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成就大业,却为何成为他称帝的阻碍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中原大地战乱纷纷。中平六年(189年),何进召董卓进入洛阳。9月28日,董卓立陈留王刘协为汉天子,是为汉献帝,可怜的汉献帝被推到风浪的最前沿,却毫无击浪之力命运再也无法由自己主宰,颠沛流离,成为各路军阀的玩物,可怜的汉献帝直到遇到曹操,才稍微得到一些尊重和保障。

董卓/剧照

董卓挟持了皇帝,把持朝政,但政令却难出洛阳,董卓反而成为了全民公敌,人人欲除之而后快。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十路人马组成联军,号称“关东义军”,指名道姓要讨伐国贼董卓。

董卓慌慌张张逼迫汉献帝迁往长安。自己带着凉州军,继续留在洛阳,准备负隅顽抗。献帝离开洛阳时,董卓还纵火焚烧皇宫和大量民房,洛阳人民再次遭受一场浩劫。

皇帝虽年幼好欺负,但朝中大臣亦未全是吃素的,汉室臣僚不可轻视,处理不好就是引火烧身。

正在关东军日日酒会夜夜笙歌之际,董卓死了,被吕布杀了。这件事虽然大快人心,却又再引战火。董卓死后,司徒王允大开杀戒,滥杀无辜,逼得董卓旧部铤而走险,杀回长安,王允落得和董卓一样的下场,抛尸街头。朝政落入董卓部将李傕和郭汜手里。

可怜的汉献帝,刚从虎口脱险,又进了狼窝,而且还是两只狼。董卓在执政时期,大多数的时候对汉献帝还是算客气的,李傕和郭汜并没有重视皇帝在手上的重要作用,烧杀抢掠,肆意妄为,长安地区民不聊生。这个时候的汉献帝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难以维系,李傕和郭汜等人甚至连他们的部下,对待皇帝也缺乏最基本的尊重。

初平五年(195年),这个团伙的三号人物樊稠被李傕杀死。李傕和郭汜之间的矛盾也开始升级,甚至到了刀兵相见的程度。为自己艰难处境不至于更加难堪,汉献帝甚至派人去当说客,试图说服两个人握手言和。再后来矛盾激化,双方在长安大打出手,李傕把皇帝抢到自己军营里,郭汜则把百官抢到自己手中。董卓迁都的时候,长安城尚有几十万的百姓,李傕和郭汜连续的战争,让长安城几乎成了一座死城。

在内讧的最后阶段,李傕和郭汜竟然答应了刘协东归洛阳的要求。这一去就是一年的颠沛流离,天子变成了浪子。建安元年(196年)七月,在兴义将军杨奉和董太后的侄子董承等人的护送下,汉献帝终于回到洛阳,面对被董卓烧毁破败不堪的京城,汉献帝欲哭无泪。

汉献帝/剧照

国已不国,家已无家,如此混乱的局势,于国家、民族都是一场灾难,却也给关东诸侯一个极好的机会,同时也是一次考验,考验他们是否有担当,对国家民族是否有心,也考验他们能否抓住机会发展壮大。

董卓、李傕、郭汜、杨奉得到皇帝不知如何发挥作用,各路诸侯对皇帝态度冷淡,而袁绍是最有机会迎天子的,却顾虑重重。郭图是最先建议迎驾的,在他看来汉献帝此时已走投无路,如果得不到妥善安置,有可能落入他人之手,比如袁术,或者刘表,甚至是吕布和刘备,那将对袁绍集团更加不利。袁绍手下最重要的谋士之一沮授也劝袁绍迎接汉献帝,“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就是沮授观点。

郭图、沮授的建议遭到不少人反对,反对的理由是:汉室衰微,为日已久,现在要重新振兴,那是多么困难!现在各路英雄据有州郡,个个人多势众,正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为王。如果迎接天子到自己身边来,以后干什么事都要先请示报告,如果听天子的就削弱了自身的权力,不听天子的就是违命,左右为难也。

袁绍一副好牌打得稀烂

况且献帝刘协并不愚笨,经历很多坎坷曲折,得到了历练,面对凶残的董卓和强悍的凉州军都无所畏惧,有勇有谋,这样的天子可不是能被轻易玩弄于股掌之上的。

如果另新帝,会不会走董卓老路,如果胆敢取而代之,那就更严重了,不管你以前多么英名盖世,做了多少好事,都将背上篡位的骂名。所以看似妙手,却容易下成臭棋。把天子接来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么真心实意地拥戴天子,当一名汉室的忠臣,要么横下心去,甘背历史的骂名,否则天子这个烫手的山芋还是不碰为好。

