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李令月-最终死于自己的政治野心

“二十余年,天下独有太平一公主,父为帝、母为后,夫为亲王,子为郡王,贵盛无比”。太平公主李令月因为丰富与杂乱的情感生活,在中国许多野史和传记中有很多描述。她首嫁姑表哥薛绍,次嫁由母亲武则天相中的有妇之夫、侄子武攸暨,期间包养小鲜肉无数,还不时与朝臣通奸,甚至夸张到与母亲武则天分享美男,完全体现出了后人“脏唐臭汉”的辛辣评语。

除了情感私生活外,李令月和李隆基合谋“唐隆政变”,又一次成功来到大唐王朝的政治舞台中心。唐隆元年六月庚子(710年7月21日),由当时相王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于帝都长安城共同发起的一场宫廷政变。李隆基以禁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并彻底剿灭了韦氏集团告终。

“唐隆政变”以后,龙椅明显要由李旦来坐,但韦皇后所立的傀儡少帝、年仅六岁的李重茂尚在,一时无人敢提出来废帝之事,在这个关键时刻,太平公主很有气魄地给李旦扫清障碍,主动进宫来见少帝,对这个六岁的小娃娃说,你小子看不出来,天下大势已归相王,此处不是小孩子待的地方,说罢抱少帝下殿,然后取来皇帝的行头交给四哥李旦,亲自扶他上位。自此,即位不足一个月的李重茂退位,李旦复辟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

仅此一举,令太平公主声名威震天下,使她几乎成了与皇帝可以平起平坐的“二圣”,她与睿宗协商国事,废寝忘食。她的话睿宗必听必信必会照办,朝政大事未报告她便不能付诸实施,特殊情况下她未登朝,宰相必须赴其宅邸汇报并听取意见,凡她想干的事,睿宗无不顺从。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升迁降免,仅凭她一句话而已,经她手而平步青云者不计其数,趋炎附势之徒争相献媚,三个儿子均封王爷,一时气焰盖天,不可一世。

渐渐目中无人的太平公主和年轻锐利的皇太子李隆基产生嫌隙,三郎不满姑姑权力过大,手伸太长,而公主则一开始就不赞成立三郎做储君,并扬言他并非嫡长,名头不顺,应另立他人。

已经有了做女皇想法的太平公主,深知懦弱的四哥睿宗很好驾驭,而青壮之年的李隆基绝非善茬,姑侄争锋很快就变得水火难容。公主常常派人监视三郎的行踪,设法在他身边安插亲信。景云二年(711年)公主结党益州长史窦怀贞,意欲加害三郎,扫除自己前进上的障碍。

一边是争强好胜的妹妹,一边是血气方刚的儿子,睿宗李旦夹在中间毫无办法,艰难地和着稀泥。延和元年(712年)在妹妹的诅咒和多次阻挠下,李旦硬着头皮,不顾一切地把皇位交给李三郎,自己去做太上皇,躲开这个权力和是非中心。

李隆基已经登基,太平公主仍然不肯死心。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公主试图仗势专擅朝政,与三郎发生激烈对立。朝中七位宰相,五位是她的人,文臣武将一半以上依附于她,于是误判形势的姑姑低估了侄子的实力,铤而走险,下了狠招,要废掉玄宗皇帝,投毒谋杀三郎,叛乱夺江山。

紧急关头,李隆基采取果断措施,先下手为强,以闪电的行动诛杀公主党羽,随后大开杀戒,与公主所有有瓜葛的亲信爪牙均被杀死,公主无力抵抗,带着几个亲信逃入终南山,熬了三天以后出山缴械投降,玄宗不留后患,下昭“赐死于第”。至此,太平公主因为过盛的政治野心走上不归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太平   益州   公主   朝政   皇太子   亲信   宰相   侄子   姑姑   野心   皇帝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