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为泄愤处死10岁弟弟,弟弟临死说出7字,流传至今成千古名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历史上,昏暴之君绝不在少数。

可是让人闻之色变且厌恶非凡的皇帝,刘宋第六位皇帝刘子业称第二,绝没有人敢称第一。

他诞生于乱世,是一个荒唐暴虐的昏君。

若是拿他和之前的桀纣之流比较。

桀纣起码也有拿得出手的功绩。

而刘子业实实在在是一个荒淫无度的少年暴君。

其不仅可以弃传统人伦于不顾,还将不伦不义之举发挥到极致。

他那年仅十岁的弟弟,被他处死的时候,万般无奈,只得说出一句流传千古的名句。

短短7个字让后人感慨,生存于暴君手下的痛苦属实难捱。

纵使是兄弟手足,却是积怨已久的宿敌

事实上,刘子业赐死手足兄弟并非一朝一夕的积怨。

反之,它是由二人共同的父亲刘骏种下的恶果。

刘骏是南宋孝武帝。

一般谥号中有“武”字,多半因为皇帝本人征伐有功、政绩颇有成效。

刘骏在执政前期,确实也可堪匹配这个“武”字。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权力基本上都掌握在贵族手中。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皇帝可以天天换,而贵族的权柄却始终掌握在贵族手中。

他们甚至可以成为和皇权并行的权力体。

贵族权力之大,任凭哪一位皇帝都无法容忍。

于是,刘骏在登上政治舞台的时候,便开始计划处理掉这些皇权以外的枝丫。

但事实上,他本无缘储位。

谁料,太子偏不安分,引出巫蛊之祸。

这时,刘骏的父皇便开始有意另立太子。

不过,直到这时,刘骏也不是很有胜算。

他的其他兄弟刘诞、刘铄、刘宏在前朝后宫也都颇有实力。

这对势单力薄的刘骏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正当他汲汲营营想要和自己的兄弟们展开政治上的较量时,太子刘劭竟然弑父。

