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充和:乱世中最后的一朵清莲,民国最后的才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才子众多。其中也不乏一些才女,比如上官婉儿、李清照之类,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创造了奇迹。当然,民国时期也出现了不少才女,比如林徽因、张爱玲之辈。然而有一个人,却被后世评为“民国最后的才女”,她就是“合肥四姐妹”中的四妹,张充和。

张充和出生于1914年的上海,她的曾祖是晚清名臣张树声。父亲是民国教育家张冀牖,曾以毁家创办苏州乐益女校,提倡新式教育而名噪一时。和三个姐姐不同的是,张充和在只有11个月的时候就被过继给二房的奶奶当孙女。养祖母从小对小充和溺爱有加,自任启蒙老师,言传身教大家闺秀的风范。

1930年,在养祖母去世后,16岁的张充和来到苏州,和姐姐们一起生活。

1933年,张充和的三姐张兆和与沈从文结婚后,张充和便一直和姐姐姐夫居住在京城。后来,张充和更是以“数学零分”被北京大学破格录取,可见张充和扎实的文学功底。后来的张充和到《中央日报》的副刊《贡献》当编辑,初现才女风姿。

直到抗战爆发,张充和随着沈从文一家流寓西南。张充和辗转在重庆教育部下属礼乐馆工作,整理礼乐。她将整理出来的二十四篇礼乐用毛笔书写,首次展示了她的非凡的书法艺术天赋。

章士钊爱才,曾赠诗给张充和,把她誉为才女蔡文姬;而戏曲家焦菊隐更是称她为当代的李清照。此外,张充和还会丹青,曾画过一幅《仕女图》,震惊全球。

1947年,张充和已经是大龄女青年了,在北京大学教昆曲,寄居在三姐张兆和的家里。后经由三姐夫沈从文介绍与北京大学西语系外籍教授傅汉思相识。二人一见倾心,于是在1948年的11月喜结连理,次年1月双双赴美定居。

2004年,傅汉思离开人世,年逾九旬的张充和在全心整理丈夫傅汉思的遗著之外,还坚持在砚田边耕耘,颐养天年。

2015年,张充和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

张充和一生多才多艺,却为人低调谦和,她集聪慧、秀美、才识于一身,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尽管这样,张充和却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才识而有丝毫的骄傲自满,而是继续努力充实自己的内心,令人佩服和敬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西语   才女   零分   才识   北京大学   礼乐   苏州   祖母   姐夫   乱世   民国   姐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