在这个过程中,曹操集团的考试是合格的。实际上,在董卓被杀之初,曹操就开始不断积蓄力量,收拢人才。谋士毛玠向曹操提出三个建议:奉天子、修耕植、蓄军资。曹操立即采纳了毛玠的建议,不断想办法向洛阳靠拢。八月十八日,在董昭的疏通下,曹操进入洛阳,拜见汉献帝。曹操带来了皇帝久违的问候,曹操没想到至尊天子竟形同乞丐,皇帝也没想到,这年头还有人惦记着他,尊奉他。

曹操至少实际上给了汉献帝保障

汉献帝感动万分,于是下诏,授予曹操符节和黄钺,录尚书事。但曹操还在杨奉地盘上,依靠没有权威的皇帝行使权利,简直天方夜谭。

这时候,董昭又帮了曹操一把,他建议曹操将献帝转移到许县,跟杨奉说洛阳无粮,要就食于鲁阳,鲁阳距许县近在咫尺,离杨奉所在的梁县也不算远,杨奉没有怀疑,曹操依计而行,顺利把皇帝华迁到了许县。这下,曹操完成了“奉天子”的全部程序。

袁绍清楚,曹操也清楚,但袁绍势强,曹操势弱,袁绍羽翼已经丰满,人才济济,兵强马壮,曹操刚立稳脚跟,加之出身不好,号召力不够。形势比人强,不做出改变,就很难转变形势,所以曹操不得不做“接盘侠”。

“奉天子以令不臣”帮助曹操把很多外部问题变成了内部问题。曹操迎奉献帝到许县后,得到了黄河以南大片土地,关中地区的人民也纷纷归附。更为重要的是,曹操成了匡扶汉室的英雄,反对派则被置于道德的对立面,从此,曹操无论任命官吏扩大地盘,还是讨伐异己打击政敌,都可以借用皇帝的名义,再没有道理也是正义的,对手们则很被动,反曹就得承担反帝反汉的风险。

天子是一把剑,可以轻易举起,刺向图谋不轨者。初平三年,(192年)张邈、陈宫共推吕布为兖州牧,至“奉天子”前,为争夺兖州与曹操对抗冲突不断,甚至兖州一度被吕布占据,“奉天子”后,封吕布为左将军。吕布大喜,就与曹操和解。建安三年五月(198年),吕布与袁术联合,共同进攻刘备。曹操又举旗正义的旗帜,率军亲征吕布,吕布接连战败,被部下叛变,于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城破被俘,被曹操处死。其地盘也被曹操收入囊中。

袁术如跳梁小丑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于寿春称帝,建号仲氏。对于僭越称帝的袁术,成为公敌,消灭袁术自然是正义的战争,在此背景下,曹操对袁术势力穷追猛打。建安四年(199年),袁术呕血而死。曹操当然名正言顺获得的寿春一带领地。

奉天子”的另外一个作用是,在曹操周围笼络了一批“拥汉”的人才。在曹操事业的前期,这部分人的利益和曹操的利益高度重合,双方尚能通力合作,铲除割据的群雄,还百姓安宁。

但任何决策都有利弊,毛玠和荀彧设定的正确政治路径和正义旗帜,给曹操戴上了高帽,随着曹操的事业不断获得成功,矛盾就开始显现出来了。面对一手遮天的曹操,“拥汉”的士族不可避免会与曹操产生冲突,如孔融、崔琰、杨修等。

“奉天子”也给曹操套上了紧箍咒,作为汉室大臣,始终儒家受君臣理念束缚,使他终其一生不敢悍然称帝。也正是如此,随着曹操野心的膨胀,曹操并不能满足做魏王,有冲破禁锢的欲望,却被儒家道德观念绑架。对提出和支持“奉天子”的毛玠和荀彧,不由心生怨恨,最终荀彧被逼自杀,毛玠也被打入大狱,差一点死掉。曹操始终没有在他生前坐上皇位,最终儿子曹丕替他实现了夙愿,自己也被追封为魏武帝。

然而历史弄人,未篡汉的曹操,比篡汉的孙权、刘备脸都黑,一本《三国演义》活在百姓中,曹操黑脸也要继续唱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奉天   兖州   太守   建安   汉室   洛阳   长安   大业   诸侯   天子   皇帝   成就   建议   何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