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在江陵攻防战中起了多大的作用(江东最具大局观的人是谁?)

刘备在逃亡途中遇到了江东派来的代表:鲁肃。

刘表死后,鲁肃第一时间向孙权进言:


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备必喜而从命。


要知道不久前江东刚和荆州大战,详见这篇;孙权与黄祖一共发生几次大战?(孙权攻灭黄祖的三大功臣是谁?)


其实鲁肃的策略也是要先取荆州。


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之地与我们江东邻接,顺水而往可达北方,外连江、汉,内隔山陵,有如金城坚固,沃野万里,士民富足,如果占有这块地盘,就是打下了建立帝王之业的基础。


再结合张纮之前为孙策的献策,今君绍先侯之轨,有骁武之名,若投丹阳,收兵吴会,则荆、扬可一,仇敌可报。据长江,奋威德,诛除群秽,匡辅汉室。详见:周瑜的家世可以媲美四世三公的袁绍嘛?(江东版的隆中对是谁提出的?)


江东的战略和丞相的隆中对是有利益冲突的,蜀吴两国如要合力伐魏,必有一方要做出让步,丞相后面就做出了巨大的退让:七擒孟获上部:丞相治蜀初期面对的三大难题(攘外必先安内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可惜鲁肃早走,他还在的话,必能劝说孙权先做出退让,趁着关羽北上的绝好机会,先打穿曹魏的淮南防线,到时候,取徐州、兖州来弥补荆州的损失(其实刘备后来也做了大幅让步,割让了荆州两郡与孙权)


鲁肃的大局观在江东首屈一指,他明白面对最大的敌人,必须放下恩怨,先一致对外(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但是鲁肃还是慢了一步,他没想到的是荆州那么快就投降了。


到夏口,闻曹公已向荆州,晨夜兼道。


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


面对纷杂的消息鲁肃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刘备一定会往江陵方向跑,于是在荆襄大道等他,果与刘备相见。(备惶遽奔走,欲南渡江。肃径迎之,到当阳长阪,与备会)


鲁肃说明了孙权派自己来的使命,然后和刘备共论天下形势,并问刘备准备到哪里去,刘备说想去投奔苍梧太守吴巨。



鲁肃详细述说江东的实力,劝刘备与孙权联合,共拒曹操(及陈江东强固,劝备与权并力)


备甚欢悦。


以刘备的坚韧,怎么会去投奔吴巨,无非是想试探下江东。


之后刘备按计划进驻夏口,派诸葛亮随鲁肃去柴桑会见孙权(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


曹操南下荆州后,孙权也很紧张,他亲自坐镇柴桑,这里已经是江东最前沿的地带。


《三国演义》对随后的故事开始了大量的加戏描写,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舌战群儒,其实真实的历史上诸葛亮此时的地位并不高,还没到出动江东群雄的地。


外交这东西永远是需要实力背书的!


丞相出道后的首次高光表演开始了。


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如果想战,那就早点和曹操断交,否则不如直接向曹操称臣。


孙权反问诸葛亮,刘备又为何不投降(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丞相等的就是你这句,回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孙权大怒: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於人。吾计决矣!

激将成功!

但孙权也很精明,很快说出了他的担忧: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大败后的刘备还有多少兵力呢?

丞相分析道:豫州军虽败於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为啥要把刘琦也算进去呢,万一后面打赢了,可以分到更多的利益!

同时分析了曹操的三个弱点:

1、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2、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3、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后面两条直指赤壁之战获胜的关键因素,打江东的主力是水师,曹军不善水战,只能依赖刚投靠的荆州军,荆州军既然之前不愿北伐,又凭啥为你曹操卖命呢?

所以丞相判断: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

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於今日。

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赤壁之战的详细战况可以移步这篇:赤壁之战下部:曹操到底是怎么输的?

