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张郃死后,魏国后期还有哪些名将?

《三国演义》中,张郃是第一百零一回中箭而死的。以这回为界限,让我们看看,魏国后期还有哪些名将?

排名不分先后:

司马懿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或者印象中,司马懿应该是一位谋士,但实际上,他更是一名统帅,也是一位名将。在后期对抗季汉的进攻中,司马懿可谓是魏国的基石,没有他,诸葛亮也许不会病逝在五丈原。司马懿鹰顾狼视、隐忍深谋,让他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郭淮

郭淮算得上是魏国后期名将中的佼佼者。他在定军山夏侯渊被阵斩的时候就显露头角。在张郃兵败劣势的时候,为了稳住他,建议一定要派遣援军相助。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郭淮作为司马懿的副手,多次出谋划策,展现了非凡的谋略。后来姜维扛起北伐大旗,也好几次因为郭淮而碰壁。可惜在演义中,郭淮最终被姜维射死,死得着实有点冤啊!

邓艾

邓艾的整体实力应该算是魏国后期最强的,单挑能力、谋略能力,都是独一档的存在。相比起来,郭淮更像是个“小邓艾”。邓艾单挑与姜维打平,智谋方面,无论演义还是正史,更是力压姜维一筹。邓艾单挑记录主要包括:与文鸯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败,后者可算是“小赵云”;不一回合斩杀葛雍;与姜维前后两次单挑,一次数十余合、一次十余合都不分胜败。在三国后期这样的单挑实力也是比较过硬的。

夏侯霸

夏侯霸是夏侯渊的长子,弓马娴熟,颇有其父的威风。在司马懿平定公孙渊的作战中,夏侯霸表现出色,斩杀了卑衍,立下战功。后期叛投蜀国,还成为季汉的中流砥柱,与郭淮单挑不到十回合就将其杀退。姜维在北伐的过程中,多次寻求夏侯霸的建议,可以说是姜维的强力辅助。在有勇有谋的名将里,夏侯霸怎么也是要跻身其中的一位。

文鸯

文鸯,单骑退雄兵一战让他被后人称为“小赵云”,真正的七进七出可以说是由他演绎。他的勇猛,在三国后期可以算是说一无二的存在。原文中这段的描写可谓精彩至极:

于是魏将百员,复来追赶。鸯勃然大怒曰:“鼠辈何不惜命也!”提鞭拨马,杀入魏将丛中,用鞭打死数人,复回马缓辔而行。魏将连追四五番,皆被文鸯一人杀退。后人有诗曰:长坂当年独拒曹,子龙从此显英豪。乐嘉城内争锋处,又见文鸯胆气高。

一人杀退数百名魏将,连赵子龙都未必有这能力!不过文鸯的单挑能力却一般,单挑邓艾五十余合不分胜败。当然也不排除这次单挑他并未使出全力。当时打到五十回合的时候,魏兵援军到来,文鸯只能先行撤退。如果继续单挑打下去,估计战胜邓艾还是不在话下!

徐质

徐质使用的武器是开山大斧,他在单挑中接连击败廖化和张翼,实力不容小觑。尽管是比较短暂的出场,后边被姜维用计谋杀死。但如果不用计谋,姜维是否能通过单挑击败徐质,那也是个未知数。可以说,在当时魏国,徐质的勇武应该是仅次于文鸯的存在。

陈泰

陈泰名气不大,但实力却是魏国后期中不差的存在。他经常作为郭淮的副手,活跃在抵抗蜀军北伐的战场上。他还是邓艾的小迷弟,两人结为忘年之交。他的综合实力,应该称得上是“小郭淮”。

钟会

钟会算是智谋型的将领。他与邓艾算是当时魏国的双子星,两人都在伐蜀的路上争先恐后。钟会还因为军务问题斩杀了许褚的儿子许仪,可见在他看来,军令如山是多么重要。在攻下阳安关后,由于诸葛亮显灵,他还特意亲自备礼祭拜,入主汉中后,秋毫无犯。可惜最终被自己的“异志”所害,咎由自取。

