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首次北伐,便失去了11位大将,仅看名单就知道他败得有多惨

每每读到《三国演义》后期,看到蜀汉的命运,都都会为丞相临终前的哀叹悲凉。东汉末末年三分天下,刘备身为宗亲一心兴复汉室,然而夷陵之战让他的创业之路就此终结,好在军师孔明继承了他的遗志。

刘备白帝城托孤,以大事相托,孔明为报三顾茅庐知遇之恩,后半生呕心沥血,以统一中原为己任,然而天不假年,兴复汉室的宏图大愿最终以失败落幕。首次北伐可谓惨败,众多将军身死,直接导致蜀汉后期武将集团青黄不接。

赵云已老,蜀汉再无大将

北伐背景:各种迹象显示不适合北伐,但又不得不北伐

建兴五年,也就是公元227年,屯兵汉中的诸葛亮着手开始北伐。当时曹丕去世,曹魏正值换主,但是政权交接风平浪静,丝毫没有内乱的迹象。这对于蜀汉来说,根本不是一个有利的行动时机,可为何丞相却坚持北伐呢?

曹丕死,曹叡继位

“民志既定,则难动也”

诸葛亮就是这么认为,这句话这是他北伐的一个基本论调,其中也包含着治乱兴衰节奏的把握。曹魏占有关中、中原、华北,横跨九州,按双方力量的自然成长,曹魏捏死蜀汉只是时间问题。天下战火纷乱,如今各国休养生息,老百姓习惯了安定,就会逐渐接受曹魏政权接替汉室,甚至遗忘大汉朝才是政权正统。到那时“兴复汉室”变成了一句没有根据的空话

兴复汉室

这种观念已经在百姓心中开始发芽,对于老百姓来说,管你是“魏”还是“汉”,我有口饭吃,怎么都行。可诸葛亮慌了,他攻打曹魏的“由头”不能被打折,他必须在这种观念深入人心之前,让天下人重新记起汉室王朝的“正统性”

除此之外,还有蜀汉内部的政治因素,蜀汉内部派系斗争纷繁复杂,荆州派和东州派利益犬牙交错,能量势均力敌。不谋求对外拓展,也会引发内耗,甚至内战。所以北伐是诸葛亮非做不可的一件事,试图用北伐减少内乱。

北伐路线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一手扶起蜀汉政权,而此时,又到了不得不出兵北伐的时候了。诸葛亮并未采纳魏延的子午谷路线建议,而是选择先西出祁山再北上进军。魏延认为兵贵神速,直奔长安而去。诸葛亮则认为此计太过冒险,搞不好会有灭顶之灾。不如先出兵凉州,慢慢夺取曹魏地盘。因为凉州远离中原,又纳入曹魏时间不久,肯定无重兵把守,较容易攻克。

北伐路线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诸葛亮只能加速北伐进程,而事实证明他的顾虑是正确的。同年,诸葛亮兵行奇招,带领赵云,一连拿下曹魏三郡,曹魏开始坐不住了。

北伐结果:十几名将领战死,汉蜀再无大将

诸葛亮速度太快,是曹魏没预料到的。随即曹叡做出反应:亲自领兵坐镇大本营,曹真主守,张郃主攻;值此关键时刻,诸葛亮误用马谡,张郃却以不到30天时间,用少量兵力长驱700多公里,大破马谡,上邽附近的郭淮也击败列柳城的高详

马谡

这对蜀国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创,蜀军被拦腰截断,大军全面陷入被动,败的一塌糊涂。诸葛亮也不得不“挥泪斩马谡”。街亭失守打乱了一切部署,再加上为将张郃实力恐怖,众多猛将命丧他手,蜀国本来就与魏国的不对等实力,更加悬殊。

北伐失利,优秀将领损失颇多,赵云在回军路上病逝,世间再无五虎将。

赵云病逝

除了赵云病死,还有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通将军牺牲,同守街亭的张休和李盛被马谡连累,皆被诸葛亮斩首。

前前后后,此战损失曲长、屯将七十余人,蜀国后期战将凋零,武将集团青黄不接,仅剩姜维独木难支,而他的出现只能是缓解蜀国灭亡的时间。

五丈原病逝

结语:蜀汉夷陵之战时就已遭受重创,再加上这次北伐失利,蜀国已经元气大伤。虽然诸葛亮后来又北伐了许多次,但真正的有利的效果却没有出现,任凭诸葛亮再深谋远虑,手下也无将领可用,五丈原病逝之后,纵使有姜维勉力支撑,但阿斗献城投降,蜀汉再无回天之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蜀汉   街亭   汉室   中原   青黄不接   蜀国   内乱   将领   大将   政权   后期   名单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