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监督明朝内政的太监,保卫南京的太监,七下西洋的太监,“三保太监”——郑和。

明朝被认为是“宦官乱政”现象比较严重的朝代。永乐年间最著名的太监是郑和。

郑和下西洋成为我国历史上航海的重要标志,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但也因为征程的辉煌,我们往往忽略了郑和本人。

洪武十四年前后,明军占领了云南,年轻的郑和被明军俘虏。洪武十七年,郑和回朝在南京被阉割。洪武十八年,傅有德改防北平,郑和重新参军。也是在那一年,郑和被派往北平的燕王城堡任职。

朱棣非常喜欢使用宦官,这个习惯其实从他做藩王的时候就有了。但是,明初的小太监普遍出身贫寒,文化素质低下。郑和原是云南贵族之子。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聪明伶俐,所以朱棣很快就赏识了他,把他带到了朱棣身边。

接下来就是“靖难之战”。郑和在“靖难之战”中立下军功,被赐姓“郑”。郑和这个名字就是在那个时候确立的。

有两件事,可以看出朱棣和郑和的关系不一般。第一件事是建文四年,朱棣攻克南京后,派郑和祭祀奶妈;还有就是永乐元年,朱棣赏赐靖难有功,郑和被任命为内官监。

内官监是明朝宦官制度中的十二监之一,后来著名的四里监也是十二监之一。但是,在明朝初期,尤其是洪武、永乐年间,十二监中居首位的并不是司仪,而是监内官。太监,内官监,是明朝第一太监。

洪武时期,宦官品级不高,所有宦官的品级都是七品,但只有内官是六品。后来朱元璋做了调整,什么都提到了六品。朱棣即位后,再次升官,成为四品。

明初的内臣手中握有很大的权力。

内官监相当于皇帝宫中的行政长官,监督和协助宫中的一切事务。比如皇室库房、皇室档案、朝廷采购、朝廷礼仪、后妃开销、皇室工程、宫廷人员调动、宫廷俸禄分配、宫廷内政对外协调等等,内部官员和监察官都可以介入。

郑和能坐上这个位子,充分说明了朱棣对他的信任,也体现了郑和过硬的个人能力。

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虽然停止了西行,但继任皇帝仍对郑和委以重任。很多人认为,郑和派洪熙年驻军太监到南京,其实是暗中分配。这种理解其实是错误的。

明初南京的都城地位非常重要。郑和在南京的守备宦官手握实实在在的兵权,辐射到明朝的东南方。更重要的是,郑和还去南京修缮了南京故宫,因为当时朱高炽正打算迁都回南京。郑和算是朱高炽派往南京抗击前哨站的主要官员。

但为什么下西洋的重任最终落到了郑和身上呢?

郑和为什么下西洋?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前后,皇帝派使者出使东南亚各国。以朱棣时期为例,建文四年九月,朱棣刚刚登基,就派人将自己崛起的消息传到琉球、安南、索拉、苏门答腊等国;永乐元年,派马斌出使苏门答腊,遣尹庆,出使克至(印度西南部)。

因此,永乐时期为皇帝下西洋的太监并非只有郑和一人,但郑和下西洋的规模和次数却是最多、最多的。

郑和下西洋不仅奉命航行西天,而且郑和本人也积极希望以皇帝特使的身份出海。

第一,郑和的宗教信仰。

郑和是穆斯林,相传郑和的父亲在圣城麦加。到圣城朝圣几乎是每一个穆斯林的神圣理想,而这个理想也一直铭记在郑和的心中。而借用明朝的力量来实现这个梦想,无疑是最稳妥、最稳妥的方式。

据朱棣记载,郑和除了信奉伊斯兰教外,还信仰佛教和道教。比如永乐元年,郑和出版佛经,请姚广孝(道衍和尚)题词,郑和本人就是姚广孝的弟子。

同时信仰多种宗教的现象在明代其实是很普遍的。在去西方的路上,途经的国家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体系,这就需要一个能够包容不同文化共存,不因信仰而产生个人主观偏见的领导者。郑和无疑满足了这一点。