魏国后期的名将并不缺乏。只不过随着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逐渐消失在历史中,三国进入了谢幕阶段,自然也引起不了多少人的兴趣。




在《三国演义》中,张郃是曹魏阵营中最后的一抹亮色,张郃死后没多久,蜀汉阵营中的魏延也作乱被杀,从此《三国演义》再无精彩的打斗,很多朋友对后面的厮杀就不怎么关心了。

如果说张郃死后魏国后期还有什么名将的话,除了领兵才能,我觉得还必须要考虑到武艺的因素,武力值太低,战绩拿不出手就没啥意思了。

那么,在魏国后期能拿得出手的还有以下几位,咱们来检点一下:

一、郭淮

郭淮肯定应该算是名将了,他最早出现是在曹洪部下做行军司马。郭淮对张郃很欣赏,他认为张郃是个智勇双全的人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张郃打了败仗,曹洪要收拾他,郭淮还为张郃求情。后来郭淮在大将军曹真麾下任职,很受信重,经常为曹真出谋划策,抵御西蜀。


郭淮真正的单挑厮杀只有两场:

第一场是雍州平叛。司马懿夺政后,诛杀曹氏和夏侯氏宗亲,当时正在西蜀前线的夏侯霸大惊,率部下反叛,郭淮带兵前来镇压。双方摆开阵势,郭淮“挺枪骤马”,直取夏侯霸。夏侯霸舞刀迎战。“战不十合”,郭淮败下阵去,夏侯霸随后追赶,落入伏击圈,郭淮和陈泰两路夹攻,夏侯霸大败而逃。

第二场是铁笼山之战。姜维兵困司马昭,郭淮收服羌兵后,双方合作,突袭姜维。姜维措手不及,长枪和箭矢都遗落了,郭淮穷追不舍,被姜维使出空手接箭的大招,一箭射中面门而死。

看来郭淮的武艺并不高强,但总能斗几个回合,他领兵打仗的智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从刘备、诸葛亮到姜维,郭淮都曾经对抗过,应该算得是名将了。

二、夏侯霸

夏侯霸也完全算得上是一代名将。他是夏侯渊的儿子,当初还是司马懿推荐到军中担任将领的,说他“弓马熟娴”,可为大将。大家记得,诸葛亮七星灯祈禳,曹军来袭,魏延进帐扑灭了主灯,导致诸葛亮功败垂成,那个晚上率兵偷袭蜀营的就是夏侯霸。

夏侯霸有过三次对阵:

第一次就是夜袭蜀营。魏延向诸葛亮汇报,扑灭了七星灯。诸葛亮命魏延率兵出战,夏侯霸一看到魏延出来了,慌忙退兵。这说明夏侯霸很清楚,自己的武艺与魏延相比还差得挺远。

第二次是随司马懿远征辽东公孙渊,公孙渊部将卑衍出阵挑战,夏侯霸“纵马挥刀来迎”。战不数合,夏侯霸一刀将卑衍斩于马下。卑衍是公孙渊麾下第一战将,夏侯霸能数合斩杀,武艺也算不错。

第三次就是雍州反叛了。司马懿夺取政权后,对曹氏和夏侯氏族人大肆捕杀,在前线的夏侯霸闻讯大惊,发动叛乱。郭淮率兵前来镇压,两人交锋,“战不十合”,郭淮败走,夏侯霸追击,落入埋伏,被杀得大败。

夏侯霸投降蜀汉后,受到重用,从此辅佐姜维向故国的战友们发动进攻,最后中伏身死洮阳。

三、邓艾

邓艾是当之无愧的名将,在曹魏年轻一代中,是智勇双全的帅才。在他的领导下,曹魏军队能力抗姜维,立下了赫赫战功。

邓艾有过四次战斗:

第一次是乐嘉城之战,文鸯夜袭司马大营,左冲右突,无人敢当。到天明时分,邓艾率兵赶到,与文鸯交锋,“战有五十合,不分胜败”。能和后三国第一勇士文鸯对抗五十回合不败,邓艾的武艺相当不错了。

