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孙子都是春秋战国名人他们都有何关系?

谢谢邀请ヽ(^0^)ノ大道至简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都与“老子天下第一”的“道”有着密切的关系,皆属于道的分支。因为道是宇宙万事万物的始祖。天下万物都是“道常无私,衣养万物”“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维护着,方得生存发展的。是以有“天上天下,唯道独尊”之说,“老子天下第一”,正是天下公论!

庄子,虽然被以“老庄”并称,但庄子并未闻道。一是《庄子》一书没有体现“道常无私,衣养万物”的主题。更未表现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之“无不为”中心思想。这都是“德”的主体内容。“天人合一”,就是天道与人德的完美圆通,统一。《庄子》的主题是:翩翩然蝴蝶蝴蝶也,自己享受飘飘欲仙,神仙般“道法自然”的大自在!《道德经》第二十七章,描述的就是得道圣人的行为情状: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得道圣人行事合乎实际,与实际情况天衣无缝,毫无人为造作的痕迹;言语与情境合拍,没有发号施令,彰显自己的样子,毫无令人不适之感;善数不用筹策算计,以道之“无漏大智慧”将事情处理到尽善尽美;……常善救人,而不会丢弃任何一个人不管,常善救物而无弃物。这才是道德圆通、圆满、圆明,(是谓袭明)。所以说,庄子并未破解了巜道德经》而闻道,更遑论得道之“亚圣”了。老庄并称是道教的意识,因为道教的“修仙”欲求,正是庄子:翩翩然蝴蝶也“庄周之梦”的翻版!是贪求自己的享受,而非“道常无私衣养万物”的“道”。再者,无人破解出《道德经》→是天下公论。如果公认庄子已经破解了,就不会有此结论。

孔子与孟子同属儒家,因为孔孟之道合拍。称孟子为儒家“亚圣",是符合儒术实际的。春秋战国时期,并非儒家独大。而是法家,兵家昌盛。儒家是被无视的,孔子周游列国以求一展身手,而累累如丧家之犬,大败而归!就是证明。

这种情况,并非人为而成!而是“道法自然”形成。任何人都无能为力左右的!这就是“道”之妙义之一斑。法家,兵家为大,是“道法自然”之必然。法家,依据现实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制定出相应的新法,新规,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适应了新形势,新实际情况的需要。

兵家,更是当务之急的重中之重。“春秋战国”,“战”是最突出的燃眉之急。识时务者为俊杰也!《道德经》中讲到军事的不止一章,因为“道”是无所不包,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天下万事万物概莫能外!因为“战争”是人间的一种自然现象。统治阶级有权力,也不想发生战乱。老百姓期望天下康宁还来不及,谁会喜欢战争呢?这都是当时封建王朝家传天下,自私自利的失道统治造成的!到了极限,必然会发生战争。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废除家传天下制度。选择闻道的圣贤为“王”:“道常无私,衣养万物”,方能“无不为”而将天下治理到尽善尽美,达到“天人合一”巅峰境界的。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兵家昌盛,正是道法自然之必然。再者,“法”也得“法自然”才合乎“道法自然”之“道”。不合乎实际也就不能解决现实实际问题。也就不合乎道了。实际上是“道”最高、最大。因为道是适用于天下万事万物的。法合乎道,也就是道的应用。表面上是法家为大,实质上还是“道”!兵家亦如是。高明的军事家,其兵法必然是合乎道的。


孔子儒家学说不符合“道法自然”,只按自己的梦想而设计。脱离实际,即是“未法自然”,也就不合乎“道”!不合乎自然之实际情况也!所以,即使孔子三次拜访老子,老子苦口婆心对其“仁义礼智信”的重“华”弃“实”,予以一一点评开示,(《道德经》中有专章)。然而,由于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而不得开窍!(这也是人之共性),经过穷其毕生的苦思冥想而形成了的思想观念,是很难令其改变的。是以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之论!

孔子三次拜访,视老子为“神龙”,然而始终也跳不出“禀性难移”之“封印”!孔子临终前尚感叹: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还是心有不甘的。道祖,“老子天下第一”,是巅峰境界。孔子是俗人见识,不是真正得道的“大成至圣先师”超级圣人!这是毫无疑问的。只不过是封建王朝家天下的帝王,因其设计出了“君权”至上的“三纲五常”“儒术”,有利于封建王朝家天下的长久统治,而封为孔圣人的。所以为孔子‘‘被书,正名”为“圣人”!是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路搭桥,而奠定基础!从而“名正言顺”地罢黜道家,法家,兵家,墨家等诸子百家而独大的。实际上已是孔孟百年之后的事了!孔子生前并未享受到此荣光。