第二,郑和有贴身侍从的身份。

郑和作为朱棣家族的行政长官,虽然不参与外国朝廷的政务,但也算是朱棣的人。朱棣要派人出海,就必须找一个可以信任的人。而郑和作为朱棣的亲密伙伴,日夜附和朱棣,进而可能会影响朱棣对使者人选的选择。

最后,郑和的个人职责和抱负。

郑和是内官太监,当时的内官负责皇家采购。他在西航的同时,还要为皇室购买各种奇珍异宝。郑和是这个官职的最佳人选。

郑和懂军事。从后来出海途中的几次军事行动来看,郑和的军事能力是非常强的。毕竟他是在朱棣造反之后才开始仕途的,而且还立下了战功。

郑和虽然出身太监,出身太监,但并没有统帅大军的机会。看看朱棣这个狂热的军事爱好者,动不动就亲自招兵迎战蒙古人,身后还站着一群荆南有功的将士,郑和这个太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一个机会。

那么,既然他可以率领数万大士出海做使者,身为皇帝的钦差大臣,手握军政大权,郑和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机会呢?别忘了,他本是云南贵族之子,施舍的热情从未消退。

因此,皇帝和郑和本人的共同愿望就是郑和能够率领明朝最大的舰队出征西海。

明朝西行使者人选已经确定,不禁让人疑惑,为什么是西行使馆?我们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体,没有像欧洲国家那样追求财富的内在动力,所以郑和下西洋只能解释为政治上的需要。

首先,找到建文帝的下落。

古语有云,朱棣安排了一里一外二人去寻找建文帝。明代地区是胡维;国外是郑和。这个说法可信度很高,但也只能算是郑和合着的密使。朱棣为了寻找建文帝而浪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是没有意义的。

二是论证了朱棣登基的合法性。

这是朱棣的大结。无论他怎么修改,都无法掩饰“荆南之战”是造反的行为。他编修《永乐大典》,篡改太祖实录,甚至后来对安南开战,其实是想显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

庞大的舰队西行,途经多个国家,朱棣也想沿途告诉大家,明朝的现任皇帝是太祖四子,在他的统治下,江山兴盛。

三是打造新“华谊秩序”。

永乐十八年,朱棣派陈诚出使中亚,带回了中西亚20多个国家的600余人的使团。这600多名外交官,在几千名大明野战精锐的陪同下,来到了北京。

朱棣先安排他们游览江苏、山东,然后又将他们送回北京,让他们在京郊观摩明军演习一个月。当时参加演出的大明军多达10万,三大主力营的主力也都登场了。

埃及外交官回国后不久,红海东方舰队的禁令解除,那些国家不时来北京迎接朱棣。

这种“来自五湖四海”的成就感,正是朱棣所追求的感觉。

第四,皇家采购。

上文提到,郑和的内官监察官也负责皇室的采购事务。但这个问题应该结合上下文来看。明朝永乐年间最大的皇家工程是什么?建造北京故宫。郑和作为朱棣的亲信太监,自然要搜罗奇珍异宝来装点朱棣的皇室门面。

北京故宫有飞虹桥,桥上的各种白色神兽石雕,据说是郑和从西方购来的。

2000年代初在湖北考古发掘时,从明梁庄王墓中出土了一根金条,上面刻有铭文,明确写明这根金条是2011年4月购自西方,永乐十七年。

在历史上留下你的名字

在他的远洋航行中,郑和还扩展了我们对中医的了解。在27,000次任务中,他们有200名船医,甚至还有几名助产士。

台湾的“三宝姜”、曼拉的“三宝净”、非洲的“拔罐”,甚至印度的一些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将牛尿涂满全身、晒太阳来祛病的传统疗法。这一切都得到了证明。它与郑和的舰队相连。

郑和七下西洋,船队途经亚非30多个国家,历时28年,也把整整一代人从豪迈热血的少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六十岁老人男人。

然而,随着郑和常年远离朝廷,伴随着朝廷制度的变迁,内史监的政治地位也开始慢慢落后于司隶监。

最后,对于郑和《明史》有赞:

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苏门答腊   西行   明朝   宦官   南京   皇室   朝廷   永乐   太监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