第二次是项城之战,邓艾率兵攻击毋丘俭,毋丘俭命部将葛雍出马,与邓艾交锋,“不一合,被艾一刀斩之”。

第三次是侯河之战,姜维率兵挑战,邓艾出马迎敌,“二人交锋数十余合,不分胜负”,各自收兵回营。能和姜维打数十回合,邓艾的武力值也能算得上是一流了。

第四次是沓中,对手仍然是姜维,姜维抖擞精神,与邓艾“战有十余合,不分胜负”。

后来邓艾巧度阴平,奇袭成都,成就灭蜀第一功,但被钟会设计害死,父子双亡。

四、徐质

不知道徐质和徐晃是什么关系,徐质也是一员猛将,武器也是一柄开山大斧。

徐质有三次战斗:

第一次是董亭之战,与廖化交锋。“战不数合,化拖刀败回”。

第二战是对张翼,廖化被打败后,张翼出战徐质,“战不数合,又败入阵”。

第三战是铁笼山之战,与姜维的交锋。姜维用木牛流马诱徐质来劫,徐质上当,陷入埋伏,姜维突袭,徐质“大惊无措,被维一枪刺倒坐下马”,蜀兵蜂涌而至,乱刃分尸。

五、文鸯

在后三国时代,文鸯无疑是天下第一勇士,肯定算得上是名将了。他最初是在曹魏阵营中,算是曹魏名将。

文鸯最著名的就是乐嘉城之战,夜踹司马大营,所向披靡,无人能敌。随后大战邓艾五十合不分胜负,再单鞭突围,几返几回,打死魏将魏兵无数。

六、王基

很多朋友不太熟悉,但在《三国演义》后期,能征善战、武艺高强的战将实在太少了,只好把他拉出来充个数,毕竟,王基连胜三将,也算是个厉害人物。

王基是曹髦时期的战将,当时是魏国的镇南将军,攻打东吴的时候担任先锋大将。他有过三次战斗:

第一场战斗是淮南之战,魏国伐吴,王基为先锋,东吴的先锋官朱异率领兵马迎敌。两阵对圆,王基出马,朱异迎战。“战不三合,朱异败走”。

第二场是东吴将领唐咨出马迎战王基,战不三合,“亦大败而走”。

第三场是寿春之战,王基率兵杀到寿春西门,正遇到吴将于诠,于诠“急挥刀死战三十余合”,最终人困马乏,累倒在地,被乱军杀死。三十回合就累成这样,可见后三国时代的将领的体能已经衰褪到何种不堪的程度了。

总的来说,就是这些了。如果再把钟会、卫瓘这样的智谋型将领也算上,总感觉有点对不住那些刀头舐血,冲锋陷阵的勇士们。




在赵云、张郃、魏延相继死去后,前期的超级猛将全部作古,《三国演义》进入了后20回的“姜维时代”。在整个大后期,蜀汉集团已经人才凋零,而曹魏集团却仍然人才济济!

那么在张郃死后,魏国后期还有哪些猛将呢?他们的武力怎么排名呢?

第8:孙礼。

曹睿射猎期间,林中忽然惊起一只猛虎,直奔到御驾前,“孙礼拔剑斩之”,因此功劳,孙礼被魏主封为上将。孙礼是曹真的心腹爱将,多次与郭淮并肩作战。

诸葛亮二次北伐期间,孙礼曾经向曹真献计,在粮车上装满硫磺、茅草之物,装作在祁山小道运粮,引诱蜀军前来截粮,然后再以火计攻之,但是被诸葛亮识破,孙礼也被马岱杀到狼狈而逃。

在北元渭桥之战中,孙礼曾经诈败弃营,引诱魏延、马岱追赶,然后与司马懿、郭淮三军汇合,最终将魏延二人杀败。

第7:王基。

王基应该是魏国最后一位猛将。在曹芳时代,王基受到司马懿的举荐;到了曹髦时代(司马家族夺权后),王基又受到司马师的器重。“淮南三叛”期间,王基参与全部镇压,表现神勇。诸葛诞在寿春造反后,东吴在文钦的向导下,派出了七万大军前去支援,而司马师建议曹髦御驾亲征,而镇南将军王基率担任正先锋。