虽然“儒术独尊”了上千年,但终归是,失道难得长久。其间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唐宋元明清,改朝换代不不十次。汉朝,并未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能长久统治。至清朝末期,由于继续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导致的闭关锁国,守旧不前。不懂得“道法自然”与时俱进。而落到了西方改革创新发展的列强后面。八国联军进北京才惊醒了→东方五千年文明古国→这头“东方睡狮”!孔子的儒家思想学说也不得不寿终正寝。“儒术”,自然而然,也就退出了主导的“独尊”霸位。……

(本文原创。抄袭必究!欢迎引用,但需注明出处。解释权归本文作者所有。谢谢合作。)




众所周知,以上几位都是诸子百家里面的翘楚。诸子百家里面有史书记载的一共有189家,提问者所说五人包含了三家——儒家、道家、兵家。

本人对历史比较感兴趣,但是文学造诣有限,根据历史常识用最浅显的话语给大家梳理一下他们的关系

孔子、孟子是儒家的代表,正如我们经常所述的孔孟之道说的就是儒家思想。老子、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两人的思想大部分相同,但亦有许多不同。至于孙子也就是孙武,是兵家至尊,著名的军事家。



诸子百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孔子、老子、孙子属于春秋时期,而孟子和庄子生活于战国时代。

所以我们根据以上的分析先来看一看同时代的人的关系,再来看一看同派系之间的关系,最后再来总结一下各家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孔子、老子、孙子的关系。

孔子:儒家思想最集大成者,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老子:道家思想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孙子:兵家思想开创者,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三人的关系:三人的共性只有一点就是生于同一个时代,但三个人之中孔子和老子有交集,而孔子、老子都不曾与孙子有交集。

孔子和老子的关系

也算师徒关系,老子是师,孔子是徒,有名的就是问道于老子。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带弟子南宫敬叔前去拜望老子并向老子求教。孔子见老子时是三十五岁,志向远大,自信自负,满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这是孔子的优点。这也是孔子能够从一个普通的少年走到今天,成为很有学问的、很有理想、很有前途的青年的一个前提,但是仅仅有这些还不够。所以老子告诉他,你要学会变通。你要学会认识时事。光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不可以,一个人做成事情,除了自己有才干、有理想,有信念,你还得要会把握时事,要顺时而动。



孟子和庄子的关系

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主要代表之一。

庄子: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道家主要代表之一。

孟子和庄子同属于战国时期的任务,孟子是儒家思想仅次于孔子的存在,而庄子是道家思想仅次于老子的存在。两者的地位旗鼓相当,孟子长庄子2岁,年龄也相仿。但这两位先贤似乎是中华文明这枚硬币的两个面,相互依存,但永不会面。又犹如两颗璀璨的流星,平行地滑过,始终没有交集,但从不同角度同时照亮了中华文明的夜空。

孔子和孟子的关系

孔子有个徒弟叫曾子,孔子有个孙子叫子思,曾子是子思的老师,子思是孟子的老师。
同为先秦儒家代表人物。


其中,孔子是众所周知的至圣先师,继承周公的“德”,发现了“仁”与“礼”,他把人的价值性(明显不同于巫、鬼的一面)比如说仁义礼智信,高扬了起来。可是,据说孔子死后就“儒分为八”了,孟子、荀子大概就是其中两家的继承者。
孟子作为亚圣,主要发明了儒家的“仁”义,一是在强调人的价值性方面进一步做了自己的论证,比如恻隐(仁)、羞恶(义)、恭敬(礼)、辞让(智)等四心,并提出“性善”论.二是明确提出了政权更替的标准是人心向背。当人心不在统治者身上时,造反是合理的。比如说商汤诛桀、武王伐纣。

所以孟子更偏于政治的仁政,发扬也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孔子之后儒家最有成就的一位。

老子和庄子的关系

老子哲学与庄子哲学在认识论、古代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道论等方面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在社会观、政治观和理论体系上又有极大的不同。庄子认为生死齐一,无就是有,有就是无,实则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其意常超出生死有无之上。及其末流,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故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因而有与世同波、安时处顺一说,老子认为天道无为,实则无为无不为并重。

庄子直接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他把道的理论引申到人生方面,多方面地思考了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其实世人都成老子和庄子为“老庄”,说明二人在道家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老子创立了道教的话,庄子就是老子理论的继承者和延伸者。因为庄子有自己的一套观点。

五人共同的关系

老子和庄子一个是道家的开创者一个是道家得继承人,老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孔子曾求教于老子,两人的思想和而不同,孔子和孟子思想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兵家创始人孙子也有“取于人”的哲学思想,这跟孟子的“人和”哲学思想不谋而合。孙子和孟子不属于一个时代,所以可以说他们的思想各自独立又有相互渗透,互相学习的关系。


