能保障皇后的权益呢?

答案很简单,皇帝规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不用翻牌子,直接去皇后寝宫过夜。

这样,皇后与众不同的地位和待遇就得到了彻底的凸显。

皇后也不用费尽心机去和嫔妃了明争暗斗,用来争宠了。这样的设计能够有效地维持后宫之间微妙的平衡,可以说这是清朝后宫制度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制度设计。

清朝的后宫较之历朝历代相比,除了晚期的慈禧以外,几乎没有太多丑闻,也没有干政乱国的劣迹。

单从这一点来看,清朝后宫制度的设立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为帝国统治两百多年的时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制度的本质仍旧是为皇权服务,是一套泯灭人性的封建制度,只能作为历史材料永久的存活在书卷纸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后宫   清朝   皇后   乾隆   嫔妃   后妃   妃子   太监   康熙   规矩   皇帝   资格   制度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