魏、吴第一次交锋,王基出马迎战,吴国先锋官朱异、唐咨先后上前厮杀,均被王基三合杀败。

在寿春城沦陷后,诸葛诞突围被杀。东吴大将于诠赶来援助,却遭遇包围。王基招降,但于诠气愤地把头盔扔在地上,然后奋力向前与王基厮杀,但毕竟敌众我寡,“三十余合后,于诠气力不加”,被王基率众军所杀。

第6:郭淮。

汉中之战时,郭淮作为行军司马就登场了。张郃在瓦口关之战惨败后,被曹洪喝斩,但是郭淮极力劝阻曹洪,将张郃保了下来;夏侯渊在定军山战死后,郭淮又极力推举张郃代理主将,而张郃也顺利地收拾了烂摊子;可以说,郭淮真的是慧眼识珠。

在诸葛亮北伐时期,郭淮担任曹真的副将,屡次与蜀军交战,曾被张苞杀败并追击,不过张苞最终却意外坠落山涧中摔死。

到了司马懿掌权后,郭淮担任雍州刺史,受到司马懿的指派,前去剿灭夏侯霸。两军阵前,郭淮挺枪出马,与夏侯霸单挑,“战不十合,拨马而回”。郭淮称得上曹魏名将,但他的武力值却实在不敢恭维!

到了司马昭掌权时期,郭淮已经升任为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

铁笼山一战,姜维把司马昭围困在了山顶上,然后约羌王共同举事。郭淮率另一军率先镇压并策反了羌王,然后共同突击了姜维,让姜维在仓皇无备的情况下狼狈而逃,手中无枪、无箭,只有一副空弓。郭淮单骑追杀姜维,突发一箭,却被姜维顺手接箭,而姜维反身一箭,郭淮却被一箭爆头了!

第5:邓忠。

邓忠乃邓艾之子,是一位二十岁的悍勇小将。段谷之战,邓忠跟随邓艾战退了姜维,但双方未曾谋面。

长城鏖兵时,邓忠在阵前挺枪出马,并高叫“认得邓将军否?”姜维把他当成了邓艾,抖擞精神,与之单挑三四十合,不分胜负。邓忠的枪法在姜维面前丝毫不弱,近四十合仍然“无半点放闲”,姜维心急之下,只得诈败而走,在邓忠追赶时,反身一箭射去,但邓忠眼乖,轻松闪过。等姜维换弓取枪后,邓忠已经追到了眼前,并奋力刺去,姜维略显慌乱,急闪而过,“那枪从肋傍边过,被维挟住”。邓忠心惊,只好弃枪而走。

如果姜维不用险招,估计五十合也胜不了邓忠。

第4:夏侯霸。

夏侯霸乃夏侯渊之长子,“自幼习武,弓马娴熟”,是曹爽的心腹爱将。诸葛亮分兵五路出祁山时,司马懿在曹睿面前保举了夏侯霸,在与蜀汉的交锋期间,夏侯霸与其弟夏侯威曾经依计而行,击败了王平、张嶷。

平辽东,襄平之战,夏侯霸作为先锋官,与辽东第一上将卑衍单挑,战不数合,一刀斩卑衍于马下。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曹爽被夷灭三族,而夏侯霸作为曹爽的心腹,心生恐惧,而司马懿也假诏让他入京面圣,于是他立即反了。在郭淮前来征讨时,夏侯霸曾十合内杀败郭淮,但随后被郭淮、陈泰夹击而败,最终逃到了蜀国,受到刘禅的亲自迎接和殷勤厚待。

在姜维北伐期间,夏侯霸屡立战功,还曾经解救过被围困的姜维。洮阳之战,夏侯霸率五百士兵攻城,却中了邓艾之计,在城边吊桥上,全军惨遭乱箭射死。

第3:徐质。

徐质深受司马父子的赏识,司马懿称赞其勇武为“魏之猛将也”,而司马师也深知徐质英勇过人。在姜维兵出阳平关伐魏时,司马师拜徐质为辅国将军,担任先锋。徐质善使一柄开山大斧,很多人以为他是徐晃之子,其实并不是。

