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大明灭亡的根源

崇祯皇帝,一个朴素节俭,勤于政事,年轻有为,曾六次,向天下臣民下罪己诏,但在其最后的时刻,下诏书没人接,敲朝钟,没人来,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李自成接管北京后,清查发现国库和内廷早已空空,很乎所有起义军将领的意外。

其实,银子,从崇祯继位的第一天,就一直困扰着这位年轻的皇帝。明朝中期的土地兼并已经非常严重,军屯不复存在,军队开销全靠国库,国家的税收一年比一年减少。国家的盐、铁、丝、外贸等工商业税收早已被官僚阶层所垄断,税收大福减少。利用太监去进行管理,又形成新的腐败和利益勾结,财政问题一直因为系统性腐败无法解决。崇祯皇帝继位后,因为官僚阶层和太监的矛盾,为安定人心,又刚刚打倒了“魏忠贤”太监势力,太监征收的这部分税收也枯竭了。

为了钱,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节约开支,裁撤部分驿卒,又导致驿卒生活无着,发生叛乱,李自成就是代表。天灾导致农民生活所迫发生起义。要求地方官员救灾,又全部向朝廷和国库伸手要钱。好不容易从国库和皇宫的日常生活费里面挤出来一点,又被各层贪污大半,到不了多少到灾民手中。灾民救不了,起义的灾民招抚后,抚不了,又重新叛乱,军队的欠饷,拨了款,实际也发不到多少士兵手里,军队还是闹饷,也很难指挥的动。一团麻!

真的这么缺钱吗?李自成和张献忠等农民军,实行的是不向老百姓纳粮,没收官僚的财富,做军费和赈济灾民的政策,攻下北京,仅仅在北京一地没收的财富,就达数千万两白银。前几年四川挖出张献忠沉入江中大量财宝。这还仅仅是被攻陷,能没收的部分财富。可见官僚阶层掌握的财富是十分巨大的。

官僚阶层实在是太有钱了,别看他们读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其实满脑子都是金钱。事实上,明朝末年,不光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经济层面的方方面面,都被官僚阶层控制垄断。崇祯皇帝想为国库增加点收入,只能向普通老百姓征税,这也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崇祯   驿卒   大明   明朝   灾民   国库   官僚   太监   根源   阶层   税收   腐败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