联军火烧赤壁,周瑜随后下令展开了总攻击,率精锐在正面追击曹军。刘备也亲率部队登岸向乌林的曹军进攻,四处出击截杀曹军(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刚归附的荆州军开始了大逃亡,带动整个曹军全面溃退。



曹军的北路军之后的行动史书上没有记载(可能在得知曹操大败后,主动退兵)


赤壁之战,最终以曹操狼狈逃回江陵结束。


孙刘联军一举打破了曹军十多年来不可战胜的神话(灭吕布、败袁绍、征乌桓,曹操已经十多年没有尝到败绩)


孙权凭借此战彻底奠定了自己东南老大的地位,自此江东归心,当地大族们不敢再有异心,终曹魏一朝,北面再无机会能够打过长江。


刘备也开始大抢地盘,趁着周瑜和曹仁在江陵相持的机会,南征荆州南部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

这次南荆州不战而降有几点原因


1、刘备证明自己在正面战场上是可以击败曹操


2、赤壁大战伤亡最大的是荆州本土水军,曹操要是打赢了大家无话可说,输了荆州豪族自然要重新投票。


3、刘备在荆州广交朋友,人缘极好(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


刘备军力快速扩充,为他之后入蜀提供了足够的战力(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


刘备在南方顺利招降四郡后,回到江陵一看,差点乐了。


周瑜方面打了快一年,始终没有拿下江陵城。


刘备对周瑜说:”江陵城,城中粮多,我派张飞带一千人助你攻城,你分两千水军给我入夏水截曹军粮道,曹仁必退!(仁守江陵城,城中粮多,足为疾害。使张益德将千人随卿,卿分二千人追我,相为从夏水入截仁后,仁闻吾入必走)


为啥刘备那么有信心呢?


因为关羽打出了极其漂亮的战绩,周瑜后面给关张的评价是“熊虎之将”。周瑜多么心高气傲之人,能得到他的赞许,间接说明关羽在敌后立了大功。


硬攻江陵,胜算不高,周瑜打了一年多都没进展已经说明了问题。


但是可以断曹仁粮道,让他不战自溃。


曹军主要是依靠襄阳和江陵的五百里北道来运输粮食,夏水、汉水因为缺乏水军保障,他们不敢走。


虽然没有关羽具体的用兵史料,咱们可以用一张图来推测下。


关羽从夏口的水师基地出发,沿汉水持续骚扰曹军的补给线,曹军要是从襄阳出动主力,就上船跑路,小部队就一口吃掉。


这种战法给曹军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曹魏在荆州有好几员猛将。


满宠为奋威将军,驻守当阳,乐进镇守襄阳期间。

但这两人似乎挡不住关羽,因为之后曹操又调文聘过来参战(与乐进讨关羽于寻口,有功,进封延寿亭侯,加讨逆将军)

前面说了,刘备加上刘琦才有两万人马,能分给关羽打游击战顶多数千人!

刘备的两千生力军加入关羽后(瑜以二千人益之),坚持快一年的曹仁就决定撤退了,为啥呢?

襄阳没有办法把粮食给送进来!


曹操权衡再三后,令曹仁撤出江陵。


派出的人选也很有意思:汝南太守李通。


乐进、满宠、文聘他们去哪了?大家自己琢磨下哈,有没有可能是在这一年多的游击中伤亡太大,已经无法出击接应曹仁。


李通打的十分困难。


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李通本人都亲自下马去拔鹿角


且战且前,前进十分艰难。


以迎仁军,勇冠诸将。在名将如云的曹军阵营,李通居然得到了“勇冠诸将”的评价。


仁委城走。权以瑜为南郡太守。

209年底,江陵攻防战就此结束。


整个荆州被三家瓜分如下:荆州七郡的南阳郡和南郡小部、江夏郡北部在曹操手中,南郡大部和江夏郡南部归了孙权,南边的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四郡归了刘备。



奋斗了数十年,刘备终于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二十四史名家精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江陵   汉水   太守   襄阳   赤壁   荆州   豫州   水军   丞相   将军   作用   江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