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埋没在历史上的岳云:自古皇帝很少杀过大将之子,岳云为何被杀

北走南征象我曹,天涯迢递翼应劳。似悲边雪音犹苦,初背岳云行未高。——《归雁》

杀人不过头点地,在历史中,我们对诛灭三族这种惩罚早已司空见惯,可其实大部分皇帝都没有这么残忍,即使是大罪也不会迁怒后代,不过凡事都有例外。

当一个皇帝恼羞成怒的时候往往是不考虑后果的。

岳飞作为抗金名将,他的死是很多人的遗憾,可同时也有人会非常的疑惑,为何岳飞的儿子岳云也同时被杀害,这种情况在历史中并不多见,其实从赵构决定杀掉岳飞的那一刻开始,岳云就进入了死亡名单。

岳云的勇猛

岳云身为名将岳飞的孩子,担当起一句虎父无犬子,从个人能力来说,岳云虽然战斗力不如岳飞,可起码能够达到岳飞80%的战斗力。

岳飞的武功出自大侠周侗,一身武艺在当时难逢敌手,因此可以判断出,岳云本人的战斗力也十分可观。

况且岳云还非常的年轻,武功还在上升过程中,假以时日,岳云说不定在武功方面还能超过自己的父亲。

在经历方面,岳云是少有的少年将军,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随岳飞征战沙场,不仅经历过各种大小战役,还屡立战功。

如果不是父亲岳飞一直压制着他的功绩,拒绝了朝廷给岳云的封赏,岳云或许已经成为岳飞手下官职最高的武将。

在带兵打仗方面,岳云参与了针对金国的几乎全部战斗,其带兵能力非常彪悍,大家所熟悉的撼山易这段话,原文为金兀术所言“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五十万众。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可见岳云的带兵能力。

综合来说,岳云不仅少年时期就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天赋,并且极有可能在各方面超过岳飞。

或许对赵构来说,岳云对他的威胁要比岳飞更大,毕竟岳飞的年纪放在那里,将岳飞停职几年,他就失去了壮志雄心,可岳云这种少年将军,即使你软禁他十年,他也可以东山再起。

岳家军的威胁

如果岳飞是一个普通的武夫乃至大侠,他对于国家的威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他不是一个人,他的身后是数量十分可观的岳家军。

按道理来说,在重文轻武的宋朝,朝廷对军队的管制权非常恐怖,一般武将连士兵的样貌都认不全,为何岳飞的岳家军会让赵构如此恐慌呢,答案很简单,岳家军不是“常规部队”。

岳家军并不是朝廷直接调拨给岳飞的部队,而是岳飞在战斗中通过不断的扩充、收编、降服最终形成的一支新部队。

这支部队的目标非常明确,他们就要跟随岳飞抵抗金国,而不是听从朝廷的命令,说他们是岳飞的私人军队也不为过,同时这支部队的补给大部分也来源于岳飞自己。

因此不只是赵构恐慌,南宋几乎人人恐慌。

岳家军的综合战斗力有多强悍,在同等数量的条件下,当时几乎没有任何一支部队可以打败他们,即使人数两倍于岳家军,也没有哪个将领敢言能够战胜岳家军,那么岳家军的强大阿和岳云有什么关系呢。

从身份上来说,岳云是岳飞的儿子,是岳家军集团的直系继承人,因此岳飞死后岳云如果要继承岳家军的指挥权没有任何难度。

即使是岳飞生前,岳云也可以在不经过岳飞的情况下是直接调拨一部分的岳家军出击,这意味着岳飞的死亡,对岳家军的战斗力几乎没有影响,依旧无法指挥岳家军。

同时,岳云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身先士卒,和大量的将士关系非常密切,并且岳云的打法要比岳飞激进。

或许岳家军到了岳云的手里战斗力会更强,此时如果赵构杀掉了岳飞而留下了岳云,他大可以直接带着部队打回来,逼迫赵构退位或者直接杀死赵构,岳家军绝对有这个实力。

信念

排除岳云个人的战斗力和他对岳家军的影响力,赵构杀掉岳云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岳云从小接受的信念,同时也是赵构必须杀掉岳飞的原因。