大家觉得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要明白诸子百家这个概念。什么是诸子百家呢?其实就是先秦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文化高峰时代。

比如我们所知道的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纵横家、兵家等等学派统称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比如儒家孔子、孟子,道家老子、庄子,兵家孙子、纵横家鬼谷子都是诸子百家学派的鼻祖或杰出代表。

虽然是诸子百家名字列在一起,但是它们分别属于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比如孔子、老子、孙子是属于春秋时代,庄子和孟子是属于战国时代。他们都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杰出代表。

诸子百家起源于春秋末期,当时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许多学派纷呈,众多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中国术语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或百家争鸣时期。

诸子百家的关系既矛盾又统一,每一个学派都有自己的核心命题。但相互之间又有一些传承关系。比如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法家的韩非子的核心思想源于道家,但是韩非子的老师却是儒家。虽然学派不同,但是学派之间既有争论,又有协作,相互博采众长,取长补短,这才形成了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

希望能帮助题主。




诸子百家源远流长,百家皆源于道家,道家脱胎换骨于易经。儒法二家为华夏文明之最,司马迁总结得好,道为万物之灵,儒法各执一端,而儒家所谓的中庸,归根结底还是道家理念,法家也被归为黄老之学。

老子创道家而成华夏文明之始,庄子继老子之后而成道家圣贤,庄周梦蝶,不亦幻乎?孔子临河而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于是孔子问礼于老子,始得人间正道,老子对孔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但是孔子明显实现了“道可道”,因此孔子之道非常道!

孟子振臂高呼“民贵君轻”,于是继承孔子衣钵成为儒家亚圣!法家自成一派,大约起始于管仲治齐,脱胎于老子《道德经》,战国为法家黄金时代!慎到势治化齐,申不害术治兴韩,卫鞅法治强秦,韩非子融法家势术法三位一体终成法家宗师!

孙武本齐人,受好友伍子胥邀请而训练吴军,西击强楚,北伐大齐,南灭越国,武功赫赫而著十三篇《孙子兵法》留世!其后兵家大师辈出,吴起、司马错、白起、王翦、李牧、蒙恬都是战国大兵家,而韩信则是秦汉最后一个兵家名士!




孔子、老子、庄子、孙子、孟子之间有什么关系?我认为:如果要全面系统深入地论证阐述这五子之间的关系,起码要写一本十多万字的著作。。。现在我参阅了一些史料,不自量力地作一个纯属个人浅见的答案。

<一>老子是孔子的“老师”一一

据大明一统志载:孔子周游列国时向老子问礼。。。孔子和弟子们说:“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又说:“孔丘闻之,觉己为鹊,飞于枝头;觉己为鱼,游于江湖;觉己为蜂,釆蜜花丛;觉己为人,求道于老聃。”由此可见,孔子视老子为师,拜老子为师。但孔子不是老子招收的学生,不是去坐在学堂里,听老子授课的门生。因此我认定:老子只是孔子的“老师”,不是手把手教孔子的老师。孔子尊敬老子。老子是孔子思想上的老师。

<二>老子和庄子一一

《庄子》载: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认为道产生一切事物(包括鬼神天地)。道弥漫于整个宇宙而无所不在,贯通于古今而无时不有,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可见,庄子是老子的继承人。但庄子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学说。

<三>孙子和孟子一一

孙子是兵家,孟子是儒家,两子有关系吗?有!

孙子对于“天”作唯物的解释:“天者,阴阳、寒署、时制也。”孙子在战争中,竭力反对用迷信方法去预测胜负,主张“禁祥去疑”(见《九地》),说“不可取胜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于情者也”(见《用间》)。孙子这种决定战争胜负,"必取于人″的哲学思想,与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孙子和孟子,都强调“人和”。

无论时代发生多大的变革和变化,《孙子兵法》揭示的战争规律都没有变。不论古代将领,还是近、现代将领,都把《孙子兵法》当作必修课。《孙子兵法》不仅对从事战争指挥的人具有莫大的吸引力,而且对于经商的人、从政的人及其它各界的人,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因为孙子揭示的战争规律,实际上是竞争的规律。这个竞争规律的真谛,就是孔子孟子提出的“知人”与“人和”。。。

老子是道家,庄子是道家继承人,孔子尊崇老子,老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孔孟思想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孙子的“取于人”的哲学思想,与孟子的“人和”哲学思想高度吻合。故可认定:道家老庄,儒家孔孟,兵家孙子的哲学思想,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都可用“一脉相承”来形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孟子   孔子   孙子   庄子   道德经   老子   儒家   关系   儒术   诸子百家   法家   道法   兵家   春秋战国   道家   名人   自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