陇西之战,徐质数合击败廖化,又数合击败张翼,然后驱兵大进,掩杀蜀军三十余里。

姜维并没有与徐质单挑,而是问计于夏侯霸,“徐质甚勇,当以何策破之?”夏侯霸献出了运粮之计,而徐质果然中计。在抢劫木牛流马时,徐质突然遭遇埋伏,被廖化、张翼合力杀败,然后冒火突围而走,在人困马乏之际,姜维忽然从斜刺里杀出,徐质大惊无措,被姜维刺倒了坐骑。徐质翻身落马,姜维率军士一拥而上,将徐质乱刀砍死。

第2:邓艾。

邓艾是曹魏阵营中非常优秀的名将,也是姜维一生的苦手,在邓艾的阻击下,姜维多次劳而无功。邓艾目光远见、头脑清晰,具有极强的战略思维,经常能够料敌先知,甚至能够发动奇袭。邓艾上演的偷渡阴平一役,堪称中国战争史上的杰作。本文重点讨论邓艾的武力。

文钦讨司马,乐嘉城之战,在文鸯连夜踹营后,邓艾于黎明时分赶到,与文鸯单挑,双方酣战五十合,不分胜负。

但必须说明一点,文鸯折腾了一整夜,体力受损严重,而邓艾却五十合与之战平,由此可见,邓艾的武力明显不如文鸯。

邓艾于姜维多次交手,二人基本在伯仲之间。侯河之战,邓艾与姜维单挑,十余合战平;沓中之战,姜维连续杀败天水太守王颀、陇西太守牵弘,然后追杀二十余里,忽然遇到了邓艾,然后双方再次单挑十余合,仍然不分胜负。

理性分析,可能还是姜维的武力值略高一点点。其实,姜维后期的武力值衰退严重,如果是天水关的姜维,应该必胜邓艾。

第1:文鸯。

文鸯乃文钦之子,出道时年方十八。文钦本是魏将,后来不满司马家族的作为,起兵讨伐,兵败后逃往东吴。乐嘉城一战,文鸯单骑踹营,把司马师的眼珠都惊爆了,在厮杀一夜、酣战邓艾后,遭遇百员魏将的追击,然后五六次反身杀入敌阵中,枪挑、鞭打,斩杀了数十员魏将。文鸯的这次表现,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本文不再详细描述。

在诸葛诞讨伐司马昭期间,文钦三父子与东吴大军一同前往寿春城救援,几经厮杀后,文钦冲入寿春城,与诸葛诞困守城中。其实,文钦与诸葛诞一直互有嫌隙,双方互相厌恶,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才并肩作战。城中缺粮后,文钦与诸葛诞因为军粮起了矛盾,而诸葛诞竟然找寻借口将文钦斩杀了!

文鸯与其弟文虎连夜从城墙跳下,向司马昭投降。

司马昭并没有追究文鸯踹营之罪,反而大度地接受了文鸯的请降,然后加官赐爵,让文鸯兄弟到寿春城下招降。城内众军看到文鸯都被赦免了,于是军心哗变,纷纷弃戈投降,于是司马昭听从了钟会的建议,让王基发起总攻,寿春城立即沦陷了,诸葛诞弃城而逃,被魏将胡奋斩杀于吊桥旁。

文鸯后来在西晋官高位显、立下天功,但是遭遇政变牵连,被贾南风夷灭三族,不过演义中并未提及此事。

除上述八人外,还有张虎、乐綝、陈泰等人。

张虎乃张辽之子,乐綝乃乐进之子。张虎、乐綝一般并肩作战,但遇到关兴、张苞却被杀到崩溃而逃,也曾被王平、马岱击败。在平定辽东期间,张虎、乐綝曾立下大功;在北元渭桥一战中,张虎、乐綝还取得局面性胜利,并乱箭射死了蜀将吴班。

陈泰乃陈群之子、郭淮副将,曾经与郭淮合力杀退夏侯霸,在铁笼山之战中,曾经被姜维三合大败。郭淮死后,陈泰升任为魏国西方主帅,与其部下邓艾结成了忘年之交。陈泰忠诚,在曹髦惨遭贾充、成济弑君后,陈泰曾经建议处斩贾充,但司马昭并不舍得,只是拿成济当了替罪羊。