作为南宋皇帝,赵构能够继承皇位并不是因为他是直系继承者,而是因为当朝皇帝被金国抓走了,史称“靖康之耻”。

因此岳飞攻打进攻的信念一直都是迎回靖康二帝,或许在岳飞的眼中,赵构就是一个“临时工”,从礼法角度来看,岳飞的做法也没错,可赵构并不这么想。

如果赵构之前没有当过皇帝,自然不会在意这件事,可当赵构真正坐上皇位的那一刻,赵构清晰的感觉到了权力。

他绝对不会允许岳飞带回靖康二帝,将自己到手的皇位拱手相让,哪怕是和金国里应外合,哪怕杀掉岳飞这位大将,赵构都在所不惜,对于赵构来说,岳飞的忠心和他没有关系。

那么赵构为何要杀掉岳云呢?简单来说,岳家父子一条心,两人的理念几乎不差分毫。

如果岳飞死后岳云活着回到了岳家军,他大概率会不惜一切代价救回靖康二帝,并带着靖康二帝将赵构赶下皇位。

因此在赵构的眼中,岳飞必须死,岳云同样必须死,因此,赵构下了这样一道圣旨“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

除了以上种种原因外,岳云的死也有另外一个因素,他的出现,影响了赵构对岳家军的掌控。

作为皇帝的赵构,他对于岳飞的恨,远远小于对岳家军的渴望,他甚至都不关心靖康二帝的死活,他只关心自己的皇位,那又该如何保证自己的皇位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掌握岳家军。

很多人曾猜测,如果赵构对岳飞发布调令后,岳飞马上从前线回到朝中,后果会不会大不相同。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如果岳飞在收到第一道调令后,立刻回到朝中听从赵构的安排,赵构不仅不会杀掉岳飞,或许还会对岳飞委以重任,秦桧再也没有和岳飞争权的资格,因为赵构需要岳家军。

从北宋建国以来,除了赵匡胤时期北宋的军事实力十分强横,后续的北宋在对外战争尤其是大型战争中几乎一直处于被动状态,难以获得胜利。

这也是后世对宋朝军事实力诟病的原因,对于这个问题,经历过靖康之耻,宋朝迁都的赵构比谁都清楚,他也比任何人渴望得到一支强大的军队,恰好这支军队就在眼前。

岳家军有多强,起码当时如日中天的金国被打的抱头鼠窜,毫无还手之力。

这还是建立在岳家军是私人部队,没有获得朝廷的支持,如果将这只部队调回,从兵源、军饷等各方面支持岳家军,岳家军会发展到什么规模,虽然这件事无法去具体衡量,但大概率彻底打败金国,恢复到北宋时期的版图几乎毫无压力。

从这一点来说,赵构十分的渴望岳家军,他想要让岳家军成为自己的忠诚部队,因此才会在这样一个节骨眼上对岳飞发动调令。

他就是要看看岳飞是忠心与靖康二帝还是忠心与宋朝的现任皇帝赵构,只不过结果令赵构非常失望。

对此曾有人反驳“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也有人认为赵构的时机不对,可这恰恰是对岳飞的考验。

也只有在这种时候才能真正考验岳飞的忠心。

或许对于岳飞来说,眼前的机会很难在出现第二次,所以他不想浪费如此好的机会,赵构同样也不想浪费这样的机会。

从岳飞的经历来说,他从未对赵构的身份有多余的想法,只不过没有表现出对应的尊重和服从。

因此,岳飞必死,这件事放在任何人的身上都是一样的结局。

至于岳云的死,只不过是杀死岳飞的附加条件,因为在杀死岳飞后,赵构对岳家军进行了一次大清洗,岳家军中的武将只有三个结果:被杀、辞官、服从。

赵构想要的只有岳家军这只部队,至于这只部队由谁来领导,不是他需要去考虑的问题,起码韩世忠还在。

这说明即使岳家军因为岳飞父子的死亡失去了主心骨,岳家军依旧可以保持超强的战斗力,起码在赵构生前可以保持超强的战斗力。

事实证明,赵构的做法是正确的,在岳飞死后,金国和宋国签订了停战协议,再也没有出兵攻打过宋国,这就是岳家军的威慑力。

因为岳家军的战斗力已经形成,只要换一个略微厉害的将领,依旧可以发挥出岳家军的功效,至于岳飞的死亡,不在赵构和金国的考虑范围之内。

结语:

岳云的死亡,和岳飞死亡的原因大致相同,因为他不但没有对赵构进行服从,还会影响到赵构对岳家军的掌控,对于这样一个障碍,赵构的做法就相对简单。

在赵构的眼中,岳云唯一的价值就是岳家军的将领,生存还是毁灭他必须做出选择,或者由赵构帮助他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靖康   皇帝   武功   岳家   皇位   宋朝   北宋   朝廷   战斗力   部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