如此一来,帝位空悬。

并且,刘劭的所作所为引起了诸多不满。

内政动乱一触即发。

而这恰恰成为野心勃勃的刘骏一次走上帝位的绝好机会。

而后,刘骏在江州和雍州势力支持下,开始走上讨逆的道路。

“孝武帝”的“孝”,就在这时得到奠基。

孝义的讨逆行为成为刘骏与刘劭形成鲜明对比的关键。

这为原本势单力孤的刘骏,带来了强大的舆论支持。

而朝中绝大多数大臣们因为赞许刘骏的讨逆行为,也纷纷站在了他这一边。

最终,刘劭在战败之后被杀,刘骏讨逆有功,自然成为新君。

就当所有人都以为拥立了一个仁德的皇帝之时,刘骏骨子里嗜杀暴虐的性格已然开始释放出来。

新帝继位,正当所有人欢欣鼓舞,一场由刘骏谋划的制衡局面悄然拉开。

除了前面提到的清理贵族,刘骏还忌惮自己的门生故吏功高盖主。

另一方面,他也猜忌先帝留下来的旧臣会对自己不轨。

还有自己的兄弟们。也不是没有可能对皇位虎视眈眈。

于是,他便开始给功臣分权,给旧臣降阶。

再利用这些人对权力的争斗制衡皇族。

加之此前刘骏的故吏功臣有几个因为藐视皇权被杀。

朝廷就此陷入一种恐慌,朝中上下战战兢兢,生怕有一天这个祸乱会降临在自己身上。

非但这样,刘骏为彻底杜绝士族和皇族威胁自己的可能,大力提拔寒门。

其让新的势力成为制衡监督士族皇族的棋子。

自此以后,刘骏的荒唐本性终于暴露了出来。

他开始荒淫无度甚至都不顾礼义廉耻的生活。

他遍寻美女,甚至不惜将自己的堂妹接进宫里,与之生儿育女。

这个堂妹就是南郡王刘义宣的女儿,为了掩人耳目,刘骏甚至给她改名换姓。

就这样,后宫中多了一位殷淑仪

而后,她还生了一个孩子,名为刘子鸾,6岁时被封为新安王

可是,好景不长。

殷淑仪就在儿子封王的当年去世。

刘骏如丧考妣,为她定做了玻璃棺材并举行了匹敌皇后典仪的葬礼

后来,为了悼念殷淑仪,他还经常带领朝中大臣前往其墓前哭灵。

而哭声的大小则被视作对皇帝的忠心程度。

渐渐地,刘骏将对殷淑仪的怀念痴迷转移到儿子刘子鸾身上。

如此荒唐、偏执的行为势必会造成年少的刘子业在恐惧中长大。

毕竟弟弟刘子鸾的恩宠早已远远超过了他。

年少的刘子业在担惊受怕中度过,而耳闻目染父亲的种种行为,更是成为他日后效法的“榜样”。

刘子鸾本来无辜,可正因为刘骏对其几乎偏执、癫狂的爱。

导致备受冷落的刘子业心理逐渐畸形,也为后世皇室成员的遭难埋下了伏笔。

正在刘子业在冷落和恐惧之中不知所措的时候,刘骏竟因为过度思念刘子鸾而驾崩。

身为太子的刘子业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刘宋王朝好像有一个弑父的魔咒。

刘劭为了皇位弑父。

而已经即位的刘子业虽说没有机会弑父,却也动了掘墓挖坟的念头。

好在经人劝阻,才未实行。

可是,当初害得他们母子苟延残喘的“罪魁”刘子鸾母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噩梦还是降临在了这对母子身上。

罔顾人伦的昏君

刘子业仅仅在位一年半,却实在做下了昏君史上最罄竹难书的一页。

为了向当时盛宠的殷淑仪母子报复,刘子业将被封在玻璃棺材中的殷淑仪挖出来抛尸荒野;

并命人毁掉了先帝刘骏为她建造的陵寝。

可是,这些怎么能弥补刘子业心中的愤恨?

父亲的墓不可毁伤,殷淑仪的坟墓毁掉了也不甚解气。

于是,他便将愤怒的矛头转向了弟弟刘子鸾。

当时刘子鸾年仅十岁,

自幼受到父母呵护的他,不像父亲那样暴力多疑,反而仁厚善良。

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本来就对哥哥的皇位毫无威胁。

为何刘子业还要如此穷追不舍,非要到要他性命的地步不可。

最终,刘子鸾将兄长送来的毒酒一饮而尽。

临死前,他说了一句:“原身不复帝王家”

此语引起了宫廷内外的共鸣,也成为后代文人用以书画皇族故事的一句谶语。

然而,刘子业的荒唐行径并没有因为毒杀刘子鸾落幕。

他还利用皇帝的权威将刘子鸾的兄妹诛杀。

如此对殷淑仪的愤恨才刚刚结束。

新的仇怨又因为刘子业的纵欲无度而起。

刘子业的姑妈貌美无双。

他在其进宫之时便看中其美貌几欲占有。

按理说,侄儿与亲姑母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在一起。

可刘子业偏生要逆天而行,强行纳姑妈入后宫。

他效法父亲刘骏掩人耳目的勾当,将姑妈封为谢贵嫔。

等到姑妈的丈夫何迈将军,见送回来的尸首,并不是自己的妻子,而是宫女代替,便勃然大怒。

他随即进宫找皇帝要个说法。

谁知,刘子业竟没有丝毫愧疚,反而将何迈一家杀害。

不知是不是强纳姑妈给了他放肆的契机。

没过多久,他就想出了一件更过分的事情。

那就是召集宫里宫外的公主、王妃、郡主入宫。

然后让她们在自己面前站成一排,令左右近臣凌辱她们。

不仅对待皇亲国戚的女子如此可怕,就连自己的亲娘王太后也被刘子业活活气死。

本来仁爱祥和是母子天性,可是到了刘子业这里,养育自己的母亲好像是街边普通一妇人。

有一次,王太后生病奄奄一息,作为儿子理应探望。

可是刘子业却说:“病人间多鬼,可畏,哪可往?”

缠绵病榻的王太后听说自己千辛万苦抚育长大的儿子,竟然因为自己是个病人,担心房间里不干净有鬼,而拒不探视。

一时间,她血气翻涌,差点上不来气。

等到王太后临终前,她曾怒骂说,剖开我的肚子看看,究竟生了个什么东西?

对待生母都如此,更不要说其他人的处境如何艰难。

在刘子业宫中,服侍的宫女还被他强制脱下衣服,追逐打闹。

一位宫女不从,竟被活活打死。

刘子业的荒唐行径,终于让臣民们看不下去了。

就在刘子业因为梦魇久久不安,在宫中驱鬼之时,臣民们开始暴动,弑帝另立。

当时,几个侍卫趁机冲进其寝宫,诛杀了这个荒淫无度的皇帝。

死后,刘子业的尸首无人收拾。

一直到新帝即位,其尸首才被人草草包裹葬于荒郊,没有谥号也没有墓碑。

茕茕孤坟无人祭奠,史称“前废帝”。

这位“行秽禽兽,罪盈三千”的皇帝终于结束了他荒唐的一生。

结语

皇帝作为封建时期权力顶峰的人物,品行才能是最能决定王朝走向的。

若是贤德的君主在位,国祚还有希望延长。

若是刘子业这样的人物,荒唐得令人发指,于国于民毫无助益,实在是枉为人君。

参考文献

《宋书——前废帝纪》

《两晋南北朝史》

《魏晋南北朝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先帝   皇帝   荒淫无度   昏君   皇权   姑妈   皇族   名句   母子   荒唐   贵族   弟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