其实,王基、邓忠、徐质等人,只是武力较强而已,而邓艾、郭淮才是真正的名将,至于文鸯,在曹魏时代,并没有过于突出的军事战绩。

最后补充一句,除了邓艾、郭淮等人,王凌、毌丘俭、诸葛诞、钟会,还有早逝的郝昭,都是名副其实的魏之名将。




《三国演义》前期,乱世造英雄,名将如云,如曹魏有宗亲八虎骑和五子良将,蜀汉有五虎上将,东吴也有江表十二虎臣。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到了三国后期,武将凋零,以上能数得着的大将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因病去世。

总之,厉害的武将少了。曹魏最后一位五子良将张郃于公元230年被诸葛亮设计,战死在木门道后,好多人感觉曹魏已经没有什么能排得上号的大将了。真的是这样的吗?

在张郃被杀后,曹魏如果没有一些像样的名将,估计很快就被诸葛亮攻破,恢复汉室江山了。因此,即使张郃被杀,曹魏还有许多名将,至少有五人,分析如下。

第五:徐质

徐质是与同姓徐晃的一员猛将,他的武器也是一柄开山大斧。他先后打败廖化、张翼,都是几个回合内打败的。正史上,徐质还斩杀了蜀军大将张嶷,歼灭蜀军最精锐的无当飞军。

最后在铁笼山之战中,姜维用木牛流马引诱徐质,使其陷入埋伏,突然袭击,将其刺伤,掉落马下,蜀军蜂拥而至,才将其斩杀。像徐质这么厉害的大将,曹魏还是很少见的。

第四:郭淮

郭淮在魏军中,是老将了。他最早为曹洪手下行军司马,后跟随夏侯渊,坐镇汉中。在夏侯渊被黄忠斩杀于定军山,魏军群龙无首之时,郭淮联合杜袭,推举张郃为临时主将,收拾残兵败将,这才稳住了溃败局势,成功抵御了刘备军队的进攻。

在三国后期,尤其是张郃死后,郭淮脱颖而出。他曾大战反叛的夏侯霸,可惜的是,战不十合,便大败而走,最后和陈泰联手,两路夹击夏侯霸,这才取得胜利。

在铁笼山之战中,姜维兵困司马昭,郭淮收服羌兵后,双方合作,突袭姜维。姜维措手不及,长枪和箭矢都遗落了,郭淮穷追不舍,被姜维使出空手接箭的大招,一箭射中面门而死。

看来郭淮的武艺并不高强,但总能斗几个回合,他领兵打仗的智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从刘备、诸葛亮到姜维,郭淮都曾经对抗过,应该算得是名将了。

第三:文鸯

有人说,三国前期,吕布是天下第一猛将,打遍天下无敌手,除非三人(刘备、关羽、张飞)以上才可能打败他。后三国时代,文鸯乃是超强猛将,曾夜袭司马师大营,犹如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曹营,所向披靡,无人能敌,打死打伤魏将魏兵无数。司马师的死,主要就是受到了文鸯的惊吓。

第二:钟会

在伐蜀之前,钟会一直是司马昭的幕僚,为其出谋划策,没有独立作战的经验。因此,公元263年的伐蜀之战,是钟会的“处女战”。然而,钟会却没有犯了马谡街亭的错误,而是稳步推进,和久经战阵的姜维打得难解难分,对峙在剑阁,给邓艾偷渡阴平争取了时间。

其实,蜀汉是钟会和邓艾两人灭了的,是两人共同的功劳,离了谁也不行。因此,在歌颂邓艾灭蜀首功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钟会大军牵制姜维主力的功劳。可以这么说,钟会是沙场奇才,第一次就取得了攻灭一国的战绩,值得骄傲了。

