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居高思坠持满戒溢"。做事求恰好,做人懂平衡。中国人情世故很忌讳一个"满"字,太满就没余地,没余地何以从容?高处不胜寒,树欲静而风不止,又何以自保?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才是祸端的元凶。老子教诲,要懂得"持满之戒"。只有倒酒才讲究十分满,因为酒代表分享和祝福。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道德经·第九章

手中端的水已经满了,再往里装就会溢出,不如适可而止。锋芒过于显露,很容易折断,锐势固然难长久。金玉堆满屋,很难守得住。荣华富贵生骄奢,无疑自生灾祸。凡事无需太完满,适时懂得藏敛,功成身退,敛身自保。这才是顺应天道的做法。

张弛有度,进退有节,说人生;积极进取,尽力而为,说生活。一个是控局,一个是谋事,本章主讲前者,自保和养生之道。





-❶-

字有个"",字有个"",厶生奸,欠堆债。私欲太重,会迷失自我,贻害无穷。凡事适度为佳,恰好为妙,万物平衡,衡则久。"太重"即为极端,何以长久?

松手让人不踏实,这是本能。你要超越自己和他人,自然就要超越本能。学会适当地松手,其实是为腾出余地,从而获取更多。


我们常说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创造一个温暖的人际环境,你身边的人会感受到你的温良。谁愿意去破坏喜欢的感觉呢?退一万步,我们付出善意,有时是为了获取。

你给我一筐鱼,我呼你一熊掌。鱼多得吃不掉,卖不完,捂得臭掉,也堵死了别人的善意。只考虑自己利益,就是拒绝别人善意。我只要我开心,你有多开心?你莫不是在修仙?





-❷-

物壮则老盛极必衰。这是天地之间的规律,我们不能等到那一天来临时才思考。

猪不可以太肥木不可以太秀。恃才傲物,有时无可厚非;锋芒毕露,有时掌声不断。社会现实,来自实力的,人们称之为魅力,但偶尔且适时就好。它一旦成为习惯,你就会受到挫折,众叛亲离之后孤掌难鸣。

猪那么肥,还那么高调招摇,很容易被挑中的。一旦如此,再无以后。





-❸-

金玉锦帛,难得之货也,自古就是争夺之物。富贵是众人求,不只你和我。太多金玉堆积中堂,金光闪闪亮瞎了门口的狗眼,你猜猜他人知不知道?很容易招致祸患的。

放手不一定代表失去有时恰为守护和享受。富贵生骄奢,古人诚不我欺。太炫,太狂,意味着失了理性,自然会失去自我判断,失去对环境的判断,不能带来他人的敬重,反而招致祸端,到时就怕无人愿意伸出援手,因为人们习惯称之为"因果"。一切无妄之灾只能怪自己。

君不见,春华秋实,秋收冬藏,四季才轮换不休,自然才精彩无限。急流勇退,藏身自保,适时精彩,才是养生之智慧。





小结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后人用四字总结老子这段智慧之语☞"持满之戒"。

锥处囊中其末自见。你什么样,大家会看得见,话不用说太满,饭不要吃太饱,欲望不必太深重,为人不可太高调,进退有度,收放自如。否则等你冲到悬崖边那天,会发现没了腾挪回旋余地,你身后都是乌央乌央的人群,他们希望你是垫背的,远处的人群就像曾经的你,正努力往前冲。

天地之间有杆秤,你我要懂得平衡,人生方能平顺从容。你若执念深重,你下坠的同时也把我推上去了,我会觉得不好意思。大家千万别向乌克兰司机学习。





有一天忽然发现,自己什么都曾拥有,什么也都将失去,最后只剩下感受属于自己,但自己却很少开心过。太不划算了。

"持满之戒",大家首先不要透支身体。善待自己,生活才会善待你。祝朋友们安好!




很抱歉,我不喜欢用“玄之又玄”的方式回答问题,而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但仅代表一家之言,希望能给大家深入理解这句话提供一些不一样的思路!


原文句子: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古文今译: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

我的理解:凡事勿求太满。我们大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手里面已经有很多东西了,还想拿着其他的东西,拿得多的时候,很容易把东西弄到地上而事与愿违。


就像有的公司领导一样,巴不得员工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工作上,除了吃饭睡觉外,员工的个人时间几乎被全部占用,半夜还在发工作汇报。日子长了,员工必定身心俱疲,人心涣散,反而导致公司业绩下滑。所以,怎能一味地贪多呢?从我们个人来说,人生不只有工作,还有生活呢。

一般人遇到名利当头的时候,没有不心醉,没有不趋之若骛的,可若只是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就必定会招致祸害,所以要适可而止。


若能通读《道德经》,将会更加深入而全面地理解这句话,谢谢您的提问!




怎样理解老子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悦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遣其昝。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告诉人们,凡事要有个度,時可而止,手里己拿的满满的了,还能拿吗。月盈则亏,物极必反“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多少高官显贵所以落得个家被人亡,就是因为知进不知退,不知时刻而止。“度”而把握不住,才是真正的贪心不足蛇吞象。结果只能是,大象不仅吞吃不了,反而搭上了自己性命,这才真正的可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老子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从字面上不难理解。

“持”,以手端。“盈”,满。“已”,止。

老子说,与其装得过满而溢出,不如及早停止加注。

其实,这不过是最平常的道理。

可老子为何还要说呢?

他在这段话最后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他要讲的,是从形而上的“天道”,来强调形而下的世间道理。

《老子》第九章的全文是——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一句已经翻译过了,后几句是——

器物打磨得过于尖利,便无法长久保持其锐。金玉可以装满堂室,但很难将其守住;身贵家富不可一世,其实是自寻灾祸之举。功成名就即该抽身而退,这是符合天道的。

老子的思想消极吗?

一点也不。这恰恰是他作为“史官”,总结了先民前世的哲理之谈,亦与其“无极而反”的辩证认知高度吻合。

《左传·哀公十一年》载,吴王伐齐,伍子胥屡谏止,吴王不听,反赐伍子胥“属镂”之剑命其自尽。伍子胥遂叹:“盈必毁,天之道也!”后来吴国被越所灭。

所以,王弼注《老子》,便将“持而盈之,不如自已”隐身发挥了。其云——

持,谓不失德也。既不失其德,又盈之,势必倾危。故不如其已者,谓乃更不如无德无功者也。

唐初李氏父子皆崇奉道家。

魏征奉敕所撰《九成宫醴泉铭》,在大大吹捧了唐太宗李世民“功高大舜,勤深伯禹”之后,在结尾也意味深长地说:“居高思坠,持满戒溢,念兹在兹,永保贞吉。”已经是非常用心良苦了。

实际上,不必去更多讨论老子所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到底是规劝君王,还是提醒平民,其意义都是想而易见的。

《国语·赵语》曰:“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这与左丘明在《左传》中阐述的、对于“国家”来说的道理一致。

《史记·乐书》云:“满而不损则溢,盈而不持则倾。”尽管《乐书》或为褚少孙等补阙之作,其所讲道理,却一如老子,适用于所有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吴王   道德经   功遂身退   以太   老子   富贵   祸端   金玉满堂   功成身退   左传   灾祸   天道   余地   善意   凡事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