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寒+痰湿怎么办?

一旦气温变化,寒湿侵袭,许多人都会出现咳嗽、痰多等症状。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脾阳不足,导致体内湿气和痰湿聚积。本文将通过两个案例,介绍脾阳不足引起的痰湿问题,并提供一些调治思路和饮食调理方法。


第一个案例是,我朋友单位的一位老同事,他经常在办公室里咳嗽、吐痰,声音沙哑。据了解,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由于脾阳不足,他容易生痰湿,加上气温变化后,容易外感寒邪。因此,就更容易咳嗽、痰多了。


遇到这类问题要如何应对呢?

其实也很简单,只需要准备干姜、茯苓、桂枝水煎服即可。同时,在日常饮食中,一定要少吃寒凉食物,多吃温补食物如姜、葱、羊肉等。


第二个案例是,有一位上了年纪的患者。他告诉我,自己最怕的就是秋冬天的寒冷,要是春季里,气温变化太大也比较担心。因为一旦受寒,就会出现咳嗽、痰多等症状。经过检查,发现这位患者舌苔白腻,脉象滑,整个人佝偻着背,似乎直不起来。这是因为他体内有湿气和痰湿聚积,导致阳气不足。


遇到这类问题,也很简单。我们可以准备粳米、干姜适量、茯苓适量、桂枝适量、红糖适量。将干姜、茯苓、桂枝三味中药加水煎煮取药汁,再将粳米加入药汁中煮成粥,最后加入红糖调味即可。这个方法可以温暖脾胃,祛除湿气和痰湿。


以上两个案例都说明了脾阳不足引起的痰湿问题。脾阳不足的人容易生湿气和痰湿,导致身体不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保暖,少吃寒凉食物,多吃温补食物。同时可以选择一些中药方剂来调理身体,如干姜、茯苓、桂枝等。这些中药都有温阳祛湿的作用,可以帮助身体驱除湿气和痰湿。


总之,阳气不足,痰湿缠身。只有通过调理脾胃,增强阳气,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痰湿问题。


温阳除寒湿,干姜、茯苓、桂枝的好处

天气一天冷一天,很多人开始感受到了寒湿的困扰。这时候,干姜、茯苓、桂枝三味药材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它们搭配起来,既可以温补散寒,又可以化湿利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热、证属痰热蕴肺的人不能使用,比如说痰黄稠的肺病患者。


干姜、茯苓、桂枝三味药材都有助于气化和化湿的作用。同时,它们还能上入心肺,对化散上焦寒湿之气也有帮助。对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证属寒痰蕴肺的疾病,可以使用桂枝来温扶脾阳来化湿行水,还能温肾阳来祛除湿气。而干姜和茯苓则可以用来改善脾湿和温肺散寒化饮。茯苓这个药材专门针对水湿问题,非常有效。


干姜、茯苓、桂枝三味药材可以说是温阳除寒湿的好办法。其中,干姜入脾肺二经,既能温脾阳化湿,又能温肺散寒化饮;茯苓则有利水渗湿的作用;桂枝则可以温扶脾阳来化湿行水,还能温肾阳来祛除湿气。这三味药材搭配起来,可以达到协同作用,更好地发挥功效。


当然,除了上述方法外,在日常,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先生的脐疗法。说起脐疗法,给大家推荐一个同款好物,同仁堂肚脐贴。用它,也可以达到温阳除湿的目的。

选用脐疗法,是因为肚脐处的神阙穴,历来就受医家的重视。而同仁堂肚脐贴,又是以温经活络的艾绒。以及祛湿,祛寒,补右肾命门的花椒。和养心安神的桂圆肉,再加入养血安神的酸枣仁。和补益肝肾,益精养血的枸杞,将之作用于肚脐的神阙穴处。这就好比,在中焦脾胃的阴寒之下,燃起了一簇火苗,慢慢地,炙烤着中焦的寒湿浊邪,从而达到升发阳气,健脾祛湿,温补阳气的目的。


总之,上述所提的方法,都是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温阳除寒湿的方法。在温差大、天气变冷的时候,可以适当地使用这些方法来改善身体状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材和剂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体寒的表现主要是身体的机能代谢活动相对较慢,平常体温偏低、手脚冰凉、面色苍白,喜爱和热饮,女性月经则常会推迟、有血块。饮食中尽量能量高,推荐温热特性的食材,黄芪、板栗、桂圆等。

痰湿体质的人,是体内的水分过多,身体容易虚胖、浮肿,经常腹泻咳嗽多痰,女性容易出现白带过多的情况,通常可以使用利水消肿的食材,像冬瓜、薏苡仁等。

体寒+痰湿都出现,也就是上面两种症状都会有,甚至还有腰膝酸软等情况,这种症状多是脾肾阳虚的患者,您可以自已检查一下,舌体胖大、手脚冰凉、面色晄白的情况,如果有,一定要及时去医生那里确诊。确诊后最重要的还是使用药物进行一定的治疗。




体寒的人艾灸比较好一点,可供选择的穴位有大椎穴、关元穴、足三里穴、涌泉穴,平时多运动,多锻炼,注意保暖。寒从脚下起,可通过泡脚增加小腿及双脚的血液循环。




生活道公益健康认为,体寒并且有痰湿,说明主证就是寒湿阻滞了。这个时候主要是温阳利水方法效果比较好的。

所谓的温阳,就是要别着凉了,注意保暖,每天艾叶泡泡脚等;

再就是注意适量运动,动则生阳,动则气顺,气顺则痰湿消的;

第三注意饮食上,用点温阳利水的食物或者饮片一般都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的。如生姜、干姜、肉桂、海带、红豆、薏米、扁豆、山药、茴香等等。

第四就是注意下按揉下穴位,如丰隆穴、足三里穴、复溜穴、委阳穴等。艾灸下神门穴也有效果的。

第五,饮食是最好近期不要用些肥甘厚味的食物,不要吃寒凉食物。




首先说,难办。当先扶阳,阳不升,痰湿百治难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艾灸   干姜   寒凉   桂枝   阳气   茯苓   湿气   脾胃   肚脐   药材   症状   患者   食物   身体   方法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