第一:邓艾

邓艾,是三国后期一颗耀眼的将星。他出生于寒族,从一个小兵,一步步走到了征西将军,是当之无愧的名将。在好多人的眼中,三国后期就是邓艾和姜维的争霸赛。两人你来我往,这一战姜维胜,下一战邓艾赢,两人“打得不可开交”。邓艾还是大都督司马懿的得力门生,深得真传。

三国后期,邓艾是曹魏年轻一代中的翘楚,是智勇双全的帅才。在司马懿退居二线之后,邓艾就代替老师司马懿驻扎在边境,与蜀军大战。除此之外,邓艾还参与了平定淮南三叛之中的第二叛(文钦、毋丘俭)。

他能和后三国第一猛将文鸯大战五十合,不分胜败,还一刀斩杀毋丘俭部将葛雍。邓艾偷渡阴平,和诸葛亮独子诸葛瞻血战绵竹,并取得完胜,逼迫刘禅归降,立下灭蜀头功。他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大将。

结语

曹魏最后一位五子良将张郃死后,至少还有这五位名将。以上五人,除文鸯外,其余四人(徐质、郭淮、邓艾、钟会)都曾与蜀汉交战,不是抵御蜀汉姜维的中流砥柱,就是灭蜀的大功臣。除了这五人外,还有其他名将,如郝昭、夏侯霸、卫瓘等人谁说张郃死后,曹魏就没有名将了,站出来解释解释。




看三国,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张郃就好比是个分水岭,在张郃之前,武将如云,璨若星河,随便拿出一个,都能秒杀一大片。

而在张郃之后,武将少之又少,成了稀缺资源,能称得上“万夫不当之勇”的更是凤毛麟角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何三国后期武将集体歇菜了呢?


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三国后期战争频率低了很多,三国初年,群雄逐鹿,战火频仍,军阀之间相互攻伐,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而这无疑给武将以崭露头角的机会,在大大小小的战斗中,无数猛将脱颖而出了。

战场才是名将的诞生之地。

而到了后期,三国鼎立形成,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频率大幅减少,除了蜀国与魏国不时有大的战争之外,东吴基本上是坐山观虎斗,因为战争频率的减少,不少武将没有出场的机会,所以名将数量自然少了许多。

三国后期,名将不论数量,还是武艺,都不及群雄逐鹿时期,但也并不是没有了,张郃之后,魏国还是有几个实力派武将的,这里不妨一一介绍一下。

邓艾


要说三国后期名将,邓艾首屈一指,可以说没有邓艾的偷渡阴平之计,魏国灭蜀怕还要等上好几年。

当年,魏国兵出三路,大举进攻蜀国,蜀国闻风而动,边打边收缩防线,将魏军阻挡于剑阁,

剑阁是个险要关口,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魏军发动了多次进攻,但均宣告失败,当时的魏军甚至一度有了班师回朝的想法,若不是邓艾献了“偷渡阴平”之险招,说不定魏军就撤退了。

钟会


提邓艾,就必须提钟会。灭蜀之功,至少有一半在于钟会。不过,钟会和邓艾这哥俩,各怀异心,都想独自贪功,矛盾越发激化。

蜀国被灭了之后,邓艾居功自傲,处处彰显自己,甚至代替司马昭,给蜀国降臣授予官职。

邓艾此举留下了诸多口实,于是钟会趁机诬陷邓艾谋反,司马昭果然疑心,令卫瓘逮捕了邓艾。

最后,钟会在姜维的怂恿之下,起兵征讨司马昭,最后兵败被杀。

文鸳


三国提到猛字,一般人都会想到张飞,其实文鸳也是个猛人,他的猛,比之张飞毫不逊色。

当年,文鸳是曹爽手下大将,当司马师废了曹芳之后,文鸳随父亲文钦在淮南起兵勤王,司马师大举来攻。

文钦见司马师领兵而来,与文鸳分兵两路,趁夜夹击司马师,文鸳单人单骑,在敌营中七进七出,一夜血战,天明之时,恰好遇到了邓艾,二人打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血战一夜,与邓艾大战五十回合,这个实力,就算张飞在世,也力所不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魏国   蜀汉   名将   演义   东吴   后期   阴平   司马   之子   蜀国   猛将   武将   武艺   诸